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我们中国便被人们赞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明程度产生了极大的自信。下面是关于良心的作文三篇,欢迎阅读!
每每谈起“良心”,带给我的不仅是简单的两个字的深思,更是对古今良知的对比。“良心”总与“道德”相关,产生一种共鸣,无疑是因为,古往今来如何占领心中的道德高地,怎样使我们的“良心草原”更加广阔,是恒久不变的话题。
谈到良心,不得不说起金庸塑造的一个个民族武林英雄。大侠郭靖长在蒙古,铁木真视他如亲子,但在南宋面临蒙古入侵之时,身为汉人的他,毅然拿起武器,死守襄阳,抵御蒙古,只因他内心清明,有着爱国的赤子之心,心存良知。他的身上有着金庸侠与义的完美融合。
可是,反观今日,这样的侠义得不到践行,甚至连“扶不扶老人”这种在以前几乎不用思考的问题都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此社会,我们还如何实现祖辈们的“大同”,如何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难道真的是道德的沦丧吗?
何谓良心,从字面上看。先有“良”再有“心”,我认为“良”便是一种向上向善的态度,有句话说:“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的良心。”不错,良心归根到底就是道德高度。
面对由“扶不扶”引出的这一讨论,不仅是对如今社会的诘问,也将是对社会公民的考验。“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唤醒隐藏在人们心底的良知似乎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的道德任务,对于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如清风吹散了我们积郁心中的灰尘,“扶老人”何尝不是一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扶,扶起的除了人心,还有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的良心与道德。
精神的成长,是人们长久不断的追求,如果,剥去层层阴霾,我们不难发现,仍有几朵小花坚韧的绽放在辽阔的“草原”上。除却那些道德顽疾,我们的身边仍有不少平民英雄用自己的良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行为如一场甘霖,滋润人心。
面对良心,我们应当问心无愧,尽管难免遭遇挫折苦难,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风雨再大,也要毅然前行。只要仍有一人在不断坚持,那么,我们的良知之花就不会凋谢,心的草原就不会枯败。只有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那朵小花才会变得更加坚韧。
道德源于生活,良心发扬道德。我们是一个以道德为底,名扬世界的文化大国,莫失莫忘,牢记初心,唤起内心的道德旋律,别让其他阻碍你前进的步伐,用良心筑起道德长城,推动精神成长,用心灵的雨露浇灌出最美的鲜花,绽放在最广阔的“草原”,散发出沁人的清香,我愿用我的努力,让她变得愈发美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