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标题是想了好久才定下来的,给人一种小学生作文或是乏味的感觉,可是我却认为只有它能把我要表达的主题诠释清楚,于是就本着那种高兴就好的心情把它定下来了。
苓子她喜欢华丽的伤感,所以在这里我得先向她打个招呼,大燕子我赔罪了,在这段文字里我没能写出你要的那种鸟语花香的感觉,没能让你幸福得听到花开的声音。
二00七年,我和苓子面临了人生的一次大分离,这是我们认识以来的第一次分离,她在西安,我在青岛。
曾记得在那段要分开的日子,我们没有像电视剧里的场景一样走上离别的车站,没有像现实的分离那样在走的前一天痛快喝酒抱头痛哭,而是带着最灿烂的笑去很远的地方,坐快艇,去荒芜的岛上喝新鲜的鱼汤,去我们所在的城市最好的酒店唱歌吃开心果。夜深了玩累了,要真的分开了我们才冷静的告诉对方什么时候走,然后相似一笑。
或许生活总是爱跟人开玩笑,否则也不叫人生了。去年我和苓子因为要留在同一城市继续做最佳搭档的梦想复读了一年,而一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仍然是分离,所以当现实规定我们必须分离的时候我们才会异常平静和淡定,别无选择。
生活里一些人离开了同样会有另外一些人走进来帮我们填补生命的空白,所以来到青岛我有了一个朋友,一个说话声音像机器猫一样可爱的女孩,她和我一样爱穿黑色的衣服,爱把已经该剪了的却没有剪的凌乱的头发塞在领子里,爱在英语课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唯一不同的是她爱在文字里笑我却喜欢在文字里哭,不过总结起来我们都有惊人的相似的地方。我喜欢对她说高兴的事,她也会偶尔在英语课上小声的在我的耳边说冷笑话,每次都是她说完了在笑了我都还没有听清,我只有说对不起我又聋又瞎你再重复一遍好不好,然后她会郁闷一下继续不厌其烦的给我重复,等她再次笑完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又接着笑。在青大的日子,我和她就这样在与自己无关的笑话中生活,可笑过之后我们却沉默无语。
苓子是个小魔女,她和我是对立的,她喜欢穿得井井有条靓丽得一尘不染,而我总爱穿着黑色的衣服生活在阴暗面。她是一个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的孩子,会讲一口能与中央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相媲美的普通话,所以她闲暇的时候总爱读一些我写的不入流的东西。一个很快乐很漂亮很优秀的女孩,我却总是对她说一些不高兴的事。
她站在黄土高原上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被海风吹得东倒西歪,我对着电话说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最好的朋友,无论什么都不能把我们分开,上帝也不能。她在那边哭成什么样子我没敢想像,而我的袖口却湿了一大片。
我对好朋友总是笑,对生命里的一辈子的唯一的朋友却泣不成声,然后再把眼泪里的忧伤像瘟疫一样迅速传给电话另一端的那个人,让她陪我一起伤感。
这篇文章是上英语课时专为苓子而写,我知道她早已习惯了我在英语课上干这干那忙着一些与英语毫无瓜葛的事情,也知道她不会责怪我总是向我传递忧伤。因为我们是永远的,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也依然要好下去的最好的朋友。
分开了,通过无形的电磁波,我们仍然在遥远的两地安静的向对方诉说着生活中最灿烂和最伤感。
好朋友和最好的朋友是不一样的,好朋友可以是一群,只要好就行了,最好的朋友,多了一个最字,它在英语中就表示最高级,在汉语中则表示唯一,所以,最好的朋友就是唯一,就是要好到心里去好到眼泪里去好到骨子里去的朋友,像我和杜苓,不是吗?
每到年底,我总爱清理一下书架,看看还有多少没有读过的书。
抬头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书架上整整齐齐的一排新书。其实,我已经很多年没有买新书了,不菲的书价是我不买书的主要理由。虽然不买新书了,但朋友的赠书不少,因此每年还是会收藏不少新书。现在的书开本大而重,像砖头一样,很不适宜随身携带,拿回来只能置于家中书架上,一放起来就容易忘,所以大都没有读过,至今还静静地排放在书架上。我知道,为写那些文字,朋友们熬更守夜,辛辛苦苦,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出书,人家把书很当回事,送我一本,希望我能好好读读,我却将书一放就是很长时间,连摸都难得去摸一下,这对得起朋友吗?不觉有些内疚。为了还上朋友们的这笔债,我决定赶快挤出时间将朋友送的书都读一读。
现在这个时代,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本书问世,我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书都读完,只能选一小部分精品阅读。朋友送的书虽不能算精品,但由于彼此熟悉,书读起来就有种轻松感、亲切感,不像捧读经典那样带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对书中的内容也不敢轻易质疑。读朋友的书,心态是平静的,如有不同观点、或者有谬误之处,我们甚至可以一个电话打过去将意见告诉他。有时候,当你打开他的那本书之后,才会知道身边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看似平凡的普通朋友可能就是自己某方面的老师,因此让我不禁“洗耳倾听”。而“倾听”,则是让人知识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都不应被忽视。读一读朋友送的那些平凡的书,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独特的感悟,而每一本严肃的书籍肯定都有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内涵,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古今,与观点兴趣相投的朋友交谈,与观点兴趣不同的朋友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那些悲喜揪心的情节,那些睿智穿透的思想,让我津津有味。读到幽默的地方,我常常开心一笑。读到精彩的地方,我会情不自禁为朋友叫“好”。有时候被我拈个“漏眼”,捉到个错别字,也会得意一阵,想着下次见面时怎么涮他一下。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沏上一壶好茶,在缕缕水雾中品着清茶,嗅着书香,我捧起一本朋友的书,就如同与朋友面对面促膝谈心一样,读着书中一行行文字,就像听到他的侃侃而谈,有时会不由点头,有时又禁不住想与他争论几句,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更加懂得了朋友,知道了他光鲜外表下脆弱的内心,或者是他脆弱外表下的坚强斗志。我会惊奇地发现,这些秘密甚至是朋友从不会向人吐露的,却在书里轻易泄密了。读书是一种享受,读朋友的书则别有一种乐趣。
有一首流行歌叫《读你》,里面有句歌词是:“读你千遍不厌倦……”指的是读人。交友的过程就是“读人”的过程,只有彼此读透了、读懂了,才能称为知己。文友之间的交往往往都是从读作品开始,当我们读他的作品时,作者的行文思路可将我们带进他神秘的内心世界,此时,我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与作者展开平静而又深远的内心对话,用心去体会朋友的人生和性情。文如其人,文章的风格体现的就是人的风格,有时我们会因为一篇作品而喜欢上一个人。反过来,我们也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特别关注他的作品、喜欢上他的书。当我寂寞无聊时,朋友的书就是我贴心的伙伴,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身边永远有朋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