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散文的作文合集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独自一人走向深巷中,墙上的砖头黑乎乎一片,没有一丝生机,死气沉沉的老街,有些恐慌,有些压抑,昏鸦飞过已是黄昏,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那布满记忆的小屋。望着眼前那破旧的木门,多少还有褪了色的春联,门上的铁钉已被雨水打得早已生了铁锈,门前的蚂蚁忙碌的搬着属于自己的东西。
推开老家的门,走进那尘封已久的庭院,粗壮的老树桩还在讲述老屋的过去,风从耳畔吹过,轻轻的把我带回那个美丽的梦境。
望着眼前那弱不禁风的身体,我心酸酸的,脸上像被蜘蛛爬过的痕迹,没有了昔日的英俊,我想被牵了线的木偶站在原地,望着正在拨弄花的老人,我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他吃力的转过身,笑了,笑得那样和蔼,我走到他的身边,抚摸着悉心照料的花。:孩子,想学吗?”我爽快的点了点头“种花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它开出美丽的花吗?”话到嘴边但却说不出口,老人笑了笑“心”“心?只要用心就好了么?”老人仍拨弄着,却没出声,已是黄昏,煮茶的响声以打破了寂静的老屋。我倚在老人的身上,听着寂静的声音,听着花开的声音……
“孩子,给你讲故事听好吗?”我嘲老人笑了笑,老人有气无力的讲着,信念却很坚定,手也不像以前那样有力的握着我的手,却力不从心的放开了,呼吸急促了不少,我害怕下一秒就会失去眼前这个老人。
老人喜欢看海,汹涌的海水卷起阵阵浪花,海水冲击着岩石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听着海鸥高亢嘹亮的叫声,眼神那样空洞,表情是那样的麻木,好像是最后一次看海。不知何时再次坐在老人的身边,听着花开,伴着鸟叫,听着老人讲述那不知名的故事,故事的声音时弱时强,我已沉迷于其中,似乎过了很久,院子里安静的有些诧异,连叶子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我抬起头看到眼前的兰花已被染成了红色,一滴一滴落到花瓣上,那么有节奏……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我独自一人走向海边“爷爷,我想您了”就像一滴滴的血与泪江集在了一起,注入了海里,我多么希望能再听到您讲的故事,您悉心培育的花,您的笑,您留在脸上的表情。
尘封的记忆清除了黄昏时的寂寞,月白,如沙,寂寞,如酒!
已不再,已不再!
爷爷您的故事又讲给谁听了?还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吗?又是一年花开季,您爱的花在我悉心的照料下还算漂亮,只是少了一个人,少了一种特别的花香!在夕阳的衬托下,还真是一副温馨而唯美的画面!
爷爷您的花开了吗?落木潇潇的老屋前,落花缤纷的夕阳下,充满记忆的打点着每一份情,爷爷,您依旧在我生命的起点上!
过年了,大街小巷上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味道。这味道是大街上红红的灯笼映照,是商场内人声鼎沸的喧哗喧嚣,是广场上人气的聚合集散,更是回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一声声遥远的呼唤……
很多节日我们可以不过,很多日子我们悠闲地走过,唯独这过年,我们过得很认真,过得很在意,也过得很传统。为什么?因为这“年”,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融入我们的生命,融入我们的遗传基因,一代一代,血脉相传,无法改变也无法改造。因为这“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华夏民族维系血缘的标志。不管你在天南还是地北,不管你在大洋彼岸还是此岸,也不管你身处东方还是西方,到了这个日子,你的心跳一定会加快,你的血流一定会加速,你的生命原动力一定会保持旺盛的状态。因为过年这情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植入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基因早已完成了这种个体与整体的衔接。于是,你会变得欢欣鼓舞起来。你会到商店离去购物消费,你会打电话向远方的亲人问候……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指出:全球华人在过年前的死亡率最低,可见过年对于我们中国人生命的重大意义!
