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语言纯净、感人的书,因为真挚、细腻而感人,因为直面自我而真挚,因为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善与恶的纠缠而深刻震撼,因为良知最终超越了怯懦而暖和人心。下面给大家分享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借鉴!
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说“书是我的莫逆之交,我愿为他,千千万万遍。”
那是一个十分惬意的下午,阳光伴着清风拂过脸颊,仿佛一切都变得异常宜人,空气中似乎也溢满着欢愉的春的气息。我踏进书屋,目光在花花绿绿的书架上扫过,异常奇妙地注意到他,便与他似一种缘分般相遇。他身着红衣,衣上还映有些彩云,温暖又感人。我记得,他正好二十九元,九,或许就是说我们能久久相伴吧!
回家路上,我宝贝似的捧着这本书,忍不住轻轻翻着,还差点坐过了车站。踏入家门,我迫不及待地将书包一丢,便投入与挚友的“谈话。”我一页一页地读着,心中不停的问他:后面那个男孩去哪儿了?他们俩还会相遇吗?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他只愿意告诉我他叫《追风筝的人》,对于其他问题,他只是沉默不语,指指后几页,是叫我再往后看,有点儿神神秘秘的。我无奈,只好再往下看。
在我与书相伴、聊天、畅谈的同时,胃却失了宠爱,不乐意了,他不停的呐喊,伴着外婆的催促声:“快点来吃饭啊,菜都凉啦!”我也感觉到饿了,但也只说:“马上,再等一下,快了!”因为挚友舍不得我走,紧紧抓住我,我放不下。晚餐时间,我不停的说:“马上!”“马上!”也才发现他,我结交的挚友是这么神奇,他可以控制你,然后,你像贪婪的吸毒者,无毒活不下去那样,好似上瘾了一般。仿佛一切都可以丢在一旁,有书就好。我的挚友啊,你若是一位美丽迷人的姑娘,我就愿成为苦苦将你寻觅的追求者;你若是一株新奇特殊的植物,我就愿成为日月将你研究的科学家;你太迷人了,我愿如品茶一般细细将你品来。我相信,那留存齿间的,是茶香;留存心间的,是回味的;留存于脑海的,却是一句话:“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愿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故事的主人公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有人说,读书如赏花,愈看愈娇艳;有人说,读书如嚼糖,愈嚼愈有味;我说,读书如交友,为他,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题记。
落寞、不甘,酿就童年的过错。童年的记忆,良知的谴责,惊人的真相……你回到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好人是否有好报?《追风筝的人》一书中那个老实善良忠诚的兔唇男孩哈桑,他是好人这毋庸置疑,即使遭到了背叛,面对阿米尔少爷的诬陷,他再次选择了包容。这样的好人,最后却落得凄惨的下场。也许有人会说,阿米尔少爷奋不顾身救出哈桑的儿子,正是对哈桑善良的回报。可是哈桑的父亲同样也是对主人忠心耿耿的老实人,他的好报呢?一辈子视若生命的儿子却是别人的,妻子的抛弃,最凄惨的事情都降临到这个好人身上。我不禁深思好人真的都会有好报吗?
对于文中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时追风筝的场景,起初我并不理解哈桑为什么总是能准确无误地追到风筝,作者想表达给我们的是什么,读完后我才恍然大悟,哈桑追的风筝不仅仅是天空上肉眼可见的风筝,也是阿米尔一直在心中追寻的无形的风筝,童年的哈桑就已经能准确无误地追寻到它。哈桑不是看影子,“他就是知道”因为哈桑早早地就走上了那条成为好人的路,不曾迷茫。反观阿米尔那时还在迷惑,徘徊,内心还在剧烈地挣扎,很久以后他才追寻到那只在他心灵上空飘忽不定的风筝。正如童年哈桑总是能带着阿米尔找到风筝一样,成年后的阿米尔也终在哈桑的带领下找到了那只自己的风筝。我想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是透过索拉博对哈桑说的,是替童年的自己说的。
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哈桑的不幸,和阿米尔的蜕变中沉浮,阿米尔负了哈桑,阿米尔的父亲负了阿里,我想阿米尔比他父亲更让人敬佩,阿米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弥补,而他的父亲从未把阿里当作朋友。起初,他对仆人儿子和自己儿子一样甚至更多的疼爱,我被他的重情重义感动,那时我以为他是把阿里当做好朋友,才对哈桑视如己出。当阿里提出离开的的时候,他拼命地挽留,原来留的是哈桑,不是阿里。如果他把阿里当作朋友,就不会有哈桑,就不会和阿里的夫人上床,他不如阿米尔。我更喜欢阿米尔,在他心中哈桑是朋友,是独一无二的挚友。
我常常想追风筝的人到底指谁?他所追逐的仅仅是那只蓝风筝吗?追风筝的既是哈桑也是阿米尔,只不过哈桑追逐的那只断线的蓝风筝,追寻是他心心念的阿米尔少爷的荣耀。而阿米尔去追寻的那只风筝则承载得是良知,是童年一直困扰着他问题的答案,追寻的是内心的无愧与释然,是对哈桑迟来的回馈。我们也是追风筝的人,在不同的路上,追寻着自己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题记
金秋九月,五色的风筝翻飞在澄澈的蓝天。臆想着,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时光穿越千山万水的样子,阿米尔,哈桑。
错
“来呀,你反击啊!“阿米尔愤怒的喊着,回应他的只有无际的包容和沉默。”你满意了吧“。带着所有的爱和无奈,哈桑转过身去,离开。留给阿米尔的是无尽的愧疚与自责,他想用肉体上的疼痛弥补哈桑,可他不知道,他在放任哈桑被人伤害的那一刻的懦弱,所有的一切都变质了。
也许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想阿米尔一样或为了财富,或为了爸爸的专宠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得到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可是当时光滚滚向前,我们是否发现曾经执着追寻的、或为此放弃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为了得到,我们曾选择放弃、背叛、谎言、隐忍……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那,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的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
悔
“来吧,这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一句话。阿米尔开始了他的救赎。在一次次艰难险阻后他带回了索拉博。那是哈桑的孩子,哈桑已经死去了,但那个孩子和哈桑一样,像是以前的哈桑一样,但唯独少了一样,就是不再微笑了,眼神一直那样的空洞,那个孩子一直悲伤着。风筝,又是风筝。阿米尔在一群孩子中帮索拉博追风筝,并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儿时哈桑对阿米尔说的话,而此时,阿米尔对着哈桑的儿子说这句话,这一刻,索拉博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这一刻,阿米尔才真正得到了救赎。
悟
亲情与友情,背叛与救赎,真相与谎言,责任与愧疚,人性的弱点与光芒,充斥着故事的全部。我想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犯错,然后弥补,然后又无可避免的犯错,然后再付出更多的心力去弥补。生命中有太多需要我们承担的责任了,而人往往自私和懒惰,以为可以逃掉,却把自己弄得深陷泥淖,然后,再拼命地爬起来。
或许我们可以在看过小说之后,想想自己,是否有难以忘怀的自责,是否还有对曾经的悔恨,如果有,那么去救赎吧,去寻找内心的安宁。
追风筝的人,所追逐的仅仅是风筝吗?很明显不是。我想,那只风筝既是哈桑在喊过“为你,千千万万遍”后,去追逐的那只断线的风筝,也是阿米尔成年后,踏上重回故乡之路,去追寻自我救赎的那只他心里面的飘忽不定的风筝,更是我们千千万万人,所要寻求的,内心的无愧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