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是在学生通过1~5课的学习,对水和空气有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对各板块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形成的教学设计增加了2个板块,删除了一个板块:增加的第一个板块是:认识什么是占据空间。教材的编排里本没有这个教学板块,我增加这一个板块的目的是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以前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占据空间”这个概念,而本课又是紧紧围绕“占据空间”在做文章,所以有必要在进行新课之前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占据空间”。增加的第二个板块是:水能流进瓶子里吗?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上一个实验的理解,让学生理解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水就流不进瓶子里。删除的一个板块就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吗。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钻研、持之以恒、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四、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实际以及本单元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了空间。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观察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我把“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策略

  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塑料杯、纸巾、水槽;矿泉水瓶、吸管、橡皮泥等。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和简单课件。

  八、说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分三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活动二: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活动三: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三、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魔术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首先,我指着满满一水槽的水,问学生:这这水槽里有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水槽里有水,于是我就引出科学概念,用科学的话说,应该是:水占据水槽的空间。接着,就问:杯子里有蜡烛,用科学的说法该怎么说?学生很快答出:蜡烛占据杯子的空间。然后,我就开始点燃蜡烛,并且将蜡烛放在泡沫块上,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蜡烛按在水底,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学生都说蜡烛会灭掉。此时,我却说:我能让蜡烛在水底下继续燃烧。学生都不相信。于是,我将大烧杯扣住蜡烛,往水下压。当然,蜡烛能继续燃烧了。看到这个现象,学生都能说出原因,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于是我接着问,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吗?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引出本节课探究的内容。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杯底的纸巾会湿吗?

  首先出示三种材料,分小组讨论,用现有的材料怎样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然后教师归纳学生的方法,出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结果纸巾没湿。这个实验就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接着让学生讨论:怎么办,才能让杯子里的空气出来呢?学生探讨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个活动:瓶里的水会流出来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先用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引入,让学生明白乌鸦用石子占据水的空间,所以能将水挤出来。那么,如果,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们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遇到困难,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平时喝盒装饮料的经验进行思考。再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出实验步骤。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结果就是水像喷泉一样,从另一个吸管里冒出来。

  第三个活动: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首先让学生猜测,水能流进瓶子里吗?并且解释原因。有部分学生能够猜测,在密封的瓶子里,水是流不进去的。然后教师进行演示。接着,演示将橡皮泥去掉,会怎样?水流进去了,空气跑出来了。

  第三个环节:师生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教学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拓展教学:空气和水一样,都要占据空间。那么他们占据空间的情况一样吗?想不想来比较一下?我们下一节再来研究。

  九、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2

  空气占据空间吗整个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理解两个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而恰恰这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是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物质。

  要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主要安排: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达到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针对这节课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空气占据空间吗?二、杯中的纸会湿吗?三、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三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动口解释。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用同学们都熟悉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引入,通过操作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让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实验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同时还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老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实验,交流实验情况重点让学生解释: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进一步明确空气占据空间。 学生有了这两个充分实验对空气也象水、石头一们是占据空间的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三个问题:空气占据空间有变化吗?

  我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注射器对比实验法,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充分的材料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去做;充足的时间能让学生有机会去议、去说。在给学生机会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脑、灵活了他们的手,锻炼了他们的口,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求乐,乐中求知,不但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无限科学知识的向往。

  点评: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它有别于原来的自然学科。现行的《科学》教材,课本里的文字明显变少了,也没有什么结论性的话语,更多的.是让孩子去摸索、去探究,因此我们老师考虑更多的是每节课需要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准备哪些实验器材,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我上《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注重较好体现以上观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灵活处理教材,正确使用教材。

  教师在充分备课,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立足教学实际,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取舍、重组后,分解成以下四个活动:(1)空气占据空间吗?(2)杯中的纸会湿吗?(3)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4)对空气占据空气的解释等。把画一画,即用图形来描述空气受力会产生压缩或扩张这一环节册去(因为空气本来就抽象,如果再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难度加大了)。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顺畅,并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这一课改新理念。

  2、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使学生亲历问题的产生(空气也会像石子一样占据空间吗?)——猜测假设(会、不会)——操作验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实验:把矿泉水瓶中的水挤出;杯底塞入纸巾,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看看纸巾是否会湿。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得出结论(“空气”同“石子”一样也占据空间)……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师已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也正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探究场景,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习才能做到入境、入心,也才有那感人的一幕,即学生发自内心的心声:“太好玩了”!……这正是科学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注重合作学习,培养良好习惯。

  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本节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良好习惯:(1)学会倾听。课中老师引领学生在与他人交谈时,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听清老师的要求及提问,使其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2)学会表达。仅仅会听还是不够的,课中教师能激励学生充分表达,为学生彰显自我,体验成功搭建了平台;(3)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比如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敢于质疑,积极辩论,最后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