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花园中学听团队成员范德君老师的一堂教学研究课:《桥之美》,范德君老师的研究课桥之美观后感。
这篇文章是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美学小品文。画画而称之为家,就不是仅仅会涂鸦几笔,把东西画得比较像而已了,实际上能够成为“家”的,按叶圣陶先生的说法就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了。艺术是要品位的,艺术是要有深刻体认的,艺术是要深厚的文化学养的。吴先生正是这样的“艺术家”:不仅能够“画得好”,有艺术的直觉,更能“说得好”有艺术的自觉,所以才能写出《桥之美》这样精美的文章。
常想,要是人人都有一点艺术的“修为”,这世界该有多么美好啊!那么,清风明月就不会无人管了,那么春绿秋红就不会独自愁了:看山山欲语,赏水水横波;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啊!或许只有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的人要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我们才能明白李白为什么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了,才能品味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生况味。
可惜,我们很多人不能成为这样有品位的艺术家。就让我们来读读艺术家那有无限艺术趣味的美文吧: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熏陶与提高呢?
还是来说说课吧!这几年德君老师孜孜不倦,听课、读书、自研、实践、反思,乾乾前行,终有所成。这篇课文是很多老师都怵的,事先德君说要把教案给我看看,但我琐务缠身,加之将11月10号的课有提前到昨天(11月7号)来上,更没有尽到“师傅”的指点之责了。这节课是德君自己独自探索的,充分显示了德君老师独立探索的成果。这篇文章难教就难教在学生对文中所阐释的美学原则以及艺术家独特的诗化的语言都有隔膜,很多老师自己也有隔膜,很少有老师把这一课上到位的。德君老师很“核心”地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话题“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上的作用”,带领学生紧扣关键词“环境”与“形式”,梳理出课文的脉络来,一下子就让学生拎清了文章的思路,并且还能上升到“类”的知识:通过关键句与关键词来理解文章,观后感《范德君老师的研究课桥之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