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粽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来的。那么,端午节有什么食俗呢?大家会说是吃粽子。没错,是粽子,但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都不一样,现在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粽子吧。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具,有甜的也有咸的,北方的粽子以甜为主,而南方粽子则甜少咸多。
就拿北京的粽子来说吧。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后蘸着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料用的是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馅料用的是纯豆沙。而浙江的湖州粽子,有甜和咸两种。咸的是以新鲜猪肉浸泡酱油后做馅;甜的呢?也是以枣泥或豆沙为馅,而其它的品种还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它的馅主要有糯米、红豆、花椒面和川盐,再加上少许腊肉丁。而我们广东的粽子无论是形状和口味都非常多的。如中山的芦兜粽,其特点是圆棒形,粗似手臂,有咸又有甜。咸的馅料分别有烧鸡、蛋黄、冬茹、绿豆、叉烧等平常的口味,甚至还有什么XO酱、鲍鱼、金华火腿等的上等配料口味,应有尽有。而甜的就有莲蓉、豆沙、果蓉、水等等配料。可见“吃在广东”这句话确实没错。
每年这个时候,当我吃着各式各样的粽子时,禁不住就会想起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
2包粽子
听说,端午节人们要把粽子投到江里来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我可舍不得把香喷喷的粽子投到江里,这多可惜呀!
今天,终于到了端午节。我决定自食其果,大显身手一回。
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准备向家长学习。我换好衣服,举起干净的双手,占领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准备包粽子。妈妈看着我哈哈大笑起来:“你是准备给粽子做手术吗?”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包粽子活动就在笑声中开始了。
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适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动作,找了两张粽子叶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宽的一头,右手拿着粽子叶中间,把宽的一头向中间一弯,底部形成了一个尖角。这时,粽子叶成了一个锥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枣,把它们包起来,用绳子拴起来就OK了。我开始往小碗里装米,忽然发现米总也装不满,原来粽子的底部成了无底洞。粽子叶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摆弄就是弄不严底角。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粽子叶,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枣一起放了进去,再用上面的叶子包住,双手死死地攥着。接下来,捆绳子又难住了我,一只手使劲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着绳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该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双脚也用上,最后参差不齐的牙派上了用场,终于包好了一个“时髦”的“怪胎”。和妈妈的相比,简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在我不断的努力与实践下,终于还算包好一个个的粽子。最后再经过煮,就可以品尝我的杰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样简单,必须经过努力与实践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