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

时间:2021-08-31

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1

  寒假,我“被迫”与父母乘上了开往老家揭阳的火车。我在4岁时,去过一次揭阳,此后就一直没去过。如果说是没机会去,倒不如说是我不愿去。不是不想那里的亲戚,而是哪儿的环境太糟了:乡亲的环保意识不强,乱吐痰、乱扔垃圾马路两边臭气熏天――别以为那里在发明什么高科技的东西――那不过是些砖瓦房的烟囱“吐”出来的烟雾。我回想着家乡落后的样子。这时,火车到站了,我用手捂住鼻子,以免吸入臭气,然后随着人群下了车。走出火车站,我抬头向四周望去,咦?这是哪儿?坐错了火车吗?可我转头一望,“揭阳站”三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现在的揭阳,竟然成了一座与世界同步的大都市,真是不可思议!望着耸立的高楼大厦,望着车水马龙的马路,再不可思议也必须相信:因为这是事实。揭阳变了,从一个落后的、简陋的、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小镇变成了一座先进的、美丽及完美的、与社会同步的大城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代替了简陋、狭小的砖瓦平房宽敞的大道代替了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揭阳的人们也变了,从没有文化、没有前途、连汽车都没坐过的农民变成了见识广、前途广的有钱人。但他们还是那样和蔼可亲,还是十分热情。揭阳彻底的变了,变强大了,变美丽了,变成了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

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2

  我生在独山,长在独山,是个地地道道的独山人。

  记得,外婆曾经对我说过,几十年前的独山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只有大会场那边有一些平房和楼房。

  后来通过上级拿钱来修建,在经过劳动人民们的辛勤劳动之后,独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变成了如今的高楼大厦,泥泞的小道变成了如今的柏油公路。

  原来的中南广场是一排破烂的平房,如今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广场,广场内安有许多的设备,一到过年。过节中南广场的喷水池,喷出水花,水花在五光十色灯光的照耀下就像缤纷十色的水球,中南广场真美啊!

  还有原来的汽车站是一排排的瓦房,现在的汽车站也变得广阔起来了。

  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公路两旁装有一棵棵路灯,每临近傍晚的时候,公路两旁的路灯亮了起来。一棵棵路灯就像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在保卫着我们美丽的家乡。

  两旁的路灯,灯光闪烁,光芒四射,独山成了“不夜城。”

  家乡变了,家乡全变了,改革的春风使家乡的面貌一新,使人们的面貌一新。外婆讲的过去家乡的景色我一定不会在看到了吧!

  我想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师评语】全文紧紧抓住家乡的变化的特点进行细致地描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语言清新典雅,“一棵棵路灯就像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在保卫着我们美丽的家乡”明丽流畅。

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3

  转眼间,我已十岁了,眼看着我的家乡在短短的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就来说说桥吧。原来的大桥是用三十多根杯子粗的铁索和木板铺成的桥面,旁边是由一些铁索和细铁丝围成的防护栏,这座桥是清江两岸人民来往的必经之路,路面的枕木很多已经腐烂,还有一只脚能够掉得下去的洞,开车经过响声好像火车经走。这座桥通车的时候只能允许通过一辆。有一次我和爸爸过桥的时候,他紧紧拉着我的手,生怕我掉下去了。

  现在的桥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远看就如一条漂亮的彩虹,连接着清江南北两岸。桥长500多米,宽11米,可以同时通过四辆车。人行道上有牢固的水泥柱子做成的防护栏。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桥上乘凉,看风景。一到晚上,大桥上一盏盏白色的路灯,就像星星一样的耀眼。远看以为银河坠落人间,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站在桥上放眼望去,那些连绵起伏的山犹如巨龙,犹如驼峰;那些独立的山峰,有的犹如轿顶,有的犹如花朵,有的犹如观音,真让人目不暇接。桥下风景更是美不胜收。你看那水,绿的发亮,好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游船一经过,水面漾起一圈圈波纹,船尾拖着长长的浪花,好看极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我的家乡变化真大啊呀!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让家乡变得更美丽。

六年级变化作文500字 家乡的变化4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邻居王大伯家上岗不足两年的铁门被“炒了鱿鱼”。锃亮的铝合金伸缩门上阵了。门旁金色的瓷砖拼成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上联是“翠柳摇风绿遍农家院”,下联是“旭日送暖普照幸福门,”横批是“国泰民安”。

  “嗬!好漂亮的门呀!”村里的二大爷路过此地时直称赞,“这门是准备过汽车的吗?”

  “大爷看你说的,不正是因为不能过汽车才换的门吗?”王大伯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

  王大伯今年六十岁了,黑里透红的脸,炯炯有神的眼,看上去特别的精神。他可谓是跟车有缘。听人说他年轻时为生产队赶过车,三里五村的没有不知道的,在调皮的性口到了他的手里都服服帖帖的,因此人们送了个美称给他叫“鞭子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联产责任承包制,生产队分了家。王大伯买下了生产队的车,自己干业务,又请人按照车的大小做了木板门。原来的栅栏门“就地征伐”了。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村里有了第一辆拖拉机时,王大伯又动起了心思,他深知机动车要比他那性口车快的多。百般思索过后他忍痛卖掉了跟他并肩奋斗的老牛,转手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木板门也只有退居二线了。大伯靠自己的的名气,业务越来越多,钞票源源不断的飞到了他那布满老茧的手中。

  “这次换门准备换什么车?”二爷问。

  “这不,现在村里有了柏油路了,又宽又平坦,我准备买辆大点的车,儿子在部队复员回来让他开。”王大伯高兴的说。

  “这么高级的门再也不用换了吧?”

  “这可说不准,说不定还得换。”

  “哈哈哈……”

  改革开放春风吹,阵阵春风暖人心。家乡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