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幸福作文1200字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对钱是一个没有任何概念的人,我想起来小时候我喜欢攒连环画,自己定了一个木头箱子,里面是我用各种各样的借口从父母身上要来的钱,从新华书店买来的,那是我童年里最珍贵的东西,如同一个嫁人的女人放在箱子底下的爹娘给的金银首饰一样,那时候那个木头箱子就放在自己床头,每天晚上都要兴奋的数一遍 ,好像现在做生意的人每天晚上喜滋滋的数当天的营业款一样。
我第一次做生意,也是书,我用自己箱子里小伙伴们没有的连环画,在戏台底下摊开,看一次五分钱,那应该是最早的租书模式,我用租书换来的钱,去临颍县城买一些更多的连环画,临颍离我们这里有三十六里地,那时候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我和一个小伙伴徒步去,然后就在新华书店里看几个小时的书,然后买几本书就回来,累了就坐在路边的大杨树下歇歇,我们当然没有吃饭的钱,有时候就捡拾路边别人吃剩下的西瓜皮,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走到商桥街上,一家人正在送鸡蛋待客,我灵机一动就拉着那个小伙伴坐在了空着的桌子旁,反正送鸡蛋的人非常复杂,我们又是小孩子,没有人认出来我们是哪一方的人。
我对书的酷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开一个书店,自己想看什么书,就进什么书,那时候去外面,我喜欢蹲在书摊前看书,喜欢在新华书店看书,回来的时候,别人都是大包小包的礼物,我是沉甸甸的一袋子书,那时候我有一个小屋,里面的一张小床,堆满了各种各样厚薄不一的书,那时候每天晚上躺在一大堆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堆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
我在小学以前是不偏科的,语文数学常常分数相差无几,进了初中,就开始偏科,因为那时候越来越不喜欢数理化的单调,就是上数理化课也喜欢偷偷的看小说,那时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神圣崇高的作家,写出来人生的酸甜苦辣,进了高中,因为偏科越来越严重,高考的时候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一个作家读过科班的有几个,有很多闻名中外的大作家甚至学校的门都没有进过,但是写出来了传踊千古的佳作,写作需要灵气,更多的是需要生活,所以后来我浪迹天涯,我发誓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
我曾经站在中国的最北端那个叫漠河的地方,隔着厚厚的冰的松花江去远眺河对岸那些有着俄罗斯教堂风格的海参崴,那里一百年前曾经是我们的国土,我曾经站在淡蓝色的海南三亚的海水里,望着那个高大的南天一柱的大石头,听着白色的海鸥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自由自在的翱翔,我曾经站在那些奇形怪状的有着不死传说的胡杨林里,看着满眼一望无际浩浩荡荡的沙漠,兴奋的想起来大漠孤烟直的诗句,我曾经沿着羊肠小道胆战心惊的爬上孤悬一线的华山的顶峰浮想联翩,我知道黄浦江的浑浊,香港中环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见过鼓浪屿的秀清和不远处金门岛的壮美,中国的山山水水我脚步都曾踏过,我现在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去过,有着经幡,青稞酒,布达拉宫,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一块净土的西藏,我和每一个爱过的女孩子都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梦想,有一天去西藏,亲自抚摸一些蓝天白云的秀丽和壮观。
人一辈子有走不完的路,有看不进的风景,有认识不完的人,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我只是想这一辈子我走一些想走的路,认识一些想认识的人,生命很短暂,所以我很骄傲,走过,爱过,幸福过。
不知不觉,回国已经半月有余,这些天里,我感受着回国的兴奋、团聚的喜悦和鲁煤的温馨,同时也在怀念莫桑比克中感悟着幸福的真谛。
细细回味这三个月的异国之行,最终是些简单的画面在脑海中定格:湛蓝无比的天空、热情奔放的笑容、激情澎湃的音乐和依依惜别的拥抱。
曾经,莫桑比克,非洲的东南一隅,遥远到没有距离的概念;看世界地图时眼神都不会在此做少顷的停留,她怎会与我的生命产生交集?这是我接到远赴非洲任务之时发出的感慨!
如今,莫桑比克,心灵的感悟之所,纯净到找不到衡量的标准;天然而成的木薯树、茅草屋前的大音响、踏地而起的土著舞、随时翘起的大拇哥,还有随心所欲的大白牙,这一切似乎都在启迪我:“幸福就这么简单”。
但,这绝不是我初到莫国时的感受。
初踏马普托街头,由陌生而起的紧张感,加之出国前道听途说的各类忠告,以及别扭的左道行驶、横冲直撞的马路杀和初次出游即被持枪“黑人警察”的逮捕,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灰心丧气,坐卧不安,根本就无心去领略迷人的异国情调,一心只想着能安全回国就足矣,夫复何求?
头一个月,我只身一人驻扎在一个叫卡坦迪卡的县城。虽说是县城,却近似国内的西部小镇,人们以一条双行线国道为中心线搭起一小段简易商铺,东西不足百米,南北也是如此,但就是这份简陋维持着我每天的饮食。
记得,每次上街采购,总会听到“西娜、西娜”的呼喊,循声望去,就会看见翘起的大拇哥和灿烂的白牙,后来才知道“西娜”在葡萄牙语中是“中国”的发音,不晓得听了多少句“西娜”之后,我养成了翘大拇哥回应的习惯,只要响起“西娜”就赠送一枚大拇哥。久之,原有的偏见和误解恐惧慢慢抛之脑后。我开始学着在购物时讨价还价,或是多拿一个,或是少付1梅蒂卡尔,但这绝不为贪占便宜,只为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对我的举动或是惊讶、或是打趣、或是报以微笑。随着交易的频繁,他们开始主动大胆地招揽我采购商品,更有胆大的哄笑着开我的玩笑,虽不懂其意,但从眼神和笑意中看得出善意,从主动多给我商品中也看得到善意。
次月,随着工作的启动,与他们的接触也逐步深入,我得以有机会深入他们的部落,走进他们的家庭,与这里未受丁点商业化的原始居民席地而坐,虽难以侃侃而谈却可以四目相对。语言虽有障碍,但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上,我看到了中莫友善和久违的仁孝礼仪。
工作中,路过村落稍作休整之时,我们都会受到主家的热情款待。雇佣者和主家相见时,他们或是半蹲着彼此问好、或握手以贺,异性之间或者妇女之间还会彼此拥抱亲吻面颊,或拍手以贺。问候时,他们之间不论远近亲疏,都会尊称长者为“爸爸或妈妈”,这一点倒是和国内发音一致,甚好听懂;趁此,我也会学说几句新学的土著问候语,以表敬意,却往往换来一片惊愕,赢来满堂笑声;好客的主家总会让出家里最好的板凳,端出清凉的饮水,恭敬地跪送我的面前,令我诚恐备至!虽顾及水的洁净程度,但却不容所辞!
慢慢的,异国风情见得多了,也就看的淡了,但却想的深了,这里让我倍感矛盾的是:你看得见衣衫褴褛外表,却看不见沮丧颓唐的精神;看得见四面漏风的茅屋,却看不见萧条破败的迹象;看得见日日为餐的木薯,却看不见廋骨嶙峋的体格。这里,你看得见公路沿途出售的商品,却看不见叫卖的商家;看得见零零落落的村户,却看不见严实的院墙;看得见随性起舞的人群,却看不见锣鼓罄铙。这里,就是这样,虽然贫穷,物资匮乏,人们却活的潇洒、自在,幸福却也显得简单而长久。
今生,感谢与你有缘相会——莫桑比克,让我重新审视幸福:“原来幸福与物质并非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