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的人生故事
导语:当张艾嘉这个名字成为华语圈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之时,许多人大概都被她那信心十足的笑容和卓约的身姿所打动。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张艾嘉,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五台,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导演、监制、编剧,毕业于美国学校。1969年,进广播电台做节目,后期进入电视圈,主持西洋歌曲节目。1976年,出演李行拍摄的电影《碧云天》,获得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1999年,参加台湾世界展望会援外十周年活动,远赴非洲卢旺达。2009年,凭电影《一个好爸爸》,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提名。2010年,凭借影片《观音山》入围第四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2016年1月,执导的《念念》夺取2015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同年,入围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代表作品有:《最爱》、《心动》。
张艾嘉,也许可以号称是最出位的女人--从叛逆少女到金马影後,从未婚妈妈到两次婚姻,从名演员到大导演……她,似乎天生带著光环,举手股足间都在制造新闻,赚著人气。然而,一夜之间,她就变了,开始随遇而安,变得平易近人,懂得了享受无处不在的快乐;更重要的,明白了做普通人的乐趣……
一切的一切,都从她的爱子被绑架开始。张艾嘉在绑架案结案之後,面对媒体有这样一番话:"一直以为最重要的是盛名,时时处处想保持常青,不管是婚姻还是儿子,都当作了自身招牌的一点金漆,从未将自己从高处放下,好好审视一下生活。
直到儿子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方才明了最珍贵的财富并非那个熠熠的金字招牌。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攘攘熙熙,皆为名往。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分子,结果从相夫到教子处处一败涂地。"
我是一个饺著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外祖父曾任台湾高官,父亲是空军军官,母亲是台湾著名的大美人。出生不久,我就跟著母亲去美国定居接受教育。16岁那年,我不再乐意读书,觉得娱乐圈五彩缤纷,便回到台湾一脚踏了进去。21岁,便成为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随後又两次荣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别人追逐一辈子而不可得的东西,于我而言,手到擒来得顺理成章。在鲜花和掌声中,我也越来越喜欢这种被众人追捧的感觉。我告诉自己,来这世上走一遭,一定要尽情享受最荣耀最辉煌的一切。
那时年少轻狂,觉得能配上自己的男人,似乎只有名声赫赫的音乐教父罗大佑了。与罗大佑交往,纯粹是为了拉风,为了让人羡慕,却没有过任何长久发展、终生厮守的念头。那时的我,的确充满魅力,漂亮、成功……男人心目中完美爱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我几乎全部都有。罗大佑也不例外,在我与他的初恋女友之间,他最终选择了我。
我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任何一个男人都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我。然後,我与罗大佑风光无限地同入同出,尽情地享受被所有男人凝视、被所有女人嫉妒的快感。我与罗大佑的恋情不像是感情,更像一件璀璨夺目的首饰。
可是,一个女人,自然不能只有一件首饰吧?於是,影坛帅哥、商界精英、政坛要人……隔三岔五就随著他们一起接受众人瞩目。忘记了自己还有个男友叫罗大佑,不记得上次见他是什么时候,遗忘了他的生日是几月几号,甚至,会挽著别的男友在公众场合与他不期而遇,冲著一脸尴尬的他嫣然一笑,似乎,他只是一个一面之交的普通朋友。
可是,罗大佑是个传统的热血男子,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夫妻恩爱, 苦也甜、相看两不厌的思想。对于我的游戏人间,他无所适从。可他真的喜欢我,於是他提出要娶我。结婚对我而言似乎遥不可及,我没有把自己交给任何男人的计划可是,罗大佑真心实意想要娶我,他的确是想与我厮守,好好照顾我的。不知道是因为心软,还是觉得与罗大佑的联姻堪称更闪烁的.招牌,我答应了他的求婚。
我们的婚礼自然轰轰烈烈。罗大佑不是个张扬的人,可是我喜欢铺张奢华的感觉,於是,他给我订制了法国最新款的婚纱,连裙脚都缀满了璀璨的钻石,婚礼就像一个女王的加冕仪式,我还戴上了钻石王冠。我就是要让所有的男人失落,让所有的女人嫉妒。大家都说新娘应该矜持,可我的一言一行都嚣张,我肆无忌惮地笑,和熟识的来宾开著玩笑,举著一杯香槟风一样地穿来踱去show著自己的满身宝石。可怜的新郎一直在到处找我。婚礼还没开始,他已经大汗淋漓了。
最後总算礼毕,可在来宾散去以後,我俩在洞房花烛的甜蜜缠绵前,先开始了婚後的第一次"谈判":他希望我退出娱乐圈,安心在家早日为人母,然後相夫教子,做个新时代的传统女性;我嗤之以鼻,反问他一年挣的钱是不是比我多, 告诉他我一不会放弃事业,二不会那么早当妈妈。谈到最後僵住了,他很艰难地从嘴巴里挤出一句话:"你到底是不是个女人?"
