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祭祀作文汇编8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祭祀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年的早上,我和外婆及婆婆公公们一起来到南台弄----妈妈老家的一条巷子,祭祀太太、太公。那里有一座大,却古老的房子,是太太、太公生前居住的地方。那里后院开满了梅花,走进房子就一路飘香。后院还有一片竹林,有个荷花池,有口井,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树,真的是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祭祖活动开始了,大家首先拿出自带的专用蜡烛和一些精心准备的食材。这些食材有的是上等猪肉,是用来包饺子的;有的是从工厂买来的现磨面粉,是用来做糕的;还有的是刚从菜场里买来的鱼、肉,或是一些新鲜水果。准备后,大家便忙活起来,蒸糕的蒸糕,切水果的切水果,烧菜的烧菜,而我负责的是装盘和摆桌。大家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十分快活。
菜全部上齐了,大家摆上了筷子、碗和酒杯,整整齐齐。公公倒上了上好的黄酒,那一定是合祖先的口味的。大家上了香,说明祖先们开始用餐了。我们则在烛台前面地上放了一块垫子,跪了下来,祭拜祖先,献上自己的一份敬意。
香烛还未燃完,我们大家便在后院赏梅花。婆婆们在厨房里洗水果,我也在那里帮忙。那里的水果可是有许多讲究,别有一番心意。像柿子,代表红红火火;香蕉代表长长久久;桃子,代表长寿健康┄┄我还发现,准备的水果还考虑得十分周到,因为老太太牙齿都掉光了,果肉都十分好咬。其中香蕉,还是太公的最爱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祖活动慢慢就演变成了家族成员的聚会,籍这个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感情。大人们从花园里摘来一束最香最茂盛的梅花插在陶瓷瓶里,放上水,和水果一起上桌。心灵手巧的婆婆用一根胡萝卜雕成了一条龙,插在水果拼盘里,祝福大家新年腾飞,新年快乐!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许许多多欢乐而有趣的事。这不,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那件让我至今还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视。天色刚刚暗了下来,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来。我与姐姐顺着香味,一路小跑,从院子里冲进来。
“哇~”看到这些冒着香气的美食,我与姐姐都瞬时愣住了,“好丰盛哦!”红烧鱼、鸡汤、炒胡萝卜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爱的炸鸡腿!外壳被炸出了一层金黄,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让人还没品尝就已流下口水。
我与姐姐飞似地去洗手,又以一个紧急“刹车”状奔向餐桌。“哎!先别吃!”外婆拿着汤勺,围着围裙,对着我们低声而急促地说。我们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汤勺,在围裙上粗粗擦了几下手,从抽屉里取出两支精美的红蜡烛,点着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边,说:“先让太公太婆吃完,再让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着空空如也的凳子问。“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来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着轻声地说。姐姐凑过来,附在我耳边说:“太公太婆已经去世了,只有灵魂,灵魂在吃饭!”“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的!”我装模做样的恍然大悟,可心里还有点稀里糊涂的。
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们也有点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来越饿。外婆经我们的强烈要求,出去买饮料了。我与姐姐皱着眉头,捂着肚子,盯着盘里的美味,围着桌子不停地绕着圈。我实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个妙招。我对着凳子说:“太公太婆,你们今天好精神哦!你们一点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饿了,行行好,我就拿一个鸡腿!你们继续吃!继续继续!”说着,我迅速抓起三个鸡腿,笑眯眯地到一边独自享受去了。
我与姐姐按此方案“借东西吃”。外婆回来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满满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饿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顿,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了,叫来一旁拿着书倒着看的我们,一脸满足地说:“你们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望了望窗外,开心地笑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快到了,人们正忙着去各地扫墓,祭奠自己的祖辈;我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给我去世多年的太太上坟,走在路上,看着车窗外的景物,太太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
我的太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显得既和蔼又可亲;她非常疼爱我,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太太总是把我抱在怀里,就连睡着了也舍不得放下;后来我长大了有了记忆,太太总是最牵挂我的人;每次去姥姥家,一进门,太太都会用她那不很灵活的手,把我拉到身边。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亲亲我的脸,笑得合不拢嘴。她总是会给我一些惊喜,像变魔术一样,把柜子里收藏的好吃的统统拿出来,让我享用。
我的太太又是一位要强而自立的老人,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麻烦别人。她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有时还帮姥姥做饭,在她身上体现了勤劳节俭的美德。
太太病重住院了。我和爸爸妈妈去看她,那时侯她已经神情恍惚,可是知道我来了,她挣扎着坐起来,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意,把我拉到身边,把几块糖塞到了我的手里。我要走了,太太紧紧地牵者我的手,舍不得放开。第二天清晨,我的太太就离开了人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全家都悲痛欲绝。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太的坟前,我们为太太的坟上添上了新土,献上了鲜花,望着那草色青青的坟墓,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太太,愿您在天国生活得快乐幸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大家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风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很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