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您耕耘的犁头;三尺见方的讲台,是您奉献的战场。是您,用丰盈的知识、温软的语言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
您,我亲爱的冯老师,是我二年级的语文老师。
还记得印象深刻的那个课堂……
“同学们,写文章要用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如果一篇文章是虚假的,即使它披着再美丽的外衣,也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毫无灵性可言。”
文章?灵魂?灵性?
来不及咀嚼个中含义,我一下子懵了:文章也有灵魂?难道真的如古人所云“书中自有颜如玉”?
啊?!颜如玉!她不是古人吗?
鬼
呸呸呸!世上哪有鬼?
我被自己的联想弄得一惊一乍的,不停地吐着晦气。
您那温软的语言继续着。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章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有作者心底的真情流露。感人心者莫乎情。可以说,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您顿了顿,继续道:“今夜阳光明媚……”
您话语未完,快嘴的小明一语道破“今夜有阳光啊?”
哈哈哈!开心的笑声四起。同学们前仰后合,有的甚至捶胸顿足,为这荒唐的语句。
您没有笑,而是婉转道:“好笑吧!显然是虚假的编造。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真情的材料,只是缺少了发现和感悟而已。”
您告诉我们,选材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大人物,其实以小见大,写好小事情小人物那才是了不起的。因为唯有真实,才有魅力。
您告诉我们,直抒胸臆、画龙点睛,于结尾处深化情感,能给人最直接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