我跳起来大骂他混蛋,摔碎了洞房里镇风水的镜子,在凌晨3 点穿著一身婚纱冲出门找了家陌生小酒吧开始放纵。第二天早上,当罗大佑找到醉醺醺的我时,他都快哭了,像哄孩子一样把我哄回家後,他再也不敢跟我有任何冲突。不过,只要出席什么大型典礼,我会很淑女地穿上礼服,贤淑地挽著他的手准点出现,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多么恩爱、多么默契--罗大佑是我老公,我有面子!典礼终了,兴之所至,我会转眼消失,穿著晚礼服出现在地下音乐吧,留他一人心急如焚地到处寻找。
有时,我会心软,于是在家乖乖做几天乖老婆。一开始,他异想天开以为我懂事了、转性了,眉开眼笑地在家陪我,可乖不了几天,我就会故伎重施地打回原型……
新婚夫妻,多半还能宽容相处,可随著婚姻的年轮跨过一轮又一轮, 耐心便慢慢失去。对于我的个性,罗大佑越来越反感,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训斥我。到第三年的时候,当他得知我要去加入天体协会的时候,终于怒不可遏地第一次动用了暴力。
夫妻之间,一旦暴力开了头,必然会愈演愈烈。每次战争过後,罗大佑都会很後悔的向我道歉,我也会自我检讨,两人共同维系短暂的安宁。终于,我们打累了,心也累了,最後决定离婚。对他而言,看不住老婆固然丢人, 可隔三岔五被老婆打更丢人。然而离婚给罗大佑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为了逃避世人的流言,他随後便离开了乐坛,做回了医生的本行。在离开乐坛前,他写了最後一首歌《是否》: "多少次的寂寞挣扎在心头,只为换回我将远去的脚步,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泪水,只是为了告诉我自己我不在乎……"
看著这个年过四旬的男人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一点痛,毕竟, 这是第一个爱我到愿意娶我,与我分担忧愁痛苦的男人。音乐是他的生命,可为了这段失败的婚姻他竟然不惜退出乐坛,可见他的心真的是被我伤透了。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他终于重新操起了吉他。不过,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呆在台湾乐坛,而是去了香港。
婚姻的失败没给我带来丝毫悔意,我的性格如故,依然迷醉于万人景仰,照样高高在上。只是,30岁那年,心态忽然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不再满足于那种飞车劲舞的日子,我忽然很想有个孩子--但是,我没法定配偶了,谁来帮我这个忙?
在香港,我认识了王靖雄。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他有四辆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哈雷机车,我偶尔发疯的时候,他会跨上另一辆哈雷,和我一起从街头呼啸而过。只是,他是个有妇之夫。那又如何?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魅力--没有哪个女人比我更优秀,我看上的就一定要得到。况且,能把男人从婚姻里挖出来才更见魅力。
於是,我旁若无人地开始了与王靖雄的交往。35岁以後,我想当妈妈的念头越来越固执,我等不及了。于是,我未婚先孕。1990年8月16日,我生下儿子王令尘,我给他取了个英文名叫OSCAR(奥斯卡)。从第一次抱他到怀里,我就为他计划出了未来的道路--我要他成为最好的童星,让所有人知道我张艾嘉所拥有的东西全部都是最好的,不管是婚姻还是後代。
第二天,王靖雄离婚後正式与我结婚,我的育婴计划越发清晰:我要从此开始培养儿子,让他成为"张艾嘉"这个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点金漆。
人人都说"三代出贵族",为了培养出儿子的贵族气质,多从最细微处开始,衣食住行时时处处刻意培养,他稍有不对就马上纠正。老公说我不像是在养儿子,像是在组装电脑,把所有最先进最顶级的软件全部塞进去,却不知硬盘本身能否容纳。
现在看来,儿子当初真的很可怜,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在地上摸爬滚打,因为那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从学会走路开始就得像个绅士,从小就开始穿礼服,学习吃西餐,要记得站在汽车前等待司机拉门,再高兴也不许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开心。为了能让儿子入读名校,我还效仿"孟母三迁",搬往嘉多利山居住……等到儿子4岁多的时候,小绅士的雏形已经显山露水了: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无可挑剔;不管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总能很漂亮地来上一段;和我一起去西餐厅,尽管还不能帮我拉椅子,却一定会等到我落座以後再坐下;在学校里整天都保持乾净与礼貌,是所有老师公认的"小天使";所有的同学都用仰视的目光看著他…… 虽然我看得出来儿子并不快乐,可我认定这个选择没错。
随後,我把儿子推到了大众面前:儿子5岁那年,我应邀前往泰国北部采访难民村,我带儿子随行,拍摄过程中,我把部分台词让儿子背熟,然後将他推到了摄影机前。电视台播放後,香港顿时轰动,所有人都惊为天才。在香港成功後,我随即带著儿子杀回台湾,带他参与了一个国际品牌的童装展示会,并让他上台走童装秀。各大媒体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儿子在一夜之间又红透台湾。
往後的日子里,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遗余力地打造著儿子,而他的表现也处
处可圈可点,很快成为了第一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