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初一。妈妈和奶奶商量后决定中午包馄饨吃。说干就干,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馄饨。说话声音最响的当然要数妈妈了。她一边熟练地包着馄饨,一边兴奋地说:“今天是年初一,吃馄饨应该与平日要有所不同。要不,在其中一个馄饨中包一段螃蟹脚,谁吃到这只馄饨,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万事如意。”奶奶听了,连连点头,说:“这个想法不错,我赞成。”“我举双手赞成。”我边说边举起了双手,一家人都乐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垂涎三尺的馄饨出锅了。趁爸爸和妈妈不在,我拿着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在每只馄饨上戳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小洞。正当我戳了十几个馄饨时,妈妈出现了。她用犀利的眼神看着我,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我知道大事不妙,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之大吉了。
回到书房后,我心想:妈妈到底把螃蟹包在了哪只馄饨里呢?当我正在思考之际,妈妈喊我下楼去吃馄饨了。我赶紧跑下楼。
到了饭桌前,我快速吞下了一只馄饨,没有螃蟹脚。我心想:我刚才不是把十几个馄饨都戳了一下吗?我就专挑没洞的吃。我一下子挑了十九只没洞的馄饨,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一、二、三……十八只都吃完了,还剩最后一只了,我把希望全都放在第十九只馄饨上。我张大嘴巴正准备吃,冷不丁听到爸爸的一句话:“我吃到包有螃蟹脚的馄饨了!”我顿时心灰意冷,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妈妈见我这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就又想了一个提议:“我们每人向你爸爸说一个关于吉祥的四字词语吧!”“好呀!”奶奶附和道。妈妈快人快语地说:“事事顺心!”奶奶想了想,接着说:“前程似锦!”爷爷乐呵呵地说:“身体健康!”我拍着手说:“好事连连!”爸爸大声说:“好,我来总结,合家团圆!”
过新年,总是那么喜气洋洋。虽然我没有吃到“幸运馄饨”,但是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我由衷地祝愿我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好,事业好,心情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新年。春节有许多传统,像扫尘、吃年夜饭、贴春联什么的。你想知道我是怎么过新年的吗?现在,我就讲给你听吧。
俗话说: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扫尘。我和爸爸戴上帽子,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用报纸给盖上。我俩各拿着一把扫把,把墙上的蜘蛛网和灰尘都扫了F来。然后,又把落到报纸上的蜘蛛网和灰尘都倒在一张报纸上,最后把这张裹着我们“战利品”的报纸扔到了垃圾桶里。接下来,我又帮妈妈把门窗、家具等擦得一尘不染。
任务完成了,爸爸笑眯眯地对我说:“‘扫尘’又叫‘除灰’,‘除灰’和‘除晦’谐音,表示除去晦气的意思。”听了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
第二天,爸爸带着我去买春联。街上卖的春联可真多啊!如“悔开盛世,竹报平安”“丁财两旺,福满华堂”……爸爸精心挑选了一副“平安如意千般好,人顺家和万事兴”的对联买回了家。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和爸爸一起去贴春联。爸爸贴高处的横批,我个子矮,就贴两边的对联。爸爸教我把上联贴在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还叮嘱我说千万不能颠倒了。贴完对联后,爸爸又让我把一个大大的“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倒着贴,就代表福‘到’了,图个吉利。”我不禁脱口而出:“原来贴春联、贴‘福’字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
晚上,我们欢欢喜喜地吃完年夜饭,爸爸和妈妈又带我去海边放烟花。来到海边,我们看到天空中已经满是五彩缤纷的烟花了,空气中洋溢着过年的快乐气氛。爸爸打着打火机,点燃了一个烟花的导火线。很快,烟花头上喷出了蓝色的火花,好像一株被染成蓝色的菊花。渐渐地,它又变成了绿色的火焰,像一片翠绿的竹林。最后,只听“嘭”的一声,剩下的一小段飞快地射向天空,炸开,变成了一朵巨大的礼花。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着,好似仙女下凡,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
听着鞭炮声声,看着烟花朵朵,我不禁想:要是天天都过年,那该多好啊!
天气愈来愈冷了,空气中也飘起了雪花,每天忙忙碌碌的,一晃竟又到了快过年的时节了。如今年岁大了,过年倒不似从前那么看重,不再像儿时那样期盼过年、喜爱过年了。记得那时还小,跟着母亲回老家过年,我总是开心的。
记忆中在腊月二十几时会做炒米糖。现在仍然有吃炒米糖的习俗,可却大都是买现成的,而那时在老家却是外公自己做的。做炒米糖是我们几个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将糖料也就是麦芽糖倒进锅里熬,而我们总是会拿两根筷子,乘大人不注意,偷偷将筷子伸进锅里,沾上一点,然后用两根筷子搅,叫搅搅糖,其实那糖也不见得有多好吃,可那时的我们却似吃到了极品,不时的不偷上一点,虽说是偷,其实外公是知道的,只是佯装不知而已。
到三十的下午,我们会跟着外公贴春联,门上、门框上都贴,红通通的、喜气洋洋的。到了晚上,亲戚们都会聚在外公家吃年夜饭,大人、小孩都围着圆桌,其乐融融。然后父亲与姨父们会打点牌,母亲与姨妈们会围在一起揉初一吃的汤圆,而外公总是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可他总是会打瞌睡,让他去床上睡,他是答应了,可还是继续坐着打着他的瞌睡,儿时不能明白,其实外公是喜欢看着儿孙满堂,享受着这份天伦之乐。
大年初一,天还未亮,就可以听到鞭炮的劈啪声,睁开眼,在张口说话前,母亲早将糖果子还有云片糕递上,这是老家的习俗,听说吃了一年都会甜甜蜜蜜、步步高。外公会在三十晚上将这些都藏在我们枕头底下,新年第一件事就是吃糖果子和云片糕。现在我虽然仍记得这一习俗,可总是会忘记买。
老家过年最热闹的应该是舞龙灯了,舞龙灯就象赶集市一样热闹,当铜锣远远的敲响,听闻者无不前往看热闹,逶逶迤迤、密密戳戳地。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聚拢,感受着过年的气氛。只见那长长的龙灯忽高忽低、左右盘旋,彰显着吉祥、如意。我们几个孩子也会挤在这人群中跟随着龙灯队伍,欢天喜地的。
如今年还是一样的过,社会进步了,年也变得时尚了,可每逢过年,于老家的记忆总会不经意地浮上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