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作文

时间:2021-08-31

【必备】桂花作文6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桂花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作文 篇1

  走过树林,曾常想,树木有时经过严冬却还要被剪去枝桠,甚至流出其中的汁液。

  那些懦弱的,熬不过冬天,只有那些怀着一颗坚强的,等待春天发芽的心的树,才能熬过冬天,才能在流血之后开出比剪枝前更好的花,结出更好的果。

  树既是这样,人也是如此。每当我在生活、学习中失意和遇到挫折时,便靠在院中的桂花树上,闭目静思,似乎又嗅见那一股浓郁的桂花香萦绕在鼻尖……

  那是一年盛夏,父母在朋友那里弄到了一棵桂花树,初见它时,那是一棵极细的树,仿佛狂风一啸,就能把它扳倒在地。我们心心念念地把桂花树栽进了院中的黑土地里,静待它无声的长大。

  家里人一直忙碌于工作,栽种桂花树其实不为其他什么,就只是想在它花开时一睹那芳容,一嗅那飘转百里的桂花香。

  可谁不料,栽上的第一年,初到花期,还是一树零零星星的小黄花,却被一场来得快走得急的大雨给收割走了。

  家人们还没得从繁忙中抽离去观赏,就看到了一树秃秃的叶子。虽有余香缭绕,一地残花,可有谁注意到呢?

  嘴上说不怪桂花树,心里却还不是滋味,桂花树若一直隐匿下去,就只得被家人彻底忽视,而那样的下场就只有被移除,否则占那么片地方,还得悉心养它。

  又是初秋,悄听着夜晚风声细语,“沙沙沙”,风送来了一树花香,那清新淡雅的蜜香涌入我的心腹,沁人心脾。

  桂花树开花了,并且还有一点细微的白色小花心,白里透黄的小瓣是那么清新,惹人怜爱!它终还是开花了,并且一簇挨着一簇,远好于之前的零星。

  桂花树没有放弃众人对它的期望,努力活过了家人的冷眼,绽放了最美的自己。

  即使它过了它的花期,可是那芳香却仍萦绕在我们心头,留下了它不被磨灭的坚持,坚毅的信念和精神!

  睁开双目,我顿时破晓黎明,人如树木一般,只有走过困苦、磨难,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才能如树般开出自己的花,结出自己的果,迎来自己的春天。

桂花作文 篇2

  奶奶最爱做的就是桂花糕。

  坐在窗边,抬头凝望着皎洁的月儿,不由得嗅到了桂花的香味,仿佛看到了奶奶一样,我不禁喜悦起来。

  我9岁那年奶奶就去世了,记得奶奶去世的那天,我正因奶奶的吩咐站在桂花树下打着桂花;桂花纷纷扬扬的飘落,落得满地一片粉色。当我听见妈妈哭喊时,我愣住了,感觉天旋地转,地上的花瓣像染了颜料,红得吓人;就这样,奶奶走了,但它的桂花却依然还在。

  还记得小时候,我随母亲回奶奶家,每逢遇到桂花成熟的时节,奶奶总会打些桂花下来,晾在院子里。等晒上三四天,奶奶就会把他们收起来一部分,另一部分做桂花糕;做桂花糕时,奶奶总是让我坐在一旁看着。她先是将晒好的桂花泡在温水中,然后用这和面,将桂花全部融在面中,等到面开了,就用塑形盒子做出一个又一个新奇怪状的桂花糕样品,最后一步便是蒸糕。每一次蒸好,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取出几个来,边听奶奶讲以前的故事,边品尝这美味可口的桂花糕;每次回奶奶家,我总会请奶奶给我做这独一无二的桂花糕。

  渐渐地,我长高了,长大了,也该上学了,从此我不再经常去奶奶家,去时也不一定赶在桂花成熟的时节,于是我很少再见桂花糕,在品尝到桂花糕,再见到奶奶……

  那一次,奶奶在做桂花糕时,不小心将手划破,她摇着头叹息说:“唉,老了,不中用了,连这么简单的活都做不好了……”那时我才注意到,奶奶的手上起了茧而且皱了起来,脸上也已经爬满了皱纹,还“点缀”着些白斑,鬓角也已冒出了白色纤发。奶奶真的老了。奶奶在世时,还是会经常给我们寄桂花糕,她总是说“孙女爱吃桂花糕,尤其是我做的,我要在有力气时为她多做一些!”

