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汇编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
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题记
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亲人,你就把亲情的一切都失掉了。对于亲人,是血溶于水的亲情,珍惜人的生命,得从身心的关爱做起;如果这点都做不到的话,不是不知道自己无知,乃至双倍的无知。
当你面临亲人在抢救室抢救之时,你的心灵会感受到震撼,当医生给你亲人病危通知单之时,你的心会觉得撕裂,当你的亲人抢救无效时,你会绝望;生命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人的生命在于一口气,要争气做个孝子,就该处处为父母着想,就如你小时候父母处处为了你一样;不要让父母再为你操心,如果你有烦忧,得自己消化处理;不要让父母受气,如果你有不如意之时,千万不能拿父母做出气桶,因为父母太爱你而为此焦虑;不要让父母为你受苦受累,自己的衣服尽量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别以为父母是免费的保姆;不要让父母为你担心,多电多信让父母放心,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多关爱些父母,让父母高兴!
人的生命在于一个字“爱”,爱是以一种自然的礼物状态,自然来到,它是生灭相续,一偏离,爱就没了。爱其实也是一种残忍,只有在心中称出自己是否有真爱的分量,那就对爱有了真正的理解,就会有爱心。真正的爱,是应该超过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作为子女,都应该做到“孝顺”这二个字,真正要明白这个孝顺二字的道理,能有几多人?其实父母缺的不是金钱,而是亲情和关怀;其实父母在没有失去劳动力之前,不是非要你去所谓帮着做,而是他们要的是清净和睦相处;其实父母有时就像孩子,他们也会任性发脾气不讲理,所以作为小辈就该谅解些,像对待小孩一样去对待他们,而不应该像训孙子那样去训斥他们;作为子女应该要做到孝顺,不但要孝,还应该尽量顺着父母的心意,而不是与他们逆着言行,只孝不顺,那是大逆不道。
人生是一刹那的,谁没年轻过?待50岁的人,还有几个50年?待60岁的人,还有几个60年?所以该好好善待我们的父母,珍惜眼前人!
从小到大,也许我遇到的最大的“石头”就是学二胡了。
小课的老师非常严厉,教我的那个尤其。她是南京音乐艺术学院毕业的,二胡拉得十分出色。她从不肯放过我哪怕很细微的一个错误,以至于在她的课上,我很难拉出完整的一首曲子,总是不停地重来,重来……我加倍刻苦地练习,可是,还常常换来她的责骂。那阵子,我真是有点灰心了,想放弃。可是想到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精力,又舍不得。妈妈看出了我的犹豫,对我说:“坚持,阳光总在风雨后。”我对自己说:“坚持,我能行!”于是,白天黑夜,严冬酷暑,我几乎一天不拉地刻苦练习。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级数也在不断增长。但同时,学校的作业量也在增长,我能空出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我不得不放弃睡眠的时间来练习。不过,我一直坚持着,常常对自己说“我能行!”
如今的我已经六年级了,我的二胡已经达到了十级。不过,我还打算继续学下去,尽管时间对于我来说越来越珍贵。八年里我尝尽了学习二胡的酸甜苦辣,每次想放弃时,我总会对自己说“我能行!”,然后做个深呼吸,调整一下心情,继续充满信心地去面对一切。既然选择了,就一定得坚持!
这位大文豪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让每一天“从零开始”。
清泉寺旁,兰溪水畔,是谁在吟诵:“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苏轼,这位大词人以豪情来鼓励我们:让心中的人生“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是要我们将心置于原点,不要让过去的失败牵绊住前行的双脚,不要让过去的成功粘黏住信念的发条.将心境归于平和,让人生再回“年少”。
从零开始,于是有了珠穆朗玛从海底崛起的巍峨壮观,于是有了“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的期盼,于是有了“月缺花残莫怆然”的宽慰。
这里有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不就是身揣两美元而来的吗?他并没有因贫穷困苦而懊恼命运,他只是将自己放在两美元的起点,起跑、飞奔……
这里有蹶而复起的盖世英雄,前苏联一位飞行员截腿安上假肢之后,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站起,再度继续他的飞行生涯。
就是对“从零开始”的信赖和执著,成就了这两段成功的人生。
从零开始,圆了多少人的梦想,回报了多少人的辛劳?反思自己,是否仍每日赖在被窝里迟迟不起,恨不得每日清晨日落西?是否仍在命运的弯路岔路蒙面痛哭,悔不当初?丢失了回到起点的信心和勇气?
