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4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4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诗,是诗人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与内涵,我喜欢读诗,而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重点在于后面两句,若是想要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因为站得更高,视野才能看得更宽广。牛顿说:“我比别人看得更高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当我们想要看得更高更远时,必须经过重重的考验。中国乒乓球国手邓亚萍,她曾经获得1992、1996年的奥运女子单打与双打双料冠军,而她身高只有150公分,一位150公分的选手,如何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呢?因为她知道格局决定结局,气度决定高度,也知道要欲穷千里目,必须更上一层楼。教练说过,她在奥运女子单打金牌战之前,她发烧了,而且还高烧40度,其实发烧对她的影响就是判断力减弱,体力下降,各位知道吗?她激起了自己的斗志,勇于向自己的体能极限挑战,因为她希望欲穷千里目,帮中国争取一个荣誉,于是我告诉自己,我也要为祖国争光。
一首好诗会让人回味无穷,而这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要敢向自己挑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这首诗是我们大家听的最多又最难背的一首诗《春夜喜雨》,只要老师要求我们背《春夜喜雨》时,我们会大声的‘啊’一声,太难背。
在一本厚厚的古诗书中,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孟郊写的一首离别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个人写的离别诗都不一样,但孟郊写的《游子吟》让我最喜欢,读完这首诗后,你会体会到诗带给你的母爱,为了儿子远行,母亲又缝衣服,又缝鞋子,而且一针比一针密,更体现出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今天下午,英语班放学后,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妈妈骑着电动车来接我,并顺着东边骑了过去,把车子停在了博颂书店门口,去买了三套小升初卷子,我问道:“有了为什么还做?”“练”妈妈用威严的口气对我说。我很无奈,当我们骑到小吃店时,妈妈问我:“你饿不饿?去买两个白吉馍”。我从妈妈手里接过5元钱,像一溜烟地“逃”进了小吃店里。路上的风起来越大,我自己也越来越冷,就在我冻的发抖的时候,妈妈亲切地问了我一句:“你冷不冷?”我不想让妈妈担心,便说了一声:“不冷”。
这首诗,我的确很喜欢它,因为它带给我无穷尽的“财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心情好的时候,我常常会摇头晃脑地朗诵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它每次都把我带到了美丽如画的西湖——
一天,诗人苏轼正和他的朋友在西湖饮酒、聊天。这天,天气十分晴朗,阳光均匀地洒在西湖这面巨大的镜子上,像打开了一盏七彩的聚光灯,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颜色变幻无常,美轮美奂。诗人看得呆了。这时,天色突然阴了下来,太阳害羞地躲进了云层,“嘀嗒嘀嗒”,天空中飘下了小雨,西湖这位美丽的姑娘一下子就被蒙上了一层薄纱,她那美丽的面孔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展现出近乎奇幻的风韵。诗人被西湖的美丽迷住了,开口便吟出了这首流传千年的绝世佳作。是呀,西湖这位美丽的西施,轻薄的雨雾是她朴素的淡妆,奇幻的水光则是她华丽的浓妆。虽然两种风韵各不相同,但在西施身上,无论哪种都是美丽的。
在茫茫诗海中,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不尽其数。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西湖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姿,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在诗人绝妙的措辞、比喻中,我不仅看到了西湖之美,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那样,任何一个事物,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你都能发现它的独特之美。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个道理,展现给了我们一个风韵万千的西湖,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
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受到后人的传诵。我们小学生最熟悉的,当然莫过于唐诗了。
我读唐诗时,爱了解它的作者。在众多的唐诗作者中,我最喜欢的是王维。我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曾一度隐居在深山中。他十分善于观察事物,又非常热爱平淡的生活,不追求名利,是个品质高尚的人。晚年时,据说他还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维不但诗写得好,他的画作也同样有名。听别人说,王维的作品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王维的诗中,我最爱读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读这首诗时,我仿佛看见夕阳的余晖透过树林照射在青色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驳驳、摇曳的光点。那种幽静而不晦黯,灵动而不张扬的情景,让我不禁拍手叫好。通过“深林”、“青苔”这些词语,我能感受到王维隐居山林时那种安宁、平静的心态。就这两点,让我有了足够喜欢他的理由。
是王维和他的《鹿柴》让我明白了,生活原本就该平平淡淡的,而这平平淡淡的生活照样能让我们拥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处处飘满诗的幽香。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她是一叶扁舟,带着我们在海洋里穿行;她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仓库,我们在里面挖掘;她又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等着我们去探索。在这座宝库里,我打开记忆的盒子,找到了我最喜爱的诗——《春夜喜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抓住了春天那第一场春雨,展开了描写,为我们铺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当春天的第一场雨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喜悦!是呀,春雨过后大地生机勃勃,春雨中孕育着新的希望。
春雨美,但只在那夜深人静的时候,跟随绵绵微风,悄悄地走过那已被白雪覆盖三个月的土地,轻轻将绿色的希望唤醒。她下着,夹着和风,夹着温柔,在那江边下着,发出“叮——咚——”的韵律。
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我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这场及时的,滋润万物的,柔和的春雨给人带来的喜悦。想想,一早起来,看到被春雨滋养的事物都套上了绿色的小马甲,桃李争妍,百卉含英,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大街小巷,这融融春意,令人陶醉。
我喜欢这首《春夜喜雨》,喜欢春雨这别具一格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