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七月与安生》撼动了无数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心,并不新颖的剧情却成就了两位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当然更多人说是周冬雨、马思纯成就了《七月与安生》。从小交好的七月与安生,是彼此最亲密的人,笔者只看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安生爱的是七月。很快剧情演化到两个人喜欢同一个家明,家明也是摇摆不定,可能因为两人颜值相当吧,如果一方特别丑,那也不会有接下来的相爱相杀。但此文并不是剧情剖析,而是笔者的观后感,愿与更多的人分享。
从上小学开始,班上就开始分出“好学生”与“差学生”的阵营,好学生自然是听老师话,担任班干部,替老师传递消息,差学生则是整天恶作剧,不喜欢上课写作业的孩子们。基本上“好学生”和“差学生”是相互嫌弃,相看生厌的,像七月与安生这各自阵营的代表能走到一起也是有说不清的噱头。其实这种差别在七月与安生之间也没有完全消除,七月去北京找家明和安生那一场香艳的撕X大战,七月说从小只有她愿意跟安生玩,愿意领她回家,安生的一切都是她给的,可见七月心里他俩并不是平等的,她是在可怜安生吗?这个答案见仁见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因为同一个男人,两个人似乎走到了决裂的边缘,但是七月未婚有孕还是找到安生托付所有,去追寻“自由”。这个时候,她们两个的生活发生了反转,七月自由了,彻彻底底的自由了,安生就像她的名字那样安定生活了。从小到大,她们的生活都截然不同,七月家庭温馨、安生可怜缺爱;七月品学兼优、安生厌倦学校;七月抱得男神归,安生遇各路渣男。即便是这样,她们也是彼此可以托付所有的人。电影里好在有彼此,只要编剧愿意,还可以有更多,但现实中,我们只有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过着自己或安定或漂泊的生活,但同时也都在向往着别人或漂泊或安定的生活。七月与安生是两个人,但现实中我们都只是一个人,那另一个的存在就是替我们去追寻一直埋藏在心中的另一个世界。虽然笔者现在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但不得不承认,我从小学开始就羡慕那种翻墙出去上网吧的同学,也羡慕初中毕业就打工挣钱的同学,也羡慕说走就走按自己意愿选择的同学,大抵就是“安生”这样的人,可是我并没有一个“安生”一直在,也没有一个“安生”去替我逃学上网、辍学打工。七月安定的生活也只过到了27岁,她便彻底自由了。家明逃婚之后,七月怀孕了,她所剩下的就是那孩子,她找到了彼时已经安定的安生替她养孩子,她去世界各地甚至是另一个世界看看。七月的离开给电影添了一抹悲情,那最后那幕七月在雪地上仰望天空的绝美画面,又让观众感到了无限欣慰、遐想和憧憬。
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27岁之前的七月和27岁之后的安生的结合,小的时候我们没能说走就走,长大之后我们也没能抛下所有。27岁死去的七月,就是我们曾经向往过的“诗与远方”的永远埋葬。年少时,安生替七月浪荡了青春,七月替安生陪伴了家明;安生替七月承担了所有,七月替安生徜徉了自由。当她们彼此不能完成的时候,对方在用行动说着:“没关系,我替你”。小时候没有逃过的学,已经没有人替我去逃了,当然我也奉劝现在的小朋友们好好学习,不然你可能连看《七月与安生》的机会都没有。还好,27岁之后的“去看看”还来得及,七月,我的七月,我的诗与远方,我不愿意将你埋葬。
大冰说过:“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过着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说走就走的生活”,那我为什么不努力选择这样的生活呢?更何况陶渊明老人家千年前就说过“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时年23岁,我对自己说:“好好学习,好好写稿,自己赚钱去供养梦想,你要没时间,没关系,我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