不要在一旁空叹“船到江心补漏迟”,请余出空闲将记忆的钟表调到零点,让你怀着零时的希望与抱负重新投入你的追求——满怀热情,而不是满怀悔恨的追求。
从零开始,撇开旧日的辉煌与黯然,迎接新一天的美好时光。
每到端午,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儿。
不仅是因为激烈的赛龙舟和空中各色的纸鸢,更是因为每到端午节,家里的空气总是香香的、甜甜的、软糯软糯的——我们都在包粽子哩!
而每每包至一半,就总会有人敲门。叮咚——叮咚——“哎呀,说曹操曹操到!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太奶奶叫人从老家把粽子捎来了!”“重头儿戏”来啦!想象着太奶奶包的小巧玲珑、四菱形的,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小豆蜜枣的粽子,我连手都没洗,急匆匆跑去开门。
“啊,盈盈!伯伯给你捎粽子来了!”一开门,是伯伯。顾不得久别不见的欣喜,我朝伯伯咧嘴一笑:“大伯好!粽子呢?来来来,给我给我!”爸爸瞟了我一眼:“没见着大伯在眼前呀,就知道粽子!”说完,我们都笑了。他们聊天,我拉着奶奶去看粽子。
打开袋子,我就愣了。我问奶奶,是不是拿错了。奶奶摇摇头,没错。可袋子里的粽子确实不是太奶奶包的粽子。虽然馅儿一样,可这粽子包的不是那么小巧玲珑,形状也不怎么规则,线缠得松松垮垮的,有的粽子还露出了米。我有些失落,也很疑惑。
不自觉的,我回忆起小时候和太奶奶一起包粽子的场景。
那时我还小,边玩儿边包,好看不好看,漏不漏米,从不在意。我知道,太奶奶包的“高级”粽子,定会管我吃得饱饱的。有时包着包着,我就发起呆来,看着太奶奶包。
太奶奶带大了奶奶他们一辈儿七八个孩子,总是干活,所以手上全是皱纹。太奶奶的手小小的,指节短短的,手上没肉,看着一点也不灵巧。可就是这样一双手,包出了那样精美的粽子。她喜欢一边讲话一边包,也不管我听没听进去。她拿起两枚粽叶,一个搭在另一个上,说:“搭个二分之一”,然后两手托着粽叶,大拇指在上面按着,两手往中间一扭——“哎!看!这不就成个筒了!不过要拧紧,不然会漏米。”她总是这么说,我都快背下来了。再下来,她会放馅儿。米、枣和小豆全是事先混好的。太奶娘看一眼粽叶筒,右手一抓,一把馅儿放进筒里。她从不会再加上一点,或减去一点;每次抓进去的馅儿都刚刚好。然后,就要封口了。她拇指食指一捏,多余的叶子往下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真不知道它们怎么那么听太奶奶的话。每到这时,我就会递上丝线。太奶奶挑颜色,再一圈一圈缠上去,不松不紧,最后打个结,放在一旁。风一吹,粽子上的线头就像小姑娘的丝带似的,飞扬起来。四周静谧得很,只有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把太奶奶的银发映得泛着金光。
“盈盈,盈盈!”奶奶把我从回忆里拉了出来。“别怪太奶奶,她年纪太大了。”奶奶轻声说着。啊!我忘记了!太奶奶快九十岁了。看着眼前太奶奶叫大伯带来的粽子,我突然觉得美与丑、好与坏,都不那么重要了;在我心里,它是太奶奶叫人送来的,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粽子,就依旧是“太奶奶的粽子”!
我走到桌前,拿起粽子皮,两手一搭,搭上二分之一,然后双手托着粽叶,大拇指在上面按着,两手往中间一拧……我认认真真地包起了粽子。就在刚刚,我听大伯说,他今晚还要赶回去,好和家里人一起过端午节。我想叫大伯把我包的粽子给太奶奶捎回去!
粽子一个一个包好了,风一吹,五颜六色的丝线线头又像丝带一样飘舞起来,好看极了,就像我蹦跳着要扑进太奶奶的怀里一样。
太奶奶,小的时候,您给我包。现在,我长大了,从今往后,就换我来给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