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选择写记叙文。在高考阅卷现场,阅卷老师尤其赏识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的记叙文。遗憾的是,多数考生的记叙文却走人低幼化、虚假化的歧途。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真实、自然的好文章呢?
一、觅得精米,再现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写作来说,“米”就是作文的材料,选材是写作的第一步,这一步非常关键。近年来考场记叙文选材上出现“假”、“大”、“空”、“俗”的问题。这些问题暴露出高中生对周围的生活缺乏敏感之心,不善于思考,认识肤浅,思想冷漠,缺少发现真善美的眼光,认识生活的情意心智偏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
第一,有些学生认为记叙文就是虚构的,可以胡编乱造、随心所欲地编写故事。动辄故事新编、故事新说,肆意编造科幻、武侠、爱情故事。结果是漏洞百出、粗俗不堪。当然,写作时可以驰骋想象,但想象不能天马行空,要有一定的依托。如《夸父追日》、《赤兔之死》这样的高考满分作文都是立足于古典名著,而且有一定的思想底蕴,通过精心选材,以富有个性的故事取得成功的。
第二,将影视杂志上看到的故事作为写作的内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单靠路听途说和只言片语的模糊印象,哪能写出有一定真实感和深度的文章?不辨菽麦的城里孩子怎么能写好乡村生活的辛酸和趣味,偏僻山区的孩子哪能写出对时尚的真实感悟,生活富足的孩子怎能体会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艰辛?
第三,将少年时就写过的浅幼的生活内容再次搬上作文。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妈妈送伞,深夜了爸爸背着去医院的情节。写老师的文章无非就是深夜了老师还在批作业。这些浅幼、陈旧的材料,给人味同嚼蜡的感觉,不能引起读者丝毫的阅读兴趣,阅卷老师也会感觉到你生活阅历太单调,思想太浅薄。
第四,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随意马虎,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没有上过学的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面对困境,你能越挫越勇,你成熟了。”目不识丁的奶奶说出如此文绉绉的话,很显然失真了。
何永康教授说:“请高中作文教育回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大地,多写高中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这是解决无好材料可写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要多选择那些耳闻目睹的真实可信的材料。当然,强调真实并不等于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成不变地搬入作文之中,对生活中真实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可以进行合情合理地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使材料典型而不乏真实感。这样的材料才是一份精米,用精米煮出的饭才能散发着生活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