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纽带高中优秀作文3篇「分享」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说纽带高中优秀作文【分享】,欢迎阅读。
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要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态度,强壮的健康体魄,对于教育者来说,必须要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余年,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成长。
一、公平的师爱万万不可缺少
作为教师,当然最喜欢“听话的学生”,对那些思想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当作掌上明珠。当然,爱这些学生是应该的。然而,对学生的爱如果存在偏见,班主任只对学优生亲近,而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很冷淡,这实际上没有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对象,会使中等生和学困生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特别是那些不思进取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如果在家里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给予的温暖,就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可能。这样,班主任就更难管好自己所带的班级。
20xx年秋季,我担任六(3)班的班主任。当时有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涣散,站队集合经常拖拖拉拉,还时不时打架斗殴。班干部对这几个学生的行为很恼火,认为他们给集体抹黑,多次要求我从重处罚他们。我对这几个学生也很冷淡,只求他们在班上不出大乱子就行了,至于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和困难,我很少过问。这样一来,这几名学困生由对班干部感情疏远,慢慢与班主任也疏远了。
一天,我在办公室门缝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李老师,你不要把人看扁了,几个学优生是你的宝贝,难道我们就是你的累赘吗?――一群使你讨厌的差等生。”看完纸条,我震惊了。我思量着:难道只有学优生是我的学生,而中等生和学困生就不是我的学生吗?如果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不管不问,那么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还要教育干什么?当时我心中的悔恨和羞愧此时真的难以言表。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决心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不再给他们增添新的痛苦。于是,我召开班干部会,引导他们重新认识学困生,并号召全班成绩好的学生主动与中等生和学困生结成“学习好伙伴”。我也主动亲近中等生和学困生,找他们谈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点亮他们上进的希望之光。在学习上,他们基础知识较差,我就和科任教师商量着对他们把起点放低一点,平时辅导勤一点,有时还开一会儿“小灶”。对于同一件事情,班上不管是谁做得好,我都表扬;不管是谁做错了,我都同样进行批评教育。在我的努力下,几个学困生渐渐地也知道努力,也知道上进了,他们的脸上又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件事使我深深认识到,公平的师爱万万不可缺少。
二、严和爱是一对“孪生”兄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定会严格要求。不过,教师对学生的严一定要得法,应该让学生在感受到严厉批评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人情味的关怀。学生做错了事,教师批评是应该的,但教师的批评要合理,学生才容易接受。
我班有个叫李××的同学,对班级活动特别关心。去年,学校要举办“六一儿童节才艺展”,我派李××和另一个同学组织。一天早晨,我去上早自习,还未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教室里吵翻了天。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教室一看,黄××同学在放开喉咙大哭,几个男同学在拍手讥笑,李××同学和几个女同学还在高声指责:“唱得不好还逞什么能?”我一问,原来是李××认为黄××领唱得不好,组织同学指责她,让她不要领唱了。当时,我气坏了,真想当众狠狠地批评李××一顿。但我知道,那样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还可能适得其反。
课后,我把李××叫到办公室,首先肯定了她的组织积极性。我告诉她我非常非常喜欢她,喜欢她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但同时,我又指出了她的错误,并进行严厉的批评。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影响到了班级纪律,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事后,她主动向黄××道了歉,并找带音乐课的陈老师指点了黄××,使黄××发挥了自己的最高水平,本班也获得了学校歌咏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从这件事上,我再次深深认识到,严和爱简直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
三、师爱是一把“钥匙”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师爱是一把拥有无穷力量的钥匙。有一份爱的耕耘,就会有一份爱的收获。我班有一位号称“野马”的卜××同学,六岁时父母离异,性格孤僻,喜欢做“坏事”。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我去看了他几次,并给他补上了落下的功课。那天,我去看他时,正好碰上了医生,医生对他说:“你一定是很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吧?”他低下了头,流泪了。没想到,出院后,他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大有好转,如今已与“坏事”无缘了。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他的设计和施工都倾注着教师对受教育者无私的大爱。没有爱,设计再好的蓝图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老师们,爱我们的学生吧!那是我们人生的理想!那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如今可谓人所共知,但人类掌握这个道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国家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他认为人类的网络已经开始编织,其渠道便是语言。远古先民通过交谈、信息和物品的交换,实现了群体间最古老的交往与互相影响,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称其为“第一个世界性的网络”。人类从走出非洲开始,尽管在征服新的土地的过程中丧失了对古老起源的记忆,但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一定区域内的密切往来,让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意识到了合作中竞争乃至冲突对自身带来的影响。
数千年以来,文明间的融合让各自“一荣俱荣”。“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罗马帝国将地中海包揽为“内湖”的时候,欧洲文明开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时也孕育出内在的多元性。当大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中原,在中亚、西亚乃至更开阔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即使如东晋十六国、蒙元时期,客观上也起到了通联诸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说,郑和的大名船队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将中华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纽带接住和平的商贸活动愈发紧密。
然而,思考历史,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往,更在于反思当下与想象未来。不言而喻,人类文明的确在不断进步,其依赖的便是这张不断扩充而又不断更新的大网,它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连接起来。但在有的时候,只有历经教训,人们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纽带关系,也会造成历史的创伤。正如在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第一片土地时,他没意识到眼前陌生的土著与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经历血与火的杀戮后,人们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联手合作的收益胜过零和式火并。
纽带关联的双方,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更稳固,这符合当代经济学的逻辑。但并不是所有的关联都要服膺于资本,更具人道情怀的关联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论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饥荒罹难,还是在印度洋海啸、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戕害里救援伤者,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在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于国内的经济落后地区,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展开定点支援与精准扶贫。这样的纽带关系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强者帮助暂时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逻辑,折射的是纽带关联中人性的光辉。
进而言之,历史的进程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论西方学者爱讲的“世界是平的”还是“历史终结论”能否继续维系,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趋势与合作一体化的浪潮不可逆转。而关联紧密后,风险的传播也会更快、影响更大,这就需要人们在合作共享的同时,共同担起责任和义务,协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风险,尽力维系和睦的纽带关系,这才是纽带关联造福人类的关键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