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水情作文800字(通用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山水情作文800字(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与水,山静水动;山是阳,水是阴;山站着,水躺着;山高傲,水谦逊;山向往天空,水依偎大地;山呼唤飞鸟,水容纳游鱼。山与水相互依靠,而我与山水总是紧密相连。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山水中国,总是以包含铁质的土壤和蕴含钙质的流水养育着一代代黄皮肤的中国人。我生长在这三山五岳支撑起的天地之间,血液里流动的是这山山水水赋予我的灵气和品性。而有“山城”之称的重庆,就是我的故乡。
山城的山水赋予我的,从不敢遗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吃”字,包含着无数的酸甜苦辣。这山山水水,折射出历史的沧桑,令我们不能忘记那长在土地里的根,饮在长江水里的魂。不曾忘,在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林立起来之前,古老淳朴的村落里热情好客的人们那真诚的笑脸;不曾忘,是谁端着洗衣盆到江边划起一道道的水痕,又哼起欢快的歌儿回到家中升起袅袅炊烟;不曾忘,我们童年时期爬树摘桔子,下河塘洗澡,钓青蛙和鱼,抓田螺等等美好而珍贵的记忆;更不曾忘,在这山山水水中,革命先烈怎样同敌人英勇斗争在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山水,给予我们太多。山水犹在,这份对它的呵护之心也会犹在。
山水之间,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那部雄浑的史诗——三峡移民。三峡浩大的移民工程,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故土难离,更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然而为了国家大计,民主大业,库区儿女挥泪家园,为三峡工程让路,我们怎能忘记?三峡人民坚强,带着这包含铁质的土壤,到了另一个地方开辟出新天地。山水在人的骨髓里,给予的是一种坚忍不拔,开拓进取,心存感恩的品性。三峡人民,给三峡精神又添上一辉煌的篇章。
生在南方的山水,我却不以为这南国的青山绿水给予了我所有的性格。轻盈灵动的江南固然美丽,朔风呼啸的大西北同样令我向往。喜欢在风沙弥漫里追寻那消失千载的驼铃声,喜欢从大山的巍峨中体悟生命的博大,肃穆与庄严。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清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让我学会不断完善自己。
山水情,千山万水总关情。这山山水水,写不完。
蜿蜒的公路盘旋于绵延的山间,匍匐而上。远望,低处布满田地,庄稼皆立于其中,水中映出了它们草黄色的影子。周围是略显暗紫色的树,没有一星半点的枯叶,有的只是一副骨架,纤长浓密的枝桠交错扭曲着,平添了一份孤寂与淡然。
忽然,几辆车闯入了这如画的。诗意中,却并未带来一丝的不和谐,这便是我们去南山的队伍。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入我的眼睛,暖意自上蔓延至全身。我倚着窗坐在车内,心儿却早已不受身体的禁锢飘向了窗外的世界。
冥想之际,眼前的景象不知在何时已变了。
一汪碧水袭入我眼帘,水波顺着风儿离去的背影荡漾。偶尔能遇到几处瀑布,从不高处泄下,翠绿中绽开了一簇簇纯净的白花,此尤物不似人间所有。是我的错觉吗?隔着一层车窗我竟听到了水流湍急、浪花飞溅声。这里虽无长江黄河的壮阔,也无桂林山水的秀丽,但它的简单朴实却又是那么惹人怜爱。
车依旧载着我穿梭于溪水山林,景物交替间。望着天空,我贪婪的沉浸于它温暖宽广的怀抱与无边的柔情,它似一盏美酒,散发出浓郁醇厚的气息,滴滴溅在心头,勾起我对乡间大自然的无限渴望。这里,没有成片的高楼大厦,没有刺耳的汽车鸣笛,没有污浊的空气、名利的纷争。这才是我最向往的。
此刻,我愿一直陶醉于其中,亦或化为一缕秋风飘散在这儿上空。
车还是停了,不舍却无奈,上了女生宿舍,已是气喘嘘嘘。
无意间瞟向远处,怔住了。在高处远眺,一切尽收眼底。那无疑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景象——茶园一层层叠上山腰,恍若绿色的海洋,向两边无限延伸,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明暗有别,耐人细观。正前方的远处卧着一条人字形的小路,在周围浓郁的绿的映衬下散发出白色的光芒。离小路不远处的树林中坐落着唯一的一栋小屋,被周围的一切包围着,透着神秘而又温馨的气息。在视野所及的最右边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暗紫色,正是与路上所遇到的那些相同的树。树丛下隐约有一条小溪流淌,因那儿正被一片稀薄的烟雾笼罩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眼前的那座山虽然绵延不断但却不高,以至于我能看到山顶上的景色。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颗矮小却挺拔的树。由于光照的原因,我只能看到它们黑色的背影。但仅是那影子,便已给了我不小的震撼。
夜幕降临,躺在床上,一闭眼便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难以忘却,铺遍山野的树林,清澈见底的溪流与这儿独有的清幽、惬意。
在鱼米之乡漳州,盛长着一种素雅清香的水仙花,每年春天,都是这种鲜花盛开的季节。每到春节,我的书房或客厅总要摆上一盆水仙花,清悠的花香,悠闲的花姿让我忆起许多往事,在品味一盆水仙满堂春,*肌玉骨送清香佳句的同时,对水仙的依恋,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那些天,我早晚守在她的旁边。白天看她,似乎有些平淡直率:黄昏看她,却过于渺茫迷离:清晨看她,就像有独斟独酌的意味;夜晚看她,未免过分幽静。她那翡翠般的碧叶抽生出洁白的花朵,亭亭玉立,不时散发阵阵清香,显得格外高雅,尤其是洁白无瑕的花瓣将黄*的花瓣裹在中间,其姿态是那样娇柔美丽,一阵阵微风吹来,一股诱人的香味,简直使我陶醉,那一簇簇枝叶在微风中颤颤抖动,翩翩起舞,我置身于此情此景,真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水仙叶似碧带,花洁如玉,冶情养性,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偏爱。欣赏着千奇百态的水仙花,我不禁想起朱熹的《赋水仙》诗:隆冬凋卉,红梅厉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淡然水仙装。也认为梅花太孤芳自赏,而水仙则蓬艾底下有春风香。
而我则感到素雅清香的水仙,更能表现高尚文雅的气质。不是么,水仙是朴素的,但又是那么的崇高!因为它奢求太少太少,只需一盆淡淡的清水足矣,而奉献得却太多太多,尽留清香满人间。不是么,那绿叶的葱郁,那花朵的妖媚,那清香的淡雅,那英姿的勃发,不都是水仙给人们留下不尽享受和无限温馨吗?其实,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无私奉献精神,一种不求索取的品格。凌波仙子贺春来,一盆玉蕊满堂春。也也许正是如此吧,水仙才那样从容那样轻轻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水仙作伴是短暂的,它悠然地倘徉于窗前、书房或客厅不过百来天,分别的一幕是让我赞叹不己的风景;十几朵小花虽在参差的日子破苞而开,他们相知相识,相依相伴,却在同日同时花谢而落,一如仙子腾云驾雾而去,在我的忘记中留下了隽永的清香和长久的风骨。长相识,永相恋,分别是暂时的,明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