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有关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中的课文。该单元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最大的“书”》是两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知识与能力目标)

  (2)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情感与态度目标)

  (3)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的,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三、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3、细读品位,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中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

  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5、仿写诗歌,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文的导入时,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办”,为仿写诗歌内容上作了铺垫,而诗歌的形式,学生自己能够悟出一点来,那么这种仿写,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6、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白天太阳

  晚上北斗星仔细观察

  阴雨天大树认真去想

  冬天积雪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所以,本节课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思想,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感悟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前三节的结构相同,这就为学法指导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将重点导读第一节诗,指导学生感悟学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以此来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神笔”。

四、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感悟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发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提问: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学生概括的内容板示于黑板。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下面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②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a、课件出示小树图,教师感情叙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b、学生扮演小树,进行师生对话,师:“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在师生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小树成长,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2)动动口,读出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诗)

  ②学生个人赛读,互相评价。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字、词不正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有点欠缺,你想怎么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赛读。

  [这样引导学生赛读、相互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③教师点拨:读课文时,要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读。

  ④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教师的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朗读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手段。]

  ⑤小结本节诗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节诗

  (1)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动动脑:小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②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在第一段学习中,已基本感悟学习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学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让学生将方法迁移,去自读自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①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说到“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时,我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归结到“善良”两个字,学生可能会说:“天真、聪明、可爱……”我都会加以赞扬。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真切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加以珍视。]

  ②小组展示朗读第二、三小节,并互相评价。

  3、指导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1)教师范读诗歌的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指导学生放慢语速以读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间。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3)学生比赛展示背诵效果。

  [从导读第一节诗到自学第二、三节诗,再到整体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环环紧扣,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读上。]

  (三)升华情感,发展语言

  1、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四小节结尾处的标点与前三小节有什么不同?第四小节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学生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小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还没画完。那么,我会引导学生说:“你知道作者还有什么愿望没说出来吗?你能帮助小作者把他没画完的愿望画出来吗?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呢?”

  2、课件展示有关环境污染、贫困儿童、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共鸣,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于是我抓住时机,以第四小节结尾处的省略号为切入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

  1、按“我要给……”的句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