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叫卖,第一次包饺子,第一次吃中药,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信。
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我给广东的好友写了一封信,准备寄出去,我独自一个人坐公汽来到了邮局,刚踏进邮局大门,心里便有些紧张,我第一次寄信会不会弄错呀!正想着,麻烦就来了,因为下雨的缘故,有很多人都带了雨伞,又有一大部分人把撑过的雨伞放在柜台上,以致于把我的信封弄湿了,我只好再向营业员申请买一个信封,还好邮票没弄坏,不然麻烦就更大了,我一点一点把信上的污渍整理干净,又有了新问题,没有带封口用的 胶,我观察了一下旁边的桌子上好象有糨糊,可这糨糊太粘了,弄得我满手都是,还差点掉一滴在信封上,为了能够给收信人留个好印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干净。最后,我在一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总算把信投进了邮桶里。
这就是我第一次寄信的经历,下次寄信时我一定会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
我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写作文;第一次拔牙……但是,第一次寄信是我难忘的事。
一天,我在《世界儿童》里发现一条信息:给“pp.k”写信有奖,我并双眼发直,立刻决定写信给编辑部。我首先拿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填上邮政编码,然后填上地址,下一步填上收信人,最后填上寄信人.填好信封上的东西,我就开始写信喽.不一会儿,写完了,妈妈走进卧室,微微一笑,说:“写的是什么,拿给我看看.“我便紧紧的抓着信,娇气的说:“不可以,这个是人家的个人隐私,不准看。”然后,问妈妈要钱,去邮局寄信了。
在邮局,我买了邮票后,用浆糊把邮票贴到信封的右上角,然后把信放到大箱子里后,走人。
回家后,我忽然想到,右下角还有邮政编码,我忘了填写,我问妈妈:“右下角的邮政编码用填么?”“当然用了!”妈妈果断地回答。“那忘了填……”我惶恐不安,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咳,叫你给我看你偏不给,现在可好,拿不回来了!”我顿时傻了眼,后悔当时不给妈妈看;后悔有那个念头;后悔去看那条消息……唉,信飞回来就好了。
所有的第一次给我开了路,万事开头难,第二次,第三次……都会比第一次好。
科技越来越发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人们广泛运用的邮递信件已经很少了。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e-mail(电子邮箱),想给远方的朋友写封信,直接就打在电脑上,鼠标轻松一点就ok了。
不过今天因自己的事,需要邮寄一封信,一早上我就写好了信,和爸爸美滋滋的来到了邮局。我们来到了邮局门口时,爸爸突然说这回让我自己邮寄,他就不干涉了。我傻了眼,怎么拽也拽不动了。
有位在邮局里门口的阿姨也鼓励我:“没事儿,自己来嘛,不用让大人陪着,自己试试也行啊!”唉!事到如今,真让我下不了台阶。没办法,我一个人也能进邮局!我到了柜台前,阿姨笑眯眯的问我:“小朋友,你想办理什么业务啊!”“我想邮寄一封信,请问有卖信封的吗?”阿姨听了,从抽屉里取出一沓信封,问我:“你要几个啊!”“一个。”“你要邮票吗?”“要,拿一张邮票吧!”阿姨把信封和邮票递给了我,让我到那边的桌子上填写。
我坐在桌子前,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写地址的来着?糟糕,上学期学的寄信方法现在全忘了。老爸直告诉我了邮寄的地方和那里的邮编,忘告诉我怎么写了。完了,完了,这邮寄地址要是填错了,这信肯定寄不出去。我脑子里拼命地想着邮寄地址的填写方法。左上角的六个方格里好像是填对方的邮编,对就是这样。我把爸爸告诉我的邮编填了上去。信封中间嘛,应该写对方的地址,对方的地址下面再填上自己的地址和自己的邮政编码。我拿起笔,刷刷刷填好了邮寄地址,连续检查了三遍确定没问题。我拿来了邮票,今天我可算见着了真正的邮票,这张邮票上画的是两只小鸟的图片,非常漂亮。上面还印着这张邮票的面值。我把邮票用胶水粘在信封的右上角,确定粘牢固后,把我的打印文章对折好,小心翼翼的塞进了信封,然后牢牢地封上了口。我拿着信来到了邮箱前面,看了看,把信投入了邮箱上的“本地”这个箱子里。
听爸爸说,这封信要经过10-15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期间需要多次的分发和运输。可现在,有了电子邮箱,在家里就能寄信,还是随即随到,比这要快捷方便得多。这就是科学的脚步,我们要跟上脚步,学习科学,运用科学,让科学造福我们人类。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写作时总是困难重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成为普遍现象。久而久之形成的写作恐惧心理更是教学中的障碍。为了学生作文起步顺利,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在学习《我爱家乡的红橘》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观看关于红橘的资料图片,还让学生访问种植红橘的农民伯伯,使学生对红橘生长过程和红橘树的外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红橘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把红橘果实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对红橘的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困难了。
二、“不积跬步,无以到千里”。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本期我布置学生每周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文体活动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让学生每周写两个日记,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做手工,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老师要根据本班实际,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老师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带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老鹰抓小鸡”,“丢沙包”,“桌子上拔河”等游戏。学生亲身感受,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文的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以前我忽略了这一环节,学生每次习作时,我只是要求学生修改,但未引导他们如何修改。每次作文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学生写掉字、写错字,还有些句子不通顺等错误。由此看来,成功的作文必须要经过反复的打磨。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先写好草稿,然后再修改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文是语言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