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6 日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与好友一起参加了“北京四中网校”举办的西干渠野营活动。
我起了个大早,8 点半左右就来到了宁夏分站的门口。在各个中学的学生来齐后, 我们约 100 名营员浩浩荡荡地向营地进发了。40 分钟后,我们乘坐的 17 路车终于带着我们来到了西干渠。可没想到的是,下了车,我们居然又走了近一小时的路才来到了营地。不过,毕竟有好友作伴,走在这布满了石子、沙粒,长满野草的路上,晒在似火的骄阳下,我们总算在 12 点赶到了一片葱茏的小树林,安营扎寨,开始了野炊。
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在这“野炊”二字中的“炊”上,我们似乎更热衷于这个“野”字。是啊,久居城市的我们,习惯了浑浊的空气,习惯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很久没有体会到这纯粹的“野”了。
于是,在一番商量之后,我们兴奋地离开了营地,冲向了营地以西的荒田里。田虽然荒着,但土质很松软。踩一脚,就会陷下去一点儿,也许这里的地下水很多吧? 我猜想。正朝前走,忽听到几声很细小的鸟叫声,可循声望去却见不到任何鸟的影子,那叫声好像永远与你保持着一段距离,总不肯让你接近。
我们随着声音追了上去,突然,我听到一阵细小的好似拍翅膀的声音,抬头一看,野地上方约 3 米处好似飘着一块土色的小纸片。但当我再仔细看时,却差点叫了出来——居然是一只小鸟!“那叫声就是这只小鸟发出来的! ”我边喊边指给同伴们看,他们也感到很惊奇。紧接着,我们又在周围相继发现了几只同样的小鸟:只有半个拳头大,羽毛的颜色与地上野草的颜色几乎一模一样。“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我们不禁发出赞叹。
在稍作休息后,我们决定再次去“探险”,目标是翻越北边的那座土坡。这段路不是很远。但在途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植物:一棵很高大的沙枣树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草。终于翻过了那座小坡,可突然,好友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我们走近观察,发现是几株紫红色的棒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