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李白的名诗,生动地描写了这个景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不知道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
那是个美丽的地方,神秘莫测,去了就会让人回味无穷,那就是敬亭山。刚进门,往东走,就到了弘愿寺,在美丽的敬亭湖和荷花池下,阳光洒在荷花池上,美丽的荷花仙子在金色的舞台上舞蹈,我仿佛就是其中一朵。
在阳光下,在微风中,我们到了山上。这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绿树成荫,蝴蝶可多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美丽极了。至身其中,自己好像也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再往前走就到了索桥,踩上去一摇一晃,一不小心就掉了,但我还是勇敢的走过去了,到半山亭我们歇了一会,山上草很多,虫子也很多,于是我们就开始下山。
我们从另一条路走,就来到了一口枯井旁,周围全是竹子,也有许多竹笋,我边走边想:如果有熊猫来这里多好啊!它们一定会很开心的。这里的茶叶也很香,春天会有很多人来采茶,游玩了这里我和外婆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虽然我们已经回到了家,但我的心依然在回味敬亭山的美景哩!
敬亭山,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安徽的宣城北郊。因李白〈独坐敬亭山〉一诗而声名鹊起,至致饮誉古今中外。
敬亭山建筑物在解放前夕毁坏殆尽,现在看到的各个景点是解放后新建或复建的。
仿古石坊矗立山口,“敬亭山”三字赫然其上,两边是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和陈毅的诗作。与门坊约二十步相对望的是李白的雕像,一幅昂首挺胸极目远眺飘然欲仙的样子。缓步入内再沿整洁的台阶拾级而上,四周林木茂密,苍翠欲滴,幽静又不失空灵。在竹林一隅,玉真公主微颦双眉翘首相盼的雕塑悄然印入眼帘。再盘山而上,便可登临景观荟萃之处,太白独坐楼、翠云庵、绿雪茶社近在咫尺。此时,可选一亭坐下,或俯瞰北面河水蜿蜒远去;或叫上杯土产绿雪茶,一边啜饮,一边听导游把时光追溯到遥远的天宝年间,发生在这座山上那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是,我认为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玉真公主不是李白,毕竞,是玉真公主寻觅李白踪迹到此不遇而结庵归隐青灯相伴终老一生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玉真公主做到了。
《独坐敬亭山》是一首语言浅白却意味悠长的五律。以前没怎么注意。几天前我的Q号被盗了,申请了个新的,在取称呼时颇费踌躇。后来灵机一动,便想起了“敬亭山”这三个字。在我看来,世事纷繁多变,与其整日沉溺其中思来想去,不如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师,日子幸许能过得单纯实在一些。但我不确定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正好我的新网友中也有一个同名的,于是便问他,他的敬亭山是什么意思。他说没什么,只是对一个女人情有独衷罢了。我哈哈而笑,说,把女人比喻为山,生平仅此一见。他有些不好意思。我解释说,我没认为不好,相反,觉得质朴而隽永。
有人说,诗有千眼,千人千解,果然不错。那么,李白此诗的本意是什么呢?
为了加深对敬亭山和李白的了解,我临时抱佛脚翻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故有了本文篇首的文字。从而也让我看到,敬亭山是一坐普通的山,除了新建筑的那些所谓人文景点,并无奇特之处。可为什么当年的李白就会与它“相看两不厌”呢?
历史记载,李白曾七上敬亭,做诗多达六十多首。写此诗时,李白已年届五十二岁。他为什么又一次来到平常无奇的敬亭山呢?据说是应了好友汪伦和太守谢眺的邀情而至。众所周知,李白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在漂泊与游历中度过。李白自己在京城为官仅仅三年,以后做过几年的幕府,以依人为生。除此之外,想来不会有太多的收入。他的生活所需之资,应该是倚仗他诗文的素负盛名,别人的热情款待。纵观李白出蜀后的几十年辗转流离的生活,可以看出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的两种矛盾思想。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前两句借远去的众鸟和孤独的游云,创造了一幅寂寥的图景;后两句把山“人格化”,以山为友,两相愉悦,正是李白在政治抱负一度遭受挫折后而心生厌倦,超脱现实回归自然心灵趋于平静的真实写照。
然而,李白就真的从此死心了吗?非也。天宝十四年,李白不忍民生疾苦,入幕永王府,不幸在永王与肃王争帝斗争中受到牵累而被流放夜郎。被赦放后,生活窘迫,无奈之下,只得投靠族叔李阳冰,至到病死。享年六十二岁。
李白死了,李白那些雄奇豪迈的诗文却被人们所喜爱和传诵下来。我跟随着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富有禅机的诗句神游了一翻那座叫“敬亭山”的山,从意象到实景,从实景到历史,敬亭山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模糊。也许在以后它会重新清晰起来也未可知
因为,山之美,在于山的本身,也在于人的本身。当一切尘埃落定,山就是人,人就是山。
在我的家乡------宣城,那里有一座山, 名字叫作敬亭山。
来到敬亭山的大门口,眺望远处,敬亭山山脉起伏蜿蜒,重峦叠嶂,与连绵不断的林海交相辉映,苍翠的群山将敬亭山环抱,使人心旷神怡。
跨入敬亭山,跃入眼帘的是碧水茫茫的敬亭湖,高耸入云的双塔倒映在水面上。一条条金鱼把头露出水面,吹起了泡泡,它们那美丽的纱裙在水中摇啊,摆呀,美丽极了!
走到半山腰,一座小亭子矗立在我们眼前,亭子下面是一片翠绿的草地,草地上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而不远处的竹海被风吹的沙沙作响,我想:李白当年大概就是在这个亭子里触景生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独坐敬亭山》吧!
登上山顶,敬亭山景色尽收眼底。江河湖泊像一面面镜子;田野里,绿色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儿......竟相争艳,把敬亭山打扮的十分妖娆。远处,一座座跨河大桥像一条条彩霞;江面上碧波荡漾,船只如梭,大河两岸河网交织,千亩良田,充满生机......构成了风景如画的鱼米之乡。
这就是我家乡美丽的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