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子里的画眉鸟材料作文参考五篇
突破文化的牢笼(“笼子里的画眉鸟”材料作文)
主人给画眉鸟了自由,画眉却说:“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我们嘲笑这只被囚禁的傻鸟明明脱离了笼子的束缚,却又有多少人想到束缚它的不仅仅是这一个牢笼。
当我们抱着电视机,听着音乐,看着漫画书过着满足的生活时,有多少人发现我们的身上也多了这样的一个牢笼?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日本人来浙江旅游,他找到一个导游,说“我爷爷二战时死在中国,想去那场战争打的最惨烈的地方去看看。”于是导游带他来到了横店影视城——这里每天都要死去两亿个鬼子。笑过之后,我们有没有发现,现在有太泛滥的抗日片,而且为了收视率,剧情往往粗制滥造。还有《宫》,当《宫》热播时,人们,指责它颠覆历史,胡编造乱,抄袭的同时,又十分乐呵地去成为收视力创新高的贡献者中的一分子。大众审美的低下,限制在一个牢笼内,那么还有多少自由遨游的空间自由的空间?
如果光去指责受众,那未免会惯坏了文化囚禁的始作俑者。公众的文化是需要引导的,那么少数的“文化精英”就显得至关重要。《明朝那些事》是一本好书,但他却开启了娱乐化的先河,于是阅读变成了“悦读”,更多的人安于这种精神“按摩”,虽然看起来文化繁荣了,但是,这样的被戏说了的文史图书还能承载多少有意义的文化,以史为鉴的效果又何在呢?当这些文化被戏说被恶搞时,失去的不仅是对文化的尊重,还有生命的质量到底又是什么囚禁了我们的文化呢?究其原因,被经济利益所迷惑的人们,为了利益他们注重形象与包装,而忽视了文化本身。而他们不知道,他们正是文化传播第一线。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和人民。如果用粗制滥造对待人民,那么我们的文化都将遭难,群众也会像那只画眉鸟一样僵化了内心,套上无形的牢笼。
所以,在这繁杂的文化面前,我们要学会甄别对错,在这些文化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些文化的传播者也应该少利益的迷惑,多一些对文化本身的重视。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不会被束缚住思想,才能突破文化的牢笼。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有一首诗:“我本来就是那样,所以你认为我永远都是那样,可这回你错了,我已变得让你无法想象。”突破心中僵化的文化的牢笼,让我们自由飞翔。
作文评语:切入角度具体、新颖,论证思路开阔,层次感较强,举例论证得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作文评分:64分(总分70分)。
飞出心灵的牢笼(“笼子里的画眉鸟”材料作文)
画眉鸟在笼子中悠闲自得,被放到野外去却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更大的笼子中,虽然画眉鸟飞出了那个小笼子,但是心灵这个笼子,想必这画眉鸟是定飞不出去的。
画眉鸟贪图安逸,对于它而言需要的就只是一个不让它饿死的小笼子,但是我们又怎么可以就拘束于此呢?当今社会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平凡,但是对于心灵的挖掘却弥足珍贵起来。当我们拥有了数不尽的财富和巨大的权利,我们可能会感到满足,但是如果我们就沉迷于此的话,那我们就永远会困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们应该要的,是摆脱安逸生活的诱惑,早日飞出心灵的牢笼。
在西湖园区放养了很多的天鹅,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这些天鹅一般就不会飞,平时都是大腹便便的在路上走,天鹅不会飞,这确实很难让人相信,但确实发生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天鹅在西湖受到保护,根本就没有什么天敌,而游园的人们又十分的喜欢它们,每次都会在小贩那里买东西喂天鹅,久而久之,天鹅就过惯了安逸的日子,也变得懒惰,终于就忘记了飞的本能。如果有一只天鹅,它没有依赖于游人的食物生存,而是自己每天去捕鱼,自己生活,那想必它在西湖天空翱翔的身影又可以成为一道风景线。
现在的学生似乎已经过惯了舒适的日子,所以一件件的事被披露了出来,大学里决定取消了学生的长跑活动,众多学校每个教室都基本会配备一台空调,而现在快要面临新一轮的军训,各大网站上都在爆出如何可以不去“受苦”,可以开病假证明的医院已经开出各种假证明。这无一不透露着现在的学生的娇惯,都说现在的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应该推翻这个说法,贪图安逸只是弱者的行为,我们更应该的是直面挑战,以后,我们不应该就因为太热而抱怨纷纷,不应该就因为懒惰就出门打车,不应该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那里可以躲避。我们这一代人承接着上一代的希望,他们想要看到的并不是一只贪图安逸的画眉鸟,而是一只敢于和风浪做斗争的海燕。
摆脱安逸的生活,直面困难,我们就能飞出心灵的牢笼,在蓝天下自由翱翔。
作文评分:60分(总分70分)。如要修改,可着重于安逸的生活泯灭了追求自由的天性,形成了笼子。
破笼(“笼子里的画眉鸟”材料作文)
笼中画眉,一朝得出,身体解放,却依旧认定自己所在之处定有边界,无法寻得,空落、无依之感涌上心间。彼时受限的是身体,此时禁锢的却是心灵。解除他人的约束,进入自身的围城,只比先前更加可悲。
并非不向往外面的世界。一捧清泉,一丛鲜花,一串浆果,一群伙伴,都是极大的诱惑。画眉本来自大自然,热爱自由、自在飞翔,这是她的天性。可一旦在笼子里呆的久了,习惯了精致的人工食物,每日与人逗趣,以叫声悦耳,博得阵阵欢笑,远离了自然的天敌,似乎这样安逸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慢慢地,心中也渐渐地筑起了一个无形的鸟笼。一旦飞出笼子,重回自然,却再也找不到过去飞翔的快乐与自在。
鸟儿如此,人何尝又不是这样?追求自由,这是人的天性,但是习惯、经验、阅历、自满……这些都有可能在我们的心中筑起一只只无形的“鸟笼”,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最著名的莫过于“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了。那只呆在温水里的青蛙习惯了当下的环境,即便水温一点一点的增加,即使死亡一点一点地降临,它却并不在意,是习惯这只“无形的笼子”要了青蛙的命。这只青蛙与那只“井底之蛙”一样,都被“无形的笼子”给死死钳住了,或丢了性命,或成为笑柄。而在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心中的“笼子”愈加牢固,它钳制我们的思想,束缚心灵的自由,让我们难以达到自由的王国。
要打破这“无形的笼子”,走向心灵的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有一种勇于自我解剖的勇气和智慧。《庄子·秋水篇》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每到丰水季节,无数支流注入黄河中,水流湍急,河面宽阔,以至于两岸的牛马都难以看清,黄河河神河伯便以为他的领地是天下最美的。有一天,河伯水流而下,漂入了北海,看到的是宽广无垠的大海。河伯望洋兴叹,对海神说,要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可就真的危险了,必然贻笑大方。河伯打破了心中“最美”这只“笼子”,于是看到了更加广袤的宇宙,走向了心灵的自由天地。
不打破“笼子”,牛顿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不打破“笼子”,比尔·盖茨或许就只能是一个平庸的工程师;不打破“笼子”,生活就只能是茧中的蚕,吐得丝越多,越发将自己紧紧包裹,无法接触外面的世界……
做带着笼子飞翔的画眉,还是顿悟的河神河伯,就看你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