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校的回忆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母校的回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校,曾经是我依靠的一部分,曾经是我一片撒娇的地方,也是我一片拼搏学习的地方。可要离开她了,我怎能舍得?
曾经,校园的一角,是我伤心之地。刚来的时候,年少无知,在操场上摔着了,来到这了那一角,边哭便一边抚摸着伤口,感陌生的母校变得熟悉了一些;二年级的时候,被别人欺负,我总是要来到母校的那一角,感觉那一角忽然成了我知音朋友了,每一次委屈,总会去那一角,把自己的苦衷和委屈都向那位“朋友”诉说,每次说过后,感觉好了很多;我年纪越来越大,进入高年级了,总会有几次考试考砸了,来到母校的那一角,默默的坐在那,每次感觉都会有些舒畅,毕竟有我的“朋友”嘛!每次考试考的不理想,我总要去那一角。
曾经,操场上的那一片平地,是我们欢声笑语的一片天地。刚来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在上体育或下课总要在那追逐打闹,玩累了就躺在操场上,想起来,那时候真是无忧无虑啊!那一片平地也是我洒满汗血的一片空地。进入高年级阶段,好不容易有一次运动会,于是,我参加了跑步和定点投篮,每天,我总要在操场上跑上几圈,再练习一下投篮,运动过后,身上大汗淋漓,眼冒金星。经过每天的训练,我两项都获得了第一名。
曾经,课堂是我快乐的天地。在低年级的时候,在课堂上,只不过是牙牙学语罢了,学习是快乐的。曾经,课堂也是我奋斗、争先恐后的“战地”,升入高年级,临近期末,不是背,就是做卷,我和同学们都是在争先恐后的学,无一人落下队伍。在母校的最后一次考试,同学们都考出了理想的成绩,考上了好初中。
想起在母校的一段时间,我不禁泪潸潸了,哪一位同学愿意离开自己曾经眷恋的地方啊!母校,我将永远把你永远铭记在心中——母校,我爱你!
三月二十九了,还要过三个月我们这一波六年级的同学就要离开了,该是再看看母校的时候了。
上周五六点多,我独自一个人来到我的母校:黄金的太阳一半还挂在火红的天上。我的脚步没有一点声音,闻声看到几个中学生在打篮球,他们会是未来的我吗?我以后还有机会和母校亲近吗?突然我又听见小孩的欢笑声,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过去,我看见一张张欢笑的脸庞,一条条奔跑的大腿,那充满欢乐地玩具和它喷射出的被夕阳染成金的的水,好像宝石啊!
看着校园里的树,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曳,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而现在好像在向我招手,点头,似乎为我指着前方的路。逸夫楼上的一级级楼梯还留着我的脚印,当初郑老师的话语,陈老师的微笑和侯老师第一次对我们说“同学们好”好像还在我的耳边回荡,可我长大了,要独立面对人生了,不能一直生活在老师家长的臂弯下,我真想再摸摸母校的墙壁,再呼吸呼吸母校的空气,真想和同学再欢笑玩耍再渡过一个六年啊!我想着走着坐在了长城墙前看着与我相伴六年的母校想:我这六年都做了写什么?答:什么也没做,总觉得我失败了,没有邵元荣那样学习优秀,没有锁佳樱那样才艺繁多,没有马亮那样活泼聪明,没有夏雨那样能言善辩。这样一想就多感孤独了,我又有些想哭,不一会眼泪就无声无息的流了下来,没有一点声音,就像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了声音也没有了影子。总而言之,我就是不像离开母校。
我在这篇文章里替所有六年级毕业生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对母校说“母校!亲爱的母校再见了!”再见了母校的一切,希望我们以后再见!
离开母校已经一年了吧!快乐的三年,难忘的三年。也许其他的我都可以忘记。但对于我最珍惜最喜欢的元媛老师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三年里老师总是想朋友般的帮助我,理解我。和元媛老师在一起的感觉就好象是和亲密的朋友在一起一样。
记得上初一的时候,刚开学第一次见到元媛老师就感觉她像邻家姐姐一样,也许是刚踏出大学的大门,身上好保留着学生的气息,让我误以为是班里又来了位新同学。呵呵
真有意思。第一次见到她就想和她交朋友。
元媛老师的课很生动,所以那时我每天都期待上政治课,因为上政治课才能见到老师啊!
我还的那是老往老师办公室跑,总想着带找机会和老师说说话,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幼稚啊,但是非常开心!
有什么烦恼我也会向老师说,老师会耐心的倾听,帮助我。
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元媛老师的。
记得那时如果有同学去办公室找老师,我会立马先拦下来,我不想让他去,呵呵。是不是很自私啊!
初中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老师家玩(心愿够大吧)不过至今都没实现,呵呵……
现在
毕业了,最不舍的就是离开最喜欢的元媛老师!
没关系,老师永远在我心里的!
谢谢元媛老师!
I'm very happy ~~
心里那是个高兴啊……
那是个说不出来的兴奋呐……
有了这个博客和老师,家长,同学沟通都方便多了。
真希望能借助这个平台来大显我的身手啊。
也希望我们班的博客网非常非常的火……
加油…… 朋友们……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离我远去,好好回忆母校,她慈爱的面容在脑海中浮现,逐渐清晰。
其实,这六年来校园环境变了很多,花草有新栽,灌木有新种。在遍遍回忆中寻觅,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棵松树。
低年级时,学识甚少。每每遇到用“好像”“仿佛”来造句,总会习惯性地写上“松树好像(仿佛)一位战士,保卫着我们的校园”。那时我定会抬头望望窗外,而窗外那棵老松树也会如老爷爷般微笑着看我,我便低下头,思考他究竟在这儿站了多久。
我记得有一篇课文《白杨》。课文中的白杨正是守卫祖国边疆战士的缩影。上完课,老师就问我们能否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也不知为什么,同学们竟异口同声道:“松树”。说完,又有不少同学扭过头看向松树的方向。虽然,隔着一幢楼,但也仿佛看到了老松树缓缓摇动枝丫,仿佛听到松叶沙沙作响,如同一位老人低沉、沙哑而有力的笑声,于是,我们也笑了。
现在已是高年级,每册语文书中都会有一组课文讲到那些热爱祖国的先烈们,多数有用到“借物喻人”“象征”等手法,而“借物喻人”就又提到了梅花、松树……那节课时,我总是肃然起敬。
于是放学后,我便来到了老松树跟前。
日月如梭,松树历经岁月的洗礼,树皮粗糙,色调灰暗,却仍高大挺拔,粗壮而苍桑。枝丫上的松针,根根尖而细,碧绿如翡翠,深绿似墨汁……无论是哪个角度,都是一派蓬勃生机。
从此,我就喜爱从小路走。或上学或放学,走至树下,让细碎的阳光洒在脸上,听那充满岁月感的笑声,感到无比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