  九年的时间,伴随着您的桂花糕之香走过的我,终究还是要跟您说再见了。有了再见,便品尝不到您完美的桂花糕了。物是人非,转眼又是九年,又回到奶奶的家乡,仰头望着桂花树,看着桂花随风飞扬,我好像又看到了您,还是那个场景,却已是曲终人散。岁月的流失,冲走了所有,却冲不掉桂花糕在我脑海中存下的味道,有香,有甜,有幸福。淡淡的花香,依然充溢着我整个童年的记忆,美好又温馨!

  依然是这盘明月,月光洒落在院子里,呈现出一片柔和之美!我又想到了您,想到了桂花糕……

桂花作文 篇3

  秋风轻扫,院子里桂花凋落,一颗颗娇黄弱小的花粒殒身大地。我停下脚步,不知如何越过这些香消玉殒的残微身躯。落花,一种美丽逝去,让人心生怜意。桂树于秋风中成为棵棵花冢,站在一旁,静默悯悼,感怀大自然寂寥婉约的哀凄。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季节更迭的影响。秋天了,叶黄、花落、枝枯、树秃,令人伤感,于是我们便深深地悲秋。悲秋——出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现代汉语释为:“教人悲伤啊秋天的气氛,大地萧瑟啊草木衰黄凋零。凄凉啊好像要出远门,登山临水送别伤情。”诗人宋玉于初秋时节“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志”,此师即屈原。

  中国文化的悲秋章节仿似就此墨浓,而后悲秋的色彩浸染着各个朝代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已然凝固于传统文学血脉之中。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郑振铎《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但凡秋至,总是勾起人的愁绪,或悲愁、哀愁、忧愁、闲愁,或乡愁、旅愁、离愁、病愁,千种万种愁,真可谓: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古人感应天时竟把“愁”字造成“心上立秋”,于是秋成为了中国愁文化的集中营。这个季节,满纸写的多是悲风苦雨,让善良的人儿泪眼盈盈。

  其实,秋不应是悲愁的。我无意唱反调,对“悲秋文化”亦无些微贬损之意。试作如下辨析,任君取舍吧。

  秋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应该是喜悦的,对吧!还记得小学时的一篇课文《秋天的田野》:“……那是一片稻谷的海洋,一个金色的世界。连绵的稻田仿佛是一床床连在一起的金黄色地毯。……农民伯伯挥舞着镰刀,‘刷刷刷’地割下了丰收的喜悦,露出了甜蜜的笑脸。”多年过去,这篇课文描绘的场景一直不曾忘记,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让我保持着对秋天深深的好感,以至期盼着笔耕的秋天自己也能手执笔镰,“刷刷刷”地割下成熟的文字,装满一排排空白的纸页。

  秋是团圆的季节。中国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到唐代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官方规定。面对圆月,人们自然而然生出一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每每明月当空,文人墨客便争相竞笔,大量诗词涌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在其数浩繁的诗词中,我们不难品出团圆味儿来,如吃五味月饼,尝出了思念的咸、团聚的甜、久别的鲜、浓情的香、脱缚的酥。

  秋是美丽的季节。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诗句,每读令人身心俱畅,拜叹诗人惊天才华,也深深为秋光之美而情动。再赏香山红叶、九寨清水、平湖秋月、大漠流金……桂花 、菊花、扶桑花、芙蓉花、串串红、美人蕉、秋海棠……万里河山于此季真真是江山如画、风物闲美;再尝大闸蟹、秋刀鱼、鲑鱼子、松茸菌……秋季的美食让人尽享舌尖上的.尊贵与显赫,领略居于食物链顶端的荣耀。

  秋是幸福的季节。人生的幸福有很多种,化繁为简单说结婚吧。秋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要多过其它季节(据网上的一份调查,57%的中国人选择秋季结婚)。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是秋闲;二是秋富。国人对“人生大事”向来慎重,而婚姻事关“终身幸福”,此等大事必得有时间和金钱的充分准备,这样一来秋季当是不贰之选。也不否认春夏冬结婚之人同样会获得幸福,只是从群体和数量上秋季结婚者更多,如此,秋季嫁娶对社会幸福指数的调节作用也就更大。

  一个收获的、团圆的、美丽的、幸福的季节——秋季,当不应是悲愁的哩。如是思量,再一瞧,秋风轻扫,桂花滴落,一颗颗娇黄弱小的花粒投身大地。我俯下腰身,以手轻拢,拂拾于怀,打算带回屋去,仔细着酿出一壶香醇的桂花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