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观察日记锦集十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察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又过了三天,在这三天里我不间断地给緑豆加湿以保证豆芽的生长。昨天还看到每个豆瓣里长出緑色的嫩叶,芽长得更长了。今天星期天,早上睁开眼就去看它们,緑豆的根上又长出了很多须根。
豆芽是直接放在玻璃碗里的,所以长的弯弯曲曲地,就像一只只小蛇缠在一起,难道緑豆也会怕l冷吗?因为魏老师说过可以把豆瓣剥下来,我看了看豆瓣,为什么有的是紫灰色,而有的却是緑色的呢?明天我的緑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家里养了两盆海棠花,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卧室的窗台上。
也是我娇惯这些花草,不分次数的巡视、精心施肥、按量浇水、依配比喷洒营养液、小心翼翼地修剪枝条,所以,长得蓬蓬勃勃、生气盎然的。
尤其是阳台上的那盆海棠花,发疯了一般,竟在有限的时日里窜出了不少新枝嫩条,而且卯足了力气伸展,竟长到一米多高了,很有些要和旁边的发财树、巴西木、五叶针一较高下的势头。只是,枝条既多又嫩且高,有一两枝根本无力高举,悻悻地伏趴在花盆一边,气弱骨脆,很是可怜。于是,我小心地把这些嫩枝束聚起来,用粗粗的布条小心地绑在一起,这样,终于斜斜歪歪地站住了。我因心疼而揪着的心终于舒开了,起码我是尽了我的照顾之力了。
再看卧室窗台上的一棵,长势甚慢,心有不甘的我屡屡给它补充肥料,盯望着它仅有的两个枝子和不多的叶子,心里期盼它迅速长起来。大半年过去了,尽管我数十次地看它,依然是那两个枝子,依然是不多的一些叶子,灰头土脸地半举在窗前。唯一能证明它没有死去的,是枝干高了三五厘米,叶子和茎都是绿的。
都是生命,何以有的如此消极怠工呢?
这让一向以公平之心对待花草的我也不免产生了偏爱。心里暗自嘀咕:同样的苗子,同样的花盆,同样的施肥,只是窗台上所见阳光略少罢了,也不至于如此畏畏缩缩、形貌不佳把。阳台上的海棠是得了较多的阳光,可是,终是自己不肯辜负了时日的期望,夜以继日地奋进猛窜,终于成了家里最有威势的植物了。
渐渐地,家里人都开始偏爱了。每每有人经过阳台,总要站上片刻,仔细盯着那大而圆、绿而亮的叶子,忍不住地啧啧称赞。
后来忙于一些事物,便少了对于这两株花的观望与评比。这几日抽空为花儿们浇水,不仅大吃一惊,原来那高高的枝条还挺招人喜爱的,可是竟在持续的疯长下失了美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望去,都显得中气不足,歪歪扭扭,松松垮垮,没个好样貌。美的就是美的,不美的就是不美的,于是,家人就开始埋怨起来了:
“这棵四季海棠,太难看了,扔了吧。”
我既心疼又暗自怨责:“你怎么不肯长得好看一些呢?”怨责之余,却不忍心修剪。终于忍不住时,便拿了剪刀,剪短了几枝纤细的,以使养分集中在重点枝干上。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仍是不尽如人意。再狠下心来,修剪掉几枝,只保留中间的主枝。可是过几日看去,情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本来种些花草是为了愉悦视觉,温馨气氛的,可是它老是一副傻呆呆的怪样貌。终于在一日下午,我第三次拿起剪刀,心痛地剪掉了它所有的枝条,只剩下半尺高的茎子,光秃秃地朝向天花板。
再看窗台上的那棵,长势虽慢,但竟然在这磨洋工中扎稳了根基,现在长到近两尺高了,而且很是粗壮。尤其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枝头开出肥嫩火红的两簇花,很是夺目。四季海棠,它是应着季节按时开花的呀。与之相比鲜明的是,阳台上的那棵因为被剪掉了头冠,如今才长出细碎的叶子,可怜巴巴地掩在几棵高大的芭蕉木下,连叶子都黄黄的,别说开花了。
不免感慨,成长也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的,着急不得。若是仗着条件允许,环境有利,就忘乎所以地自我膨胀,失了分寸标度,没了规矩法则,终归是要得些惩罚的。
可怜的海棠。
一盆在阳台上,一盆在窗台上,我的海棠花,慢慢地成长着。
20xx年12月17日,我将两个风信子球茎分别水培和土培处理。两只球茎只露出绿色小小的、尖尖的芽。
20xx年12月24日,我发现水培的风信子出了问题:靠近球茎底部的位置长了几块霉斑,而且刚长出来的白根也烂了。于是,我就从网上找解决办法。原来是我给它加的水太多了,将整个根底部浸在水里不透气,导致长霉斑、烂根。我赶快取出风信子,把霉斑和烂根处理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晒,到晚上我再按网上说的水量加好水,将风信子放回花瓶。
20xx年2月27日,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养殖的风信子。我发现同学们带来的风信子都已经开花了:有的正值盛花期,有的已经快要凋谢了,有的花径的.顶部开了部分花……可我的风信子的花苞还隐藏在几片叶子中间,就一点点露在外面,和其他风信子比起来长势慢了一些。我隔三四天就给它浇水,还经常拿到阳台上晒太阳,怎么长势就相差这么大呢?放学回到家,我立即上网搜索,原来10~20度最适宜风信子生长,而我们家冬天不开空调、气温低,它生长起来就缓慢了。
原来养风信子有那么多讲究和要领,我体会到了养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蚯蚓,相信大家都见过吧!它是一种环节动物,身体柔软,圆而长。它是益虫,可以为植物松土,它的粪便还能当肥料呢!可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这不,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就做了一个小实验。
“你认为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杨老师问。
“阴暗的。”“潮湿的。”
“那怎样做实验呢?这两个条件放在一起研究还是分开研究呢?”
“一起研究!”一向爱说话的李泽华把手举得像是要戳破天似的。“不!”我反驳道,“应该分开研究。万一实验结果与预想的不一样,就不好判断是哪个条件引起的。而且,一起研究的话会有很多种组合,实验起来比较麻烦。”
老师肯定了我的回答:分开研究。我们决定先研究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
很快有同学贡献了建议:找一个盒子,把它的盖子剪掉一块,把盒子里涂成黑色,在开口的地方和与其相反的地方各放一堆土,中间留条缝,把两条蚯蚓放在缝里,盖上盖子。5分钟后打开,观察两堆土中的蚯蚓数量。
“好好想想,有什么地方需要改一下?”杨老师问。见我们个个愁眉苦脸,便说:“在土中照得到阳光吗?”你也许听不懂,老师的意思是这样的:不用放土。如果放了土,蚯蚓无论在哪堆土中都是一样,因为阳光无法透过土壤。
说干就干!5分钟后,当我们打开盖子时,蚯蚓全都躲在黑暗处,李泽华组的蚯蚓甚至钻到了盒子底部的纸中。
第二个问题也被我们解决了:把蚯蚓放在湿润和干燥的两对土之间。我们组的实验出了点问题,但大多数组的结果,蚯蚓都钻在湿润的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