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范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下面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第十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组单元以异国风情为主题,力求通过文本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引领学生去自主领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短文,语言精美隽永,意境淡雅悠远。文章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作者像拉家常似娓娓讲述着德国的风景民俗,又像在品一杯清茶似回味着一个通俗易懂、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学完课文后,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了另一篇体现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小品文——《剪掉一半的窗帘》。文章描述了作者见到德国家家户户的窗帘都只有一半,询问德国朋友,朋友告诉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别人看到窗台上的花,花既是给自己看的,也是给别人看的。作者在结尾发出感慨,为什么德国会成为童话般的美丽王国,因为每一个都为别人着想,每一个人都有高度的环保意识。
我们学校教学楼每一层的阳台上都栽种着迎春花,每个星期,孩子们都会为我们班阳台上的迎春花拔草,我告诉他们我们在自己的教室里也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但是,当我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的时候,就看到了在灿烂阳光下绽放着的迎春花,每个班的同学都在精心地照料这可爱的花,所以这花才愈开愈艳。迎春花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教学楼,美化了我们的`校园,还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早春的讯息。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孩子们还谈到了我们的读书角,谈到了每天的轮流值日……
作为师者,我觉得我们在教学生习得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善于挖掘文本蕴藏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真正懂得要想拥有和谐、美好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一颗“我为人人”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人为我”的境界。
《自己的花儿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讲课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优美生动。作者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一开篇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家家户户的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由衷地感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多么地耐人寻味;课文的最后,作者谈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对德国的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赞美。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有两个地方值得我记录下来跟大家分享。
一、提倡“慢”课堂,把“以生为本”牢记心头
本课的教学一共用了6课时,原本我计划将第1.2课时放在熟悉课文内容上,包括扫除生字词障碍、规范手语表达、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等等。按照之前的预设,用两课时来疏通课文,在时间上应该是较为充裕的。但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教学时间超出了预设。由于课文中出现了好些个四字成语,这对理解力较弱的聋生来说很是晦涩难懂。像“莞尔一笑、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耐人寻味”等成语,让学生乍一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借助《完全解读》这本书初步理解词义,再通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做到“词不离句”,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一番,之后我请学生上台说说他(她)对这几个成语的理解,再由老师进行更正并尝试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成语造几个句子,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由于在学习字词上用掉的时间超过了计划用时,所以我本能地放慢脚步,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进度,将之前定下的5课时教完本课增加至6课时,从容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我们的教学说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学生跟不上老师预设的教学步伐,那么这时“以生为本”是我们最应坚守的唯一的指导教学的底线与原则。
二、直面“生成”,让“课堂生成”成为教学中的彩虹
都说好的课堂大多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这一课的教学也给了我始料未及的惊诧与挑战。在读到课文中“……他们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时,有一位思维很活跃的学生立马站起来问道:“德国人脑子坏了吗?把花种在窗外,自己看不到,那为什么还要种?”我原本以为学生读到德国人种花给别人看会觉得他们很无私、很值得大家向他们学习,而这位学生表现出的不一样的脑回路着实令我有些缓不过神来。
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质疑,我是这么处理的:首先,表扬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接着我出示备课时上网找到的在沿街的窗口各种花儿竞相怒放的图片,请同学们观赏美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很快被图中街道上花团锦簇的景象吸引住了,我赶紧追问大家,这么美的街道你们喜欢吗?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心情是不是很愉悦?而且老师相信爱拍照的同学一定会在这里拍下很多美美的相片去发朋友圈的。可是,这些漂亮的花如果没有人种在窗台上,那我们哪能置身于花海而心旷神怡呢?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德国人很勤劳、很爱花、很爱美?你们再想一想,如果大家都把花种在自己家里,那这条街道还会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美吗?听老师这么一说,还有同学认为德国人的脑子有毛病吗?这时,班上的同学都在以摇头回应我。我最后进行小结:其实这正是本文作者要大力称赞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耐人寻味的美好境界啊……
在我看来,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珍视学生带来的计划外的“课堂彩虹”,这是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的一条捷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对生成的课堂“温柔以待”,努力使每一堂有“生成”的语文课都能成为我和学生共同的、不可重来的、令人欣喜的生命体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短篇散文,文章介绍了作者早年在德国留学时候的亲身经历,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抒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在:
1、了解生字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德国风景和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实际生活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所以,我在教授第二课时之前,在第一课时把第一个教学任务完成,达到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完全掌握重点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主要抓住作者对德国的感慨: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分别从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两方面为结构线索展开授课,首先让学生找出能表现德国奇丽的景色的句子和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文章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通过图片和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如入画境,激发学生以赞赏和欣赏的语气将有关描写深情朗读。这样让学生品味语句、走进画面、感悟画面、读出情感。接下来我重点让学生找出能体现德国是一个奇特民族的语句,引导学生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的具体体现做以具体的感悟。最后,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作者对德国的精神品质的赞扬,我在扩展延伸板块让学生观看了德国和日本对二战后反思的态度,指出德国更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态度,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
整堂课总体来说是按照自己预设开展的,能够做到目标突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在学生的理解句子和感悟情感方面的方法引导上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的答题。特别在深化主题和学生情感的激发方面,扩展延伸的内容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注意展示自己最美丽的“花”,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质。
但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
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课堂师生互动方面,一个是学生还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课和答题习惯,另外一个是自己在提问的方式方面还不能做到准确而精炼,这在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不断地提升。其次就是自己的普通话有时还会出现个别差误,这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引导,所以这点我会努力注意和注意训练自己的普通话。还有自己在板书和多媒体运用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和自己的授课节奏保持相对稳定和齐速,所以以至于多媒体辅助课件的效果不是那样的点睛之笔。总而言之,这堂课自己相比较上学期的课,有了一点进步,但不足的地方仍然有很多,所以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