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汇编六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7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节,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因为有美味的粽子吃!咸肉的、蛋黄的、绿豆馅的 它的由来,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可靠的解释!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吃粽子?有人说,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也称为诗人节;也有人说,这个日子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 毒月 、 恶月 ,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在端午节里,还会赛龙舟哦,可真精彩啊。
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到端午节我家总是很忙很忙!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了,裹粽子、烧香拜神祭祖先等等,那时候家里很多人,很热闹,我感觉到很温馨的感觉!
我还记得,在我六岁的那年,在家乡过的那一次端午节。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就去拜拜祖先吧! 哦 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一开始我还不愿意的,可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会拿片裹粽子的竹叶,放点材料:一会拿着草绳绑呀绑,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的条粽子,虽然样貌难看了一点,可也是我亲手做的。我拿着粽子跑去厨房,叫大人们帮我煮熟它,等熟了,就把它消灭了。
到了中午,就和几个小伙伴去河边看赛龙舟了。我拿着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着去。哇,那龙舟一条比一条帅、威武。龙头大大的,一双铜锣般的龙眼,很长很长的龙须,还有那龙身,够长的了,起码有几米长;有的是黑红黑红的,有的是金色加红色的,何等威武啊!等到何时,我也可以去赛龙舟呢?在我发呆的时候,一阵响声,龙舟出发了,每条龙舟的龙头那,坐着一个人,在打鼓激励着选手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冠军还有亚军季军都出现了,选手们的努力,在比赛时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极了。赛完了,我还跟小伙伴玩到傍晚才回家。
到了现在,我还回味着我亲手裹的那粽子的味道,那赛龙舟之间的精彩。家乡,很久没回去了,我怀念家乡过的端午节,自己裹的粽子,看过的龙舟。家乡的端午节,虽然不像其他地方的习俗,也没有很多的节目,可是,我对家乡的端午节情有独钟,在我眼里,家乡那端午节,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思念的!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端午节,我就想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简单的儿歌就道出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到端午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还要从屈原说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
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在我的家乡也一样,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为过节准备。端午节的前两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场买粽叶,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叶放到一个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变柔软,然后把糯米洗净,用水浸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奶奶开始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椎体,然后再把糯米填到这个椎体李,填满以后,用其余的粽叶把它紧紧的裹住,接着用麻线把它困起来,奶奶就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包着,不一会,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终于到了端午这一天,妈妈一早就出去买菜了,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不久也回来了,这时妈妈拿出在市场买的艾叶,把它挂在门上面,然后准备菜肴。
经过了一天的准备,我们的晚餐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为先人屈原祈祷后开始用餐,这是电视里也在播放赛龙舟的画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听到我们的祈祷,不会刚到寂寞。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他的延续不仅是龙的节日,还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题记
端午节也不过才过去十天,又想起粽子,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上一锅粽子,其中还要在这煮粽子的锅里放上腌好的咸鸭蛋一起煮。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写了约摸十二种端午节的风俗,不过,那是南方,在我们北方,至少在我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风俗了。
我们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也有几种,例如系五丝,插艾草,包粽子,煮咸鸭蛋,吃大餐等。
单说的是系五丝,就是将五种颜色的线搓成绳子状,在天蒙蒙亮,还没出太阳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的情况下,家长将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来后发现彩色的丝线象手镯一样缠绕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时家长再教导孩子等下大雨的时候,记得讲这五丝拆下来,压在石头地下,将来它就会变成彩色的蛇,保护着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爷爷们,家里没有爷爷的,就得相当于爷爷的长辈,早早的起来,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将才回来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门口门楣顶上,没有大门的就干脆插在房门的房檐上,因为艾草是“爱”和“碍”的谐音,这表示家人最家的爱,表示家人对伤及家的阻碍。
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写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托的传统文化当然是为敬仰屈原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也在跟着变化,由原来的祭祀屈原,变成了家人团圆的一个由头,于是吃大餐也成了我们这里的一个风俗了,不过这个大餐却有点特别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会,兄弟姊妹们将各自包的粽子,带到母亲家中展示,从形状来就有很多种;大姑包的是长方形的,两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为夫妻棕,二娘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妈妈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珑,又长方适中。从内容上来看和煮的火候上来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掺的黄白相间的原始棕了,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该有多美了。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粽子,就这油黄黄的咸鸭蛋,大人们喝着家乡的密州春,拉呱着家中的变化,想想着家人的将来,真是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家乡的端午节,有声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乐,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