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望月散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记
不知苏轼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想到那在月宫中怀抱玉兔满目孤独的奇女子嫦娥,有没有品尝那风味独特的月饼,有没有摆上供桌拜过月亮之后再饮酒大醉,作此篇。
不知苏轼再异乡的中秋风俗和现在我们的风俗是不是一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若亲人团聚,定会异常珍惜眼前这月光下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永远记住这皎洁之月,怀念着嫦娥奔月的传说。赏月,品饼,月下之景已成定格,成为永恒。如若不能团聚,遥望同一轮明月,恐怕不会有东坡这样豁达开朗的胸襟吧。思念始终就如不合时宜的云一般笼罩心头。抬头,看月,即使品饼,我想也会索然无味。月下,思乡人的泪挂在腮旁,如嫦娥那孤寂的眼神,凄,清。
而那月中的嫦娥哦,是不是也正在月中看景呢?左眼是亲人团聚,美好时光,左眼是俩地分别,苦愁孤寂。嫦娥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砍伐桂花树的吴刚,看看怀抱中的小白兔,再看看孤独的自己,泪,无声滑下,左边的叫喜,右边的叫悲,混合再一起,叫做愁。嫦娥默默地合起秀手,向世间传达最淡漠却又最纯真地愿望—凡尘中地人们啊,让笑常住心间,哪怕眼里含着泪。
一如在月下看月地小小地我,眼里全是思念。忽然,我笑了,虽然,眼里,有泪。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七绝,寄托的是一种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情怀。题中的“十五夜”,结合全诗来看,当指中秋之夜。在唐代咏中秋的诗词中,此篇颇为著名。
吟诵此诗,顿感“诗中有画”。在历代画家所作的唐人诗意画中,明《唐诗画谱》就有以这首诗为题材的版画。画面背景幽远:曲岸远山,长空明月;画面的中心是一处临水的胜游之地,曲栏围着竹木太湖石,一棵高大的落叶梧桐树上有几只栖鸦,树旁生长着枝叶婆娑的秋桂;树下五人,其中两人望月而语,谈兴正酣,而旁边一戴幞头挥扇的官员和一带方巾倚童而立的老者,正凝神倾听他们交谈。整个画面远近主从层次井然,有动有静和谐统一,实为传神佳作。
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倍思亲人。古人多有望月感叹而抒写中秋情怀的诗作,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诗人王建望月兴叹,但与他人的写法迥然不同。相比之下,他的这首诗颇有创意,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这里,诗人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慢慢进入了睡眠状态。诗人写中庭月色,仅用“地白”二字,就将积水空明、澄静素洁的感怀跃然纸上,使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幽远清美的意境之中。月明之夜,“树栖鸦”其实难以看见,这里应为听觉所致。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虽然无一字提到人,但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冷露无声湿桂花”:夜深人静,秋露润湿了庭中桂花。如果打开想象的翅膀,更会飞至月中的桂树。此句乃是全篇画龙点睛之笔。万籁俱寂,桂香袭人;圆月中天,丝丝寒意。诗人望月生情,凝想入神,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无声”二字,既细腻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由桂花树联想到树下的白兔,挥斧的吴刚和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诗句带给我们的是无比丰润幽美的意境。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难道惟有诗人独自凝神注望?其实,此刻普天之下,有无数人赏月思亲,心驰神往!于是,水到渠成,诗人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里,诗人采取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望月凝思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感怀,意境高远,含蓄深邃。前两句是含“月”不露,第三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方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同是望月,那感秋怀人之情,却因人而异。诗人怅然于亲人离散,故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其“秋思”必然是最深沉浓挚的。第四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似虚而实,诗人并非“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深谐诗歌含蓄之美。这里,诗人并没有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自己明明是在思远怀人,却偏偏要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当时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一个“落”字,新颖贴切,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真切的动感——那飘逸的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洒落人间。这种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望远思亲的挚情表现得格外婉转感人。
对于明月,总有些朦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念,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因姻缘》,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做淳于明月,这个名字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的。明月,是天性善感的女人留在心底刻骨铭心的柔润与明澈,是隐没在浮华喧嚷之后的沉静,是穿过了声色犬马之后的淡定。
中秋将至,月白风清,望月思亲,那一轮明月啊,引得多少思乡的心,似孤独离岸的帆,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停泊。这个时候,更需要抚慰关怀的,是沉浸在乡情里的那颗孤独寂寞的心。
许多人都对孤独和寂寞有过精彩的言说。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是这么说的: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表现出的是圆融的高贵,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周国平老师是这样说的`:寂寞和孤独的不同是,前者是寻找别人,后者寻找自己。
是的,精神上的自由和寻找自己,对于今时的人们,似乎尤其重要。在当下我们生存的空间,正在发生着渐进式的巨变,已经开始从外部世界的灯火辉煌喧喧嚷嚷,转战到内心世界的热闹非凡,甚至光怪陆离。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快速繁殖着,也许您还没有意识到呢,它已经冲击到了您的灵魂,并且将会不期然左右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不论你是否能够感觉到这种变化,它都在那里,不早不迟,恰逢其时。我们,注定将成为这个变革的亲历者与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