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厚黑学读书笔记
原来就一直听说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人们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它是一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是人际功防的绝好指南,也有人说它是本极端利己,以小人原则处世的歪理邪说。我也是一向喜欢以小马过河的精神去对待这些新事物,有一段又刚巧有空,就亲自拜读一下,果然觉得这水淹不死人,却也没得过腿,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这里分享一下。
“脸要厚,心要黑”——是说人的心理承受力要强,不要怕被人对你的指责、议论,要讲求个人利益,为自己着想,行事要恶。李宗吾赤裸裸的说出了这么多人不愿说的话,怎能不叫人大吃一惊,但是,细细一品,这话也不无道理。
首先,我想谈的是“厚”,也就是面子问题。对人们而言,这面子可是个大问题,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人们来来往往,有多少是因面子而至。但厚黑学指出,人的脸不应该太薄,不应该怕丢面子,正如“脸比城墙厚”,当下放下了面子,很多平时里会让人不痛快的事,也就不再是什么事情了。
和珅就是一个脸皮很厚的人,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和皇帝在一起,哪有不挨骂不受气的,许多人心里受不了这个气,受不了窝火,或是心中惶恐不安,于是就隐退官场,告老还乡,更有甚者,自杀身亡,了结一生。而和珅,离皇帝最近,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却得了个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这就是因为他脸皮厚的缘故,不论遇到挨
骂还是辱没他全然不受影响,该如何还是如何,最终得利的还是他。
生活中,我们怕丢面子儿丢失了很多机会,会议上发言怕丢面子儿丢失了受领导重视的机会;集体活动中怕唱歌跳舞丢面子而丧失了自我展现的机会;看上一个女孩。却怕向她表白被拒绝而丢了面子,又丧失了追求真爱的机会。可见,在乎面子的我们因为面子真是失去了太多太多,“人活脸,树活皮”,而我现在任务“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就是厚黑学的厚,厚如磐石,厚如城墙。只有做到不关心面子,方能放开束缚,施展拳脚。
接下来,我们谈“黑”。黑,顾名思义,那就是心要黑。在传统观念中,黑心是一个贬义词,为君子所不齿,可我们不得不承认,纵观古今,凡能成大事者,皆为黑心之人。刘邦与项羽之争就是如此,项羽力敌百人,骁勇善战,无奈却是一个君子,心存妇人之仁,曾有多少次他轻易就可以取刘邦的性命,但他却以仁自居,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而刘邦,一个普通人,从目不识丁的小亭长,成长为大汉帝国的开创人,凭的就是他的厚脸皮与黑心,他多次屈居人下,点头哈腰,但一旦得势,必将对手置于死地,哪怕是对手曾有恩与他,这确实是小人做派,但他却是最终赢家。
心不黑,就容易吃亏,吃了亏,又好面子不愿去为自己讨回公道。我前两天就经历了这么个事,一天早上,我去食堂买了个面包,在自习室一边看书一边吃,结果都快吃完了才发现那是个发了霉的面包,里面一堆一堆的黑色霉菌,看着都想吐,我完全可以去找商家理论,索要赔偿,但苦于面子问题,就选择自己吃个哑巴亏。
在厚黑学看来,商家可以黑,而且应该黑,因为商家经商犹如学生学习和战士战斗一样,是自己的职责,但这种黑,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健康为前提。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有良知的黑心商人呢。所以,我们只能用以毒攻毒、以黑治黑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厚与黑,就好比一支矛和一个盾,盾就是厚如城墙的脸皮,而矛就是黑如木炭的心。“古之成大事者,皆出于厚黑”。总的来说,厚黑学说白了,就是不做老实人。
在当今这个社会,“老实”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因为目前,老实人已经处于了一种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处境,人们也自然而然的将自己身边的老实人作为了应当牺牲自我利益而满足他人的角色。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我们追求老实,追求了以君子之作来要求自己,我们相信天道,相信只要遵循原则就可以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待遇,只要不违反规则,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赏。这是我们传统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被认为人人都应当做到的。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似乎并不再讲求这样的价值观。做事情要坚持,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厚脸皮,做事情要果断,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黑心肝,唯有脸厚与心黑的人才能在这样的一个没有诚信、不讲原则的社会中生存的更好,这样做真的有一定的正确性,而且绝对对成功是有帮助的。因此而想,是不是一切事情都要追求其根本,也就是所谓的不去在乎“善”与“恶”,心中只去看“成”与“败”?所以,善与恶是由人类发展而来,并非根本。设想一下,一个至善至仁的人,他会是什么样子?他是否会像一个美到不行了的一颗琉璃球,反而就极容易破碎?你越善良,反而别人就越容易去对付你。善,只是人们心中幻想出来的一种高尚,是美德。因此而得出的结论,我们千万不要去一味的、尽全力的去追求其善,也不是要大家去尽量不善,一切都讲究一个“度”,适度就好。只有懂得适当的“不善”的人,才是更成功的人。
我相信,每一位社会成员都会希望他可以生活在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但很显然,今天我们距离心中的理想社会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面对没有原则的社会,我们就必须以‘厚黑’为原则,也许他是小人之学,也许他是为君子所不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厚黑学》是一本不会误人的处世经典与交际哲学。
原来就一直听说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人们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它是一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是人际功防的绝好指南,也有人说它是本极端利己,以小人原则处世的歪理邪说。我也是一向喜欢以小马过河的精神去对待这些新事物,有一段又刚巧有空,就亲自拜读一下,果然觉得这水淹不死人,却也没得过腿,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这里分享一下。
