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许多人一样,我深深地爱恋着养育我成长的故土―内蒙古高原;更爱恋这里的春天,因为她用温柔而刚毅的独特睦格陶冶了内蒙古人民美的情操。
内蒙的春天是温柔的。
清明过后,她来了,她用很快的速度跑来了。但她不像江南和中原姐妹那样提前和及时,她在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她来迟了。也正是因为她来迟的缘故吧,她那么羞涩,不肯揭开面纱,使人们难以看清她的姿容。然而羞涩却难以遮住她那开朗的性格。几阵春风,很快拂去她的面纱,在草原,在山岭,在平川,人们处处都能看见她那温柔的倩影。嫩绿的草尖从枯黄的草根下瞪俏探出头来四下张望着;大青山的皱褶里添上了一抹儿一抹儿的淡绿色,像沉睡了一冬的巨龙换上了新装,开始蠕动那横空出世的身躯;干涩的平川也变得湿润起来,散发出泥土的清香;杨柳的枝条泛着青色,在春风中摇曳……只需一场春雨,即使仅仅湿透了一层地皮,也会为这里的山川点缀上无尽的绿色,使万物沉浸在绿的怀抱之中。
看吧!千百成群的羊群、马群都在尽情地享用着春天赐予它们的美食,吃饱喝足,便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扒开雪窝,去寻觅那几乎啃吃不到的枯黄的草根。农民们甩着长鞭,吃喝着耕牛,或者驾着铁牛,伴着“嘟嘟嘟”的马达声,翻开沉睡了半年而刚刚苏醒的土地,然后洒下一年的希望。呵,春天,如果说你刚刚踏上内蒙大地时,还是一位娇美的姑娘,那么这时你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因为你不但给内蒙带来了明媚的景色,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和憧憬。内蒙的春天是刚毅的。
她虽然迟到了,但那不是她的责任。她不会慢慢腾腾,拖拖拉拉,她有的是雷厉风行的作风。仅仅几天,她的踪迹便印遍了内蒙的万里山川,所以她似乎又像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看吧。路旁、地里、山下,几天前还是枯枝满树,而现在竟是绿叶满枝;再看:池塘、小河,那绽裂的坚冰忽然不见了,只见一片片、一条条泛着绿波的水在荡漾,在畅流。快!惊人的快!似乎是在一瞬间,内蒙大地便脱去冰冻臃肿的冬装,换上了花草鲜艳的春衣。虽然此时还会有寒风、雪雨向这单薄的春衣袭来,但这里的一切都毫无惧色,而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由此我看到了内蒙春天的刚毅性格。呵!这是你特有的性格,江南、中原之春怎能与你相媲美!
内蒙春天的刚毅性格,是在这里的独特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它又在这独特环境的磨炼中经受严峻考验,得以保持和发扬。
你听,春风呜呜地吼叫着。仅仅从这声音里,你就会感受到它的严厉;你看,密集的飞沙乒乒乓乓地向刚刚探出的草尖打来,顷刻间把它掩埋在地下。或者在一个阴沉的夜晚,你忽然听到窗外细小的声响,便高兴地想:下雪了。然而当你早晨走出屋子,会惊奇地看到:在湿润的地面上,稀疏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哦,原来是下了一场雨雪。此时,你会为雪窝中嫩绿的小草焦虑,为枝头的嫩芽担忧,怕它们经受不住乍寒地侵袭。可是当暖烘烘的太阳渐渐升高时,那层薄薄的积雪和冰凌便倏地不见了,而嫩绿的小草却在它们的滋润中昂首微笑;杨柳的嫩绿也努力撑开坚硬的外壳,像特意打开窗权,来吸吮雨后所特有的新鲜空气。看了这些,你会由衷地赞叹:这真是一个奇迹!春的风沙,春的雨雪,春的寒气,有意地磨炼着她的子孙,而她的子孙完全经得住这严峻的考验,勃发着坚毅的性格。品味着内蒙春天温柔而刚毅的特殊哇格,自然会使你联想到内蒙古人民美的情操,他们是那么友好和善,即使是异族同胞,也会亲同手足。如果哪位汉族兄弟到草原做客,蒙族兄弟会策马几十里来迎接你;当你跨入蒙古包时,好客的主人会把一碗醇香的美酒高举过头敬给你。这种气氛、这种情谊会使你感到春的温馨,哪里还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呢?如果你有幸观看套马,那么你一定会被激烈的场面所吸引,看着那些往返驰骋的烈马,看着那跃马横杆的英姿,听着烈马的恢恢嘶鸣和哒哒的蹄声,你禁不住会发出连声的惊叹:啊!蒙古族兄弟,你们多么坚毅,何等刚强,梁鹜的野马在你们手下驯服,狂暴的风雪在你们面前退缩。
柔中见刚,刚中有柔,这是内蒙古人民的性格,也是内蒙春天的性格。我执着地爱恋着这片特殊的土地―内蒙古高原,我纵情地讴歌你―内蒙古之春!
近了,近了,我倾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燕子在呢喃,大雁掠过蓝天,潺潺流水捎来了春天的讯息。不知从哪里溜来一抹新绿,接着,就像早约好似的,树们绽开新芽,碧草绿满山坡,到处是诱人的绿。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