虽然说,近年来,随着欧风美雨的渐进,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随着对外开放步子的加快,洋节日也跟着大肆入侵,情人节、狂欢节、圣诞节,一个个堂而皇之地成为新新人类解放灵魂的最好理由,酒吧痛饮,迪厅劲舞,彻夜狂欢,成了这种亚文化景观式的载体。情人节玫瑰花暴涨,圣诞节歌舞厅爆满,圣诞花、圣诞树热销抢手,圣诞老人满街招摇。但是,就大众心理而言,还是这传统的春节过得最正规,最有声有色,最有滋有味,最像一个节日。过年合家团圆吃年夜饭,过年看央视春晚,过年放烟花鞭炮,过年的气氛祥祥和和、热热闹闹,过年的色彩一片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年前年后,商店里人气旺盛,马路上人头攒动,大家见面,双手抱拳,一声恭喜发财,一句身体健康,再加上中国人十二生肖轮回,每个生肖都可以找出几句吉利的贺词,马年是“万马奔腾”、“马到成功”;羊年是“洋洋得意”、“发洋财”,彼此听得喜滋滋,笑得乐呵呵。今年是龙年,大家见面,少不得来一句: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
从古人的送年神祈丰收,到今日的合家团圆,平安是福,宗教性的祭祀成分没有了,人伦式的`欢聚味道浓厚了。近年来从港台那里流行过来一句“家和万事兴”,更为过年营造出一种喜气洋洋、国泰民安、平安祈福的氛围。
本来嘛,国家昌盛了,民生才能滋润!
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郑重其事的年如约而至,又在喧闹声,鞭炮声中匆忙掠过。待安静下来,品一下年的味道,竟无法道出,自己都有点诧异了。是不是感觉有些迟钝了?要不然就是渐老的征兆?什么时候开始的,失却了对新年的祈盼和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感叹和伤感,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恐惧。追问自己,年轻的心态到哪里去了?也许什么也无法遮掩住岁月的脚步,莫名的惆怅在某一时刻会从心底窜出来。嗅觉,味觉都会失灵。
过年的人群中该是有我的吧,却似乎自己又是一个陪客,陪父母以敬孝;陪孩子以尽责,满脸的笑意,满心的欢喜都是给他们的吗?又似乎不全是,要不然怎么会心安理得的忙碌着,累着。或许只有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一个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的方,只一瞬间的神经触动,会觉得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不适合的环境,品不出味道。
每年过年,我总会随老公,孩子们回乡下陪公公婆婆过年。农村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各种繁文缛节和林林总总的讲究,中原民俗在这里不但继承而且已发扬光大了。自己不受约束的个性从心里不情愿顺从,特别是大年初一的大拜年,初一一大早,全村年龄不太大,辈分不算高的所有成年人(我和老公在此行列)会挨家挨户拜年,给长辈问安,给孩子添岁(出门时压岁钱是要备好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是要讲的,全村三,四十户人家,等全部拜完,天已近黑。尽管每到一家都会有烟茶果子招待,也耐不住肚子还是咕咕叫了,脚也走的酸痛。踩着积雪,顶着寒风,心里有一千个不愿,嘴上是不会说了,已不似那些年孩子气了。会对自己默默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忍着吧。有时候,容忍也是一种成熟,一种涵养,一种最无私的爱。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忍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年的氛围是不搭调的。其实也是有让人情感自然宣泄的时候,当村里90多岁的老太太很慈爱地望着我,叫出我名字的时候;当村里大嫂用粗糙的大手拉我上炕的时候。自己心里不是有一种温暖在流淌吗?为什么要用“忍”呢?感觉自己很可笑,告诉自己,既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安静,也应该融入那种热闹和喜悦。
年的味道,已无法清晰地道出,或喜,或忧;或甜,或涩……或者是五味杂陈,自己已然不能分辨得很清,已不似儿时的单纯,不似年少时的清爽,静下心来仔细的品,各种滋味会一起涌上心头。
年亦然是新年,味道已被时间发酵,只有自己才能品出最真实的味道吧!无法分享,收藏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