“脸要厚,心要黑”——是说人的心理承受力要强,不要怕被人对你的指责、议论,要讲求个人利益,为自己着想,行事要恶。李宗吾赤裸裸的说出了这么多人不愿说的话,怎能不叫人大吃一惊,但是,细细一品,这话也不无道理。 首先,我想谈的是“厚”,也就是面子问题。对人们而言,这面子可是个大问题,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人们来来往往,有多少是因面子而至。但厚黑学指出,人的脸不应该太薄,不应该怕丢面子,正如“脸比城墙厚”,当下放下了面子,很多平时里会让人不痛快的事,也就不再是什么事情了。
和珅就是一个脸皮很厚的人,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和皇帝在一起,哪有不挨骂不受气的,许多人心里受不了这个气,受不了窝火,或是心中惶恐不安,于是就隐退官场,告老还乡,更有甚者,自杀身亡,了结一生。而和珅,离皇帝最近,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却得了个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这就是因为他脸皮厚的缘故,不论遇到挨骂还是辱没他全然不受影响,该如何还是如何,最终得利的还是他。
生活中,我们怕丢面子而丢失了很多机会,会议上发言怕丢面子而丢失了受领导重视的.机会;集体活动中怕唱歌跳舞丢面子而丧失了自我展现的机会;看上一个女孩,却怕向她表白被拒绝而丢了面子,又丧失了追求真爱的机会。可见,在乎面子的我们因为面子真是失去了太多太多,“人活脸,树活皮”,而我现在任务“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这就是厚黑学的厚,厚如磐石,厚如城墙。只有做到不关心面子,方能放开束缚,施展拳脚。
接下来,我们谈“黑”。黑,顾名思义,那就是心要黑。在传统观念中,黑心是一个贬义词,为君子所不齿,可我们不得不承认,纵观古今,凡能成大事者,皆为黑心之人。刘邦与项羽之争就是如此,项羽力敌百人,骁勇善战,无奈却是一个君子,心存妇人之仁,曾有多少次他轻易就可以取刘邦的性命,但他却以仁自居,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而刘邦,一个普通人,从目不识丁的小亭长,成长为大汉帝国的开创人,凭的就是他的厚脸皮与黑心,他多次屈居人下,点头哈腰,但一旦得势,必将对手置于死地,哪怕是对手曾有恩与他,这确实是小人做派,但他却是最终赢家。
心不黑,就容易吃亏,吃了亏,又好面子不愿去为自己讨回公道。我前两天就经历了这么个事,一天早上,我去食堂买了个面包,在自习室一边看书一边吃,
结果都快吃完了才发现那是个发了霉的面包,里面一堆一堆的黑色霉菌,看着都想吐,我完全可以去找商家理论,索要赔偿,但苦于面子问题,就选择自己吃个哑巴亏。在厚黑学看来,商家可以黑,而且应该黑,因为商家经商犹如学生学习和战士战斗一样,是自己的职责,但这种黑,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健康为前提。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有良知的黑心商人呢。所以,我们只能用以毒攻毒、以黑治黑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厚与黑,就好比一支矛和一个盾,盾就是厚如城墙的脸皮,而矛就是黑如木炭的心。“古之成大事者,皆出于厚黑”。总的来说,厚黑学说白了,就是不做老实人。
在当今这个社会,“老实”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因为目前,老实人已经处于了一种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处境,人们也自然而然的将自己身边的老实人作为了应当牺牲自我利益而满足他人的角色。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我们追求老实,追求了以君子之作来要求自己,我们相信天道,相信只要遵循原则就可以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待遇,只要不违反规则,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赏。这是我们传统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被认为人人都应当做到的。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似乎并不再讲求这样的价值观。做事情要坚持,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厚脸皮,做事情要果断,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黑心肝,唯有脸厚与心黑的人才能在这样的一个没有诚信、不讲原则的社会中生存的更好,这样做真的有一定的正确性,而且绝对对成功是有帮助的。因此而想,是不是一切事情都要追求其根本,也就是所谓的不去在乎“善”与“恶”,心中只去看“成”与“败”?所以,善与恶是由人类发展而来,并非根本。设想一下,一个至善至仁的人,他会是什么样子?他是否会像一个美到不行了的一颗琉璃球,反而就极容易破碎?你越善良,反而别人就越容易去对付你。善,只是人们心中幻想出来的一种高尚,是美德。因此而得出的结论,我们千万不要去一味的、尽全力的去追求其善,也不是要大家去尽量不善,一切都讲究一个“度”,适度就好。只有懂得适当的“不善”的人,才是更成功的人。
我相信,每一位社会成员都会希望他可以生活在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但很显然,今天我们距离心中的理想社会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面对没有原则的社会,我们就必须以‘厚黑’为原则,也许他是小人之学,也许他是为君子所不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厚黑学》是一本不会误人的处世经典与交际哲学。
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的,屈指可数。然李宗吾出书于民国,却能在中国文化中有辉煌一笔,必有过人之处,后简单翻阅,发现他之所以敢自称厚黑教主,的确文采与思维超越常人,外加旧时读书人内在的一种狂傲,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坛奇葩,以圣贤自居,评论天下。
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弃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知道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天只知道修习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暴政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