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一】
有多少人像她们一样
同是知己,却为爱同一个男生相爱相杀
杜拉斯曾经说过除非你非常爱这个男人
否则男人都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说
男人忘不掉的是新欢
女人舍不弃的是旧爱
安生和七月十三岁就认识了
关系好到可以摸对方的胸部看发育了没有
七月高中时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带给安生看
不羁诱人的安生让家明恍惚了
三角结构开始崩塌
如果我是七月
我尽量不让男友见到闺蜜
不让他们有互留微信和电话的机会
如果我是安生
我会自觉地不提出见闺蜜男友的要求
见了也不会留他任何联系方式
这不就天下太平了吗
其实
周冬雨和安生有很多相似性
我们看外表时
常常以为她只能是安静的七月
而现实的她则是充满个性
甚至是带刺的山楂树的果实
苦涩酸甜
她不是傻白甜
更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将她古灵精怪的一面演绎的淋漓尽致的一面
做演员
磨平了刺就是削掉了精气神
因为某种程度上安生是她内心的一面镜子
是她真正打破静秋的一次尝试
确实这样
安生这个角色给观众感觉是灵动多面的
没有不爱的道理
也有人说
故事是很俗套的青春片
但绝对催人泪下
总会有感动到你的地方
在预料之中也会有惊喜
有句话也想送给大家
别以为自己够坚强,只是那个人还没出现
扰乱你的一池春水,让你猝不及防
三个的故事
呈献给我们残忍的一个世界
两个女孩互相依赖,成为彼此,却又失去彼此
而那个男孩,成了故事的背景。
所以在文章的的最后
问一下大家
如果你能够选择一种生活
七月还是安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二】
这乍一看是个交换人生的故事,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
影片结尾处闪回的时候,大家发现,网络小说中的故事是扭曲过的,小时候砸安全警报的不是小太妹安生,而是内心躁动奔放的乖乖女七月。
《七月和安生》这部小说我并没有读过,但是老婆看完电影后告诉我,这个导演不错,原著没有这么好看,导演和编剧升华了这个故事。
这种故事并不新鲜,不过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但不同的观众会读出不同的体验,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七月和安生》来说,宫斗党看见闺蜜为了一个男人相爱相杀,百合党看到了男人算什么,妹子之间才是真爱,对于在下这样的精神分裂者看来,这部电影就是个精神分裂者的双重人格表演。
七月的代入感很强,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人前很乖,学习不错,听老师家长的话,对左青龙右白虎杀马特洗剪吹敬而远之,从来都是邻居家教孩子的榜样,其实内心却一直躁动不安,根本不想乖乖听大人的话,也想像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一样满天飞,也想胡作非为到处捣乱,那才是属于青春属于自由的世界啊。
然而,却还得一直假装成乖乖仔,委屈着自己不断服从周围的眼光,服从父母的安排。就像片尾怀孕的七月和安生躺在一张床上说的话:“你根本不会装,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我这样,人都看不出我在装。”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和那个夹缝中的男孩子家明毫无关系,他只是七月和安生维系真爱的一根道具,如果从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的角度来看,为啥七月爱安生,安生爱七月,因为七月就是安生,安生就是七月,一个人最爱的当然就是自己啦。
七月和安生,不过就是人生选择的问题,有句话俗话叫做:“宁可做了后悔,也不能后悔没做。”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后悔的,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都会回想:“我当时要是下决心走那条路该多好!”七月和安生27岁之前的故事,大抵如此。
七月一直装作乖乖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谈一个优秀靠谱的男朋友,按部就班不急不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在小城镇和爹妈住在一起,无风无浪无波澜渡过一生,其实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白领女性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而安生却一直不安生,世界那么大,她要去看看,青春期的我们都有那样的心思,能从烟圈里看出哲学,能从烫发中看出诗意,能从纹身里看出才情,能从躁动的音乐中听出宇宙大爆炸的声音,我们以为那是天赋,其实只是无处发泄的冲动与荷尔蒙,只是无处安放的青春。
其实这两种人完全可以是一个人,表面上文静安生,内心如七月蝉鸣,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这样吧,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就过一种人生吧,居家小女人也会憧憬世界有多大,太妹浪荡女也会倦鸟思归还。
安生是羡慕七月的,她也想着能够腹有诗书,她也想着能够安安静静地活着,有人疼有人爱,她也想着可以坐下来把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都写成小说,最后七月消失了,她成了七月。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甚至不是一个百合故事,而是一个人自恋自怜自卑自爱的故事。
最终不是七月过成了安生,也不是安生过成了七月,而是忽然间躁动不安的七月死了,只剩下浪子回头的安生。
或者说——27岁的时候,一个人的前半生死了,开始了她的后半生。
电影七月与安生观后感【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