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推荐】读后感的作文汇编十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前几天,妈 妈在书架上发现了《故事大王》这本书让我看,我不想看,在妈 妈的折磨下,我最终还是看了一下,随后,被那精彩的小故事吸引住了,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篇《打喷嚏的故事》。

  有一个体质非常好的人,不知怎么的发烧了,他急忙去医院看病,医院给他开了几副药,让他吃。过了几天,他的病见好了,可是落了一个毛病,就是每天都会整时整点地打喷嚏,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家的马桶堵了,让他去帮忙修,他来到朋友家,啊!好大的卫生间比我家的房子还大,他一定很有钱,就边修边想,怎么结算工钱?他的朋友说:"100元吧!"他的朋友虽然很富有,但是很小气。这时候,他们家的钟声敲响了,他"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他的朋友说:"早知道你有打喷嚏的毛病,你现在打了多少个喷嚏了。"他说:"我打了9998个,还差2个就10000个喷嚏了。"这时,他的朋友想了一个好点子。说:"要不这样吧!你要是在5点之前打够10000个喷嚏,我就给你10倍的工钱,要是你没有打够10000个喷嚏,以后我家马桶坏了,你免费给我修。他说:"我不敢打赌,我们家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我养家糊口啊!"他的朋友说:"你都打了三年的喷嚏了,肯定能得到工钱,你怎么不敢打赌呢?"那人想了想,打赌就打赌。修完马桶,他的朋友给了他一杯咖啡,这杯咖啡能治好他的打喷嚏。到了4点59分,他还是没有打喷嚏,这时,突然有一个小飞虫飞进他的鼻孔里,他"阿嚏"一下打了一个喷嚏。他的朋友只好付出10倍的工钱,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做人要讲诚信,一定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我在寒假里读了一本来自美国作家罗伯特·罗索的小说《兔子坡》。妈妈说这本书还得过国际大奖呢!

  这本书讲了兔子小乔奇一家和其他动物一起生活在兔子坡,他们盼望新人家的到来。在大家的期盼中,这户新人家终于搬来了。新来的人家对小动物们很友好,主动给它们许多食物,还竖起了爱护动物的木牌。新人家救起了落水的小田鼠,救治了撞伤的小乔奇…动物们和新人家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最终动物们和新人家和睦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兔子小乔奇。他不但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还能克服困难,是一只聪明的小兔子。小乔奇和其他动物都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这也让我觉得:只要心中有目标,一切皆有可能。

  最让我高兴的是,兔子坡的动物都很幸运,他们碰上了一户对动物很友善的新人家,动物们的生活很美好。

  如果我是兔子坡里的一员,我也会觉得非常快乐幸福,就像我现在的生活一样。《兔子坡》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珍藏!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

  1、重视每一个学生。

  教学归根到底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人的大写的人,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一个孩子身上寄托了全家几代人的希望,当然不可不重视每一个学生。记得看过一个央视记者对剑桥大学校长的采访,剑桥大学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这里走出了达尔文、牛顿、霍金等了不起的科学家,学校实施导师和研究生一对一制度,这一块每年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需要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贴补,但是这项制度坚持了若干年,就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当然不可能只教一个学生,好在随着教育的发展,小班化教学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如果说重视每一个学生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话,那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那一个”则体现了一种深沉博大的爱和对教育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是相信的,他的所有理论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他多次谈到对后进生的教育,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讲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与我们见到的补差工作迥异。他不回避这些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差的客观真实,但他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兴趣特长的火花,通过科学的方法、耐心的教育,后进生早晚会开窍。他一再强调不能让学生失去自尊感和自信心,他不会逼着学生死扣书本习题,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进行思维训练,他给这些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他带领他们阅读,他相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反思自己的工作,很少这样细致地去研究过单个的学生,往往都是笼统地教,笼统地要求,学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便迁怒于学生,怪他们不听话,不用功,怪家长不重视,无非是要推卸责任而已。从这学期起,要重视因材施教,哪怕做不到重视每一个学生,也要挑选几种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并作好记录。

  2、相信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有力量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每天读书的人跟总不读书的人精神世界、生活方式肯定不一样。但是阅读的力量要靠自己去挖掘,我自己读什么书,怎么读,我的学生又该如何,我还有很多困惑,这是我目前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有些茫然。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很多启发,比如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和教学研究相结合是教师的成长之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有一本或基本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这些书要反复阅读;一定要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主要途径是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要思考,不能食而不化,要融会贯通……

  3、学习是一种生活。

  我们常常跟孩子讲,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前途,好生活。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学习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需的修炼,为了将来得道成仙。所以我们常常让孩子为了将来的快乐牺牲了现在的快乐,很多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之后就再也没有快乐的能力了。

  其实,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它贯穿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讲,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紧张却又快乐。学习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还包括旅行、游戏、唱歌、跳舞、画画、劳动、读自己喜爱的书,甚至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学习是一种生活,它能让孩子发现世界的奥秘,发现自我的力量,从而树立终生学习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