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观后感范本【1】
四年前暑期的一天,朋友相约到万亩黑松林避暑。车子从县城出发,一路风驰电掣,一个多小时就来到景区门口,趁购票之际,一行人下车小憩,但见道路左侧一泓碧水,映衬着蓝天白云,让人顿生清爽惬意之感;远观则见线条优美的圆弧形拱坝,与幽蓝澄澈的水面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水墨画,我一时陷入痴痴的惊羡中。身旁的朋友碰碰我的胳膊肘,善解人意地轻声说道:“这就是淌水崖水库,我们先去游览黑松林,返回时,让你看个够。”漫步黑松林,耳边松涛阵阵,脚下溪流淙淙,夏日的炎热在这里变成了透心的凉爽,时不时有微风拂来,飒飒有声,像无数跳动的音符在身边荡漾。那天在景区内野餐后,正欲伴着烂漫的山花和婉转的鸟啼去观赏“黄泥岗”,朋友接到一个电话,公司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我们不得不中止旅行,乘车返回。在路过淌水崖水库时,朋友减慢车速,让我从车窗中一睹水库大坝全景,那短短的注视,也算是惊鸿一瞥,从此常驻我心里,成为我时时思念的一个心结。
去年九月,为配合县委组织开展的学习和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教育活动,学校组织部分干部和骨干教师赴九山镇开展专题教育考察,在参观了新落成的九山镇诺诚希望小学,听取了相关汇报后,考察组向淌水崖水库进发。时值瓜果飘香的初秋,车子行进的道路两侧,漫山遍野的青翠与丰裕,果实累累的苹果、山楂、板栗,让人目不暇接。抵达淌水崖水库,镇里安排的解说员已在大坝北侧等候,年轻美丽普通话极好的女解说员向我们简要介绍了水库的概况,我这才知晓淌水崖水库是我县唯一一处砌石连拱坝蓄水工程,其连拱坝由10孔内径不变、外径斜卧式半圆拱组成,全部是用石料精砌,最大高度39、34米,总长204米,是亚洲第一浆砌石十连拱大坝,享有国际声誉。难怪两年前我第一次与它相遇,就再也念念不忘。徜徉在大坝上,南面是小崮山,北面乃虎食崖,高峡出平湖,景象万千;俯视那一个个拱坝内壁,近乎完美的施工设计,没有瑕疵的强劲结构,不禁为这一匠心独具的伟大工程连声叫好,为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建设艺术叹服。其时,大坝北侧的淌水崖水库纪念馆正在建设当中,还没有对外开放,为让我们切实体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九山镇党委负责人破例让我们入内参观,那一幅幅图片,那一张张照片,形象地描绘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山公社干部群众在一无资金、二无机械、三缺技术的艰苦条件下,满怀豪情,集全公社之力,历时六年半建成淌水崖水库的光辉历程,我们这些三尺讲台上的耕耘者内心都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挥手告别淌水崖水库时,我默默念叨:等纪念馆建成正式开放后,我还会再来。想不到,仅仅过了半年,我的这一愿望就实现了。
20xx年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临朐县作家协会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采风活动就定在了九山镇,与淌水崖水库的第三次会面就这样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那天是正月十一,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初春的阳光和暖地照在身上,不由不让人心情格外舒畅。车子在路上平稳奔驰,车内热情似火,来自各行各业的作家朋友们热切交流着新年的见闻和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畅想。采风团沿路参观了大花龙潭社区和白沙社区,整齐有序的村居,平坦干净的街道,碧瓦白墙的房屋,韵味浓厚的文化墙,处处彰显着浓浓的文化和诗意;街头巷尾偶遇的老乡都衣着光鲜,满面喜色,社区文化广场上游玩的老人和孩子悠然自得,幸福就写在脸颊上,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大花龙潭社区中心大街上保护完好的三棵明代古槐,树形阔大,虬枝飞展,不仅见证了社区六百年的历史沧桑,更见证了今天九山人民在“淌水崖水库精神”感召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在喜悦欢乐的气氛中,采风团的中巴车沿着蜿蜒山道,驶向淌水崖水库。刚刚拐过最后一个弯道,四层楼的“淌水崖水库精神纪念馆”就来到眼前,墙壁上“一段辉煌的历史,一段难忘的记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种永恒的精神”的醒目大红标语,刹那间就激发起我们进一步探究、感悟“淌水崖水库精神”的热切期望。
踏在坚实、平坦的水库大坝上,采风团成员神色变得肃穆,轻轻地一步步丈量着200多米的坝面,眼睛紧紧地盯着一个个半圆形拱坝,生怕漏掉每一个精彩的细节。移步来到大坝东侧的观光步道,仰望拱坝,从下往上,砌石紧致相连,缝隙难见斧凿之痕,拱坝逐层收缩,拱顶如圆润的抛物线,这哪是水库大坝,简直就是精美的艺术品。外景参观完毕,采风团成员迫不及待地来到纪念馆,要解开盘绕心中许久的淌水崖水库建设的诸多谜底。跟随讲解员,从序曲开始,我们了解到建设水库的一系列感人事迹:水库修建时公社仅有1万元经费,xx0万元的建设费用是干部群众自觉自愿丝毫不要回报地从牙缝中挤出的;6万多方精石料都是干部群众用自己的双手一块块开采、凿琢、运输来的;6000多民工施工六年半,无怨无悔;六年里,群众贡献木材近万方,一分钱都不要;施工中唯一一位牺牲者宋光起的丧事刚刚办完,其父又将另一个儿子送上了建设工地;30多个十八九岁的女青年放下了绣花针,拿起钢钎、铁锤做了石匠。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讲解员介绍,像淌水崖水库这样的石坝工程,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极高,当年使用的沙子都必须清洗干净,混合浆配料则一律用称称重,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指挥部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检查和监督,这样的无私奉献和高标准严要求才成就了这座“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建成40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的地方。让采风团成员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些,党员干部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高风亮节更让人动容。“事再难,难不住干部就难不住群众;天再冷,冻不住干部就冻不住群众”,话不深奥,却是党员干部亲身实践的最好写照,听来振聋发聩,数次泪湿眼眶。
走出纪念馆,在门口合影,极目远眺,山上的落叶树种还没有萌发新枝,但春阳正暖,和暖的春风开始荡漾,满树翠绿已为时不远。我们坚信,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东汉荀悦《申鉴俗嫌》)的古训定然会重新焕发光彩,以“敢干”“实干”“真干”“巧干”和党员干部“冲在前”“带头干”为主要内涵的“淌水崖水库精神”一定会涌现勃勃生机,引领临朐人民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