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无私奉献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喜欢芳香四溢的茉莉,有人喜欢高大挺拔的白杨,而我却喜欢默默无闻、毫不起眼的小草,它虽没有茉莉芬芳,也不似白杨挺拔,但我依然欣赏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也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努力地生长,一心要探出头来,用它那尖嫩的小芽,向世人报告春的喜讯。
夏天,烈日炎炎,树叶热的打了卷儿,花儿也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与活力,而小草依然葱茏,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生机盎然。暴风雨来临、洪水肆虐,所到之处,庄稼树木一片狼藉,而小草却依然寸步不移地“坚守着阵地”,一个劲儿地生长。
秋天,希望的田野上一片金黄,小草也穿上了金色的夹袄。玉米,稻谷等农作物都被农民欢天喜地地接回了家,小草却只能独自在瑟瑟秋风中枯萎。
再值隆冬时节,正所谓“北风卷地白草折”,可又有谁人不知白雪覆盖下的小草只是在那里养精蓄锐,孕育新的生命,期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呢?
我想:人的生命不就像小草一样吗?人的一生中或许会遇到许多坎坷,但只要我们具有小草一样的精神,绝望之云终会驱散,希望之花将会常开。
我赞美小草,更赞美瘫痪的霍金,高位截肢的张海迪,两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自幼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以及那些具有小草顽强生命力的人!
世界上的植物有许许多多,比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十里飘香的桂花,不怕寒冷的梅花......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水中仙女——美丽且无私奉献的荷花。
荷花有一个“肥宝宝”,那就是根。它的根是一个胖莲藕,炒熟后咬一口,香脆可口,还有许许多多的丝。它有一些粗的茎,上面有许多扎人的小刺。
荷花的叶子和一般的花的叶子不太一样,一般的叶子都是椭圆形的,小小的荷花的叶子是圆圆的、大大的,那是张开的荷叶,还有一些叶子是没有张开的,那些叶子扁扁的,呈扇形。有时会飞来一些蜻蜓,立在张开的荷叶上,这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另外,下雨时,它可以为动物、人们避雨。荷叶还是青蛙唱歌、跳舞的舞台。
荷花的花苞就更美了,开放时像一个小姑娘的裙子;含苞待放时,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没有开放时,像一个小婴儿等着夏妈妈的呼唤呢。花开放时,里面有一个小莲蓬,还可以吃。荷花的根和莲蓬可以吃,叶子能避雨,它全身都是宝。
荷花把它的一切都奉献给我们,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
我向来有这样的想法:报社编辑同我们教师一样,也是蜡烛、人梯、园丁,也是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是辛勤耕耘、不求回报、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马鞍镇新围片工作。当时的我养成了一个读报写稿的好习惯。除了向专业性报刊投稿外,还向本市、本县的报社投稿。《绍兴县报》是我的首选。这是因为她是我们绍兴人自己的报纸,对家乡报纸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另外,说实在的,县报是一家县级报纸,投稿的“命中率”较高。所以,我隔三差五地把稿件投寄到县报社,其中有不少变成了铅字。
我喜欢拿发表的文章同原稿作比较,总能发现这样的规律:编辑或多或少要修改。有时改题目,有时改正文,有时正文和标题一同改。改标题的,见报文章的标题更精彩,往往使人眼睛一亮;改正文的,小则改动字词句子,增删段落,大则做“脱胎换骨的大手术”,从头至尾,全面改动。记得1997年暑假,我回到老家王坛镇塘里村,同村的人知道我在业余时间经常给县报投稿,就向我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希望当事人的大名能在报纸上“亮亮相”。我当即拜访其中一个当事人,向他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当晚就写成了一篇600字左右的小文,第二天投寄到报社。没几天,文章就上报了。我一看,大吃一惊。不但标题作了修改,变成“久病成良医,采药治老人”,而且正文作了全方位的改动,几乎是重新写了一遍。再看版面上方的具名,是阮晓鹰老师。看着写有自己“大名”的文章,我内心涌起一股对编辑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对她的生花妙笔也敬佩之至。
笔者虽然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但也做过7年语文教师,对修改学生作文的劳心费神深有体会。由于我当时新闻写作知识十分匮乏,写作水平也有限,写作技巧也缺乏,写出来的文章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有时自己感觉也不满意。这就意味着编辑老师修改我的稿件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想借助征文这次机会,借助栏目这个平台,向辛勤工作的编辑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同志,不是教师的老师,县报才能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报纸,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在我们小区有一个卖早点的老奶奶。她的头发已经露出几根银丝,脸上也布满了皱纹,长的也不是很漂亮,但他总是微笑,让人感到温暖,慈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又去奶奶那买早点。买完后,因为豆浆还没来,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着。这个时候,一个人走了过来。呀!他是个残疾人,手无力的垂着,头发散乱。他手上还套着一个袋子,到一家一家小摊去收废瓶子。好多店不是不理他,赶着他走,就是叹了口气塞给他几块钱,让他走了,或是怜悯的看着他。我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心想:真可怜。当他走道那个奶奶的摊子时,奶奶见了他又慈祥地笑了起来,对他说:“你又来啦,今天废瓶子多,就全给你吧。”他也笑了起来,很灿烂,很开心的样子,说:“谢谢呵。”老奶奶说着递给他几个不用的瓶子,又问:“你妈妈身体怎么样了?好多了吧?最近又长高了呢!”就像对一个老朋友一样。他说:“是呵。”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唠了起来,就如同一对多年不见的好友,时不时还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奶奶说:“快去收瓶子吧,不然就给别人收去了。”然后挥挥手,眼角又眯了起来,她又笑着和他再见。他也说:“奶奶,再见。”那个残疾的孩子走时脸上漾着愉快的表情。
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震撼了!奶奶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施舍他,而是尊重他,理解他。那个残疾的孩子,没有上街乞讨,而是出去捡垃圾,去捡别人不要的瓶子,是自力更生的表现,他不希望被别人同
情,求别人的施舍。可是一些人却施舍他,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他的自尊心一定受到了打击,因为我看到他眼中不时会透出气愤,常常甩脸而去。只有那个奶奶,她理解他,她从不瞧不起他,她把他当正常人看待,给予他温暖、快乐、尊严。他也只有看到奶奶时才会绽开发自内心的笑。
后来我常看见奶奶和那个残疾人一起笑,他对我微笑。我的心中总是很快乐,被子爱占据着。老奶奶的笑,也是奉献,是奉献着别样的爱,别样的温暖,别样的快乐,她的笑也是别样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