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400字(三篇)

时间:2021-08-31

  第一篇:

  今晚,我观看了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大家,感动中华儿女。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领科学家团研究科学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弃在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带领乡亲们启程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赵久富;为灾区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记清;为了自己儿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爱陶艳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艳波。

  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一起学习。因为有一次发高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了听力能力。这给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很多的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她给儿子去学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就这样,陶艳波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母子一起学习。经过不断学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应该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篇: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与家人一同观看了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朱敏才 、孙丽娜夫妇;还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老爷爷;有与儿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这些故事湿润了我的眼眶,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10年前,他们放弃了在北京的安逸生活,选择来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完成的梦,1965年朱敏才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意愿便是能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可国家的分配却让他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原本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丈夫的工作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所以,各自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把美丽鲜艳的礼服西装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李来到偏远的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艰苦的条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厕所仅有一墙之隔,夏天时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两层口罩才能入睡。高原紫外线强烈,是孙丽娜右眼全部失明,而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风湿病等病症,他却为了省下钱帮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自己扛着身体的疾病,继续支教,而那条破烂不堪,窟窿满布的秋裤上全是缝补留下的针线,即使这样,他依然舍不得扔。

  当他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时,人们都为之感动,感动的不只是那优秀的品质,还有那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