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给自己一个承诺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自己一个承诺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总是忘记对自己的承诺,日复一日的对自己催眠。老师们总说将来的日子没有现在痛快,如果你现在贪图了一时的快乐,将来你一定会为此而自责的。
期中考成绩出来了,拿着试卷,我的眼睛朦胧着,鲜红的叉每个都如一把利刃刺痛着我的心。这次考得差的原因其实我自己知道,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改。我的自制力并不强,老是因为一些原因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计划,然后恍恍惚惚的过一天。但是,有时候又会有一些莫名的可笑的热情,说是对事物抱有三分钟热度也不为过。这次我考差了,我不想在迷茫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了,我向进步,我想成功,我想变得更优秀!
我想,这几个月为了敷衍,我的确制定了许多计划,是,这样做确实应付了老师,应付了家长,但是,未来呢?现在不学习,以后还能怎么样呢?在生活中有些人总是爱从客观上找一些“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缺点错误或失误开脱,以求一时的心理平很。这样,似乎那郁闷的心情便痛快了许多,于是,缺点或失误好像也就逐渐淡化。这种现象就是自我原谅。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看,长堤那么坚固,一个蚁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一个个的蚁穴连起来,就足可以产生毁堤的巨大破坏力量。每次,我们都会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原谅了自己,于是心安理得。殊不知长此下去,时间观念会淡漠,纪律组织会松懈,势必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
回过头,想想我们的生活吧!做一个生活的“
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本次家长会。我是咱们班的化学老师,姓闫,今天借这个机会想和家长们交流一下孩子的化学学习问题。
化学是初三新开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从身边的物质出发学习,结合有实验操作,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学科知识性较强,较为抽象,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比较浓的文科特点,可以说是理科中的文科,因此,平时要求加强记忆、理解。希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法指导时注意这一点。
作为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越优秀越好,作为家长,孩子寄托着家庭的希望,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我们的学生,你的孩子更好的发展,我就这门学科给家长们几个小小的建议:
一、 隔段时间看看孩子的课堂笔记,掌握孩子的听课情况。
二、 每天能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及家庭练习。
三、 给孩子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多和孩子交流,随时了解孩子的最新动态。有耐心,但不放弃。
最后分析一下我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较大的有:王倩、程文静、王乔、李昊、张甜甜等。相对聪明的孩子有:姚祎凡、贾伟伟、孙泽强、赵海洋、杨磊、李文博、焦瑞琪等,这些学生就需要家长时刻促进学生,督促学习。踏实的孩子有:郭恬、南一凡、王欢,这些学生就需要家长平时进行方法的引导。
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各位家长对我的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请提出,我今后将进一步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承蒙校方信任,能有机会和在坐的各位家长一起切磋交流,非常荣幸。
小女江子昂,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四中优质的教学管理、老师们的辛勤耕耘精心呵护,也与她自己本人的顽强拼搏是分不开的。做为家长,在这过程中扮演的可能是"教练员"和"场外指导"的角色。我觉得,初中第三年,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导方法。整个三年,都是以一贯之的。
我想,正如每个人的指纹不一样,每个孩子的特质也不一样。因此,针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可能也不完全相同,即所谓因才施教、因人而异。但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有一些基本的、相通的道理。在这里,我抛砖引玉,就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各位分享。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就是:
1、家长注重治本,孩子才有预期之标;
2、家长有定力,孩子才有张力;
3、家长有弹性,孩子才有韧性;
4、家长能够宽容,孩子方能兼容并蓄。
下面,我就逐一具体介绍。
一、家长注重治"本",孩子才有预期之"标"。
所谓治"本",是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思想决定行动。俗话说的"有没有悟性、开没开窍",就是指孩子的思想是否"明白通透"了。
"本"之一,兴趣和爱好,是孩子保持旺盛求知欲的唯一源泉。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顺从她的天然"口味";如孩子倒了"胃口",就吃什么都不香了。家长不要预先为孩子设定上什么学校、走什么路、从事什么职业;不要强迫孩子课外上什么兴趣班(诸如美术、音乐、舞蹈、奥赛等),艺术特长启蒙之后,就只能遵从她的自然禀赋。孩子将来从事的工作与她(他)的兴趣爱好最大程度的契合,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最有幸福感。
"本"之二,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的耳濡目染,将塑造孩子基本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会时时处处面临选择,需要作出抉择。那么,价值观将决定着她(他)作出何种选择,也决定着她(他)将与谁为伍、和谁同行。不少家长可能都有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孩子小,和她讲大道理没有用。其实不然。女儿牙牙学语之时,我就开始启蒙频频给她讲道理。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每每遇事,总是帮助她分析利害、权衡得失,提供几套参考方案,供其选择。久而久之,孩子遇事皆有自己的主见,既非常自信,又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她当初的选择四中、现在的选择文科。
"本"之三,怎样学(学习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孩子是否明白"为什么学"和"为谁学"。这个"阀门开关"问题解决了,孩子在学习上就有了主观能动性,就会从"被动学"转向"主动学",从"接受式"学习进入到"自主式"学习。孩子用"心"了,她自然就会去琢磨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试想,解决了这样三个"根本"问题,孩子的成绩(所谓的"标")就不会太差,我们又有何多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