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七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
哪些字?(指名说说)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1)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鲜艳)
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
(3)思维拓展: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4)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
(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花生可好吃
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1)引读3、4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结果怎么样?(学生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2)朗读指导: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
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3)引导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
(电脑出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4)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5)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一、 音乐渲染导入
(以理查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师:同学们,20世纪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着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使者,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们风餐露宿,形如乞丐,却成了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一种人,他们用肩挑,用背驼,用手提,甚至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
这就是悲情的职业人——信客.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余秋雨先生的著名文章《信客》。
(课件展示篇名和作者。)
二、 整体感知——初识信客
师:(放慢节奏,停顿片刻,制造抢答的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依次展示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2、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3、年轻的信客开始时候不愿意做信客,为什么后来答应了?
4、年轻的信客坚守了一生吗?
三、 重点研读——走进信客
师:年轻的信客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他答应了。那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信客的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
②年轻的信客的身体不行了,老犯胃病和风湿病,得了职业病。
③职业很凶险,村里对他充满了怀疑;而在城里又被人诬陷,还被送进监狱过。
④经常会受到侮辱,有时还无端挨打。
(课件展示:工作劳苦、盛会困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
四、 重点研读——触摸信客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在文章里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格的句子,并将成果
与其他同学交流。
课件展示:年轻的信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他是一个非常诚信的人。
②他非常淳朴,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
③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师:同学们,在这样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中,年轻的信客坚守了几十年。我们和信客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们没有信客的坚韧与善良。
②我们缺少对别人的关心和对他人的付出。
③我们缺少信客那样对事业的执着精神。
④我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总结):作家余华说过:“人树立信念容易,可是要捍卫信念,九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痛苦。”我们和信客相比,信客能付出艰辛的劳动,信客能承受长期的痛苦,而我们则不能。信客能够为常人所不能为,忍常人所不能忍。
五、 深情感悟——回望信客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你是否朵了一份感动,一份敬仰。老师为同
学们准备了一张读书卡,情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就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分或者全文,写下你的感悟。
学生展示:
①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不是牵挂,是大爱无言。路是他的轨迹,是他的语言,信任是他的生命,奉献是他的义务。他以宽容面对抱怨,以悲悯面对凄凉。从乡村到城市,从淳朴牵挂到灯红酒绿,不变的是那条路,不变的是那颗充满“信”的心。他,是真正的心灵铸就师!
②面目凝重的妇人,从旧楼里启窗张望,张望那个熟悉的背影。信客如一朵云荷,苍云纤荷,雁坠西天,一江怅水,梦若夜寒。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被赋予了无数而唯一的规律。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另类谱写!
③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他的工作如此单纯;千万情节,千奔万寻,千里送情,他的工作却又如此厚重。在“信”的路上,他奉献美丽和阳光,收藏心酸和孤独。信客去了,千千万万信客却永远不倒!
④装满思念与牵挂的邮包,很沉,但仍然背负着。注定,没有人挂念的信客,旅途孤独。跋山涉水,只为将那一份份难以寄托的心情传送,有幽怨,有思念……这也许就是一个信客的生命。
(背景音乐《思乡曲》悠然响起,课件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
师: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万遍。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寞。他擎着悲苦,饮尽风霜,望穿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眼泪与痛斥,踏破了一季季的风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普通的人能以崇高的方式生存。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颗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