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端午节的作文800字锦集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800字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所有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还有什么节日会比它更令人向往呢?没错,只有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才会让我欣喜若狂。
说起端午节,还得从屈原的故事说起。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荐能、富国强兵,楚王很是器重他,可他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使屈原被免去了职位,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报国无望,便含恨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异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些渔夫则驾起船只,把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咬屈原的尸体。由此,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就延续下来了。
每当端午节放假时,我总会回到家乡,看到家家户户在门边插菖蒲挂艾蒿,最让我心动的是奶奶会教我包粽子。小时候,每次看见奶奶手中的粽子,我的嘴巴总会张得大大的,口水垂涎三尺,真想一把抓住一两个粽子往嘴里塞。因为我极其喜欢吃粽子,而且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呢!有次,家里还刚在煮粽子,我实在耐不住了,就趁爷爷奶奶不注意,悄悄地拿开锅盖,自作主张地想先来个尝鲜以满足食欲,可我压根儿没想到粽子有多烫,刚把手伸进锅拿粽子就给烫着了,我疼得哇哇真叫,爷爷奶奶赶紧跑过来,看到我的傻样,他们既心疼又好笑,说我是只“小馋猫”。直到现在,想起那件“糗事”,我还害怕呢!从那时起,我便发誓再也不吃粽子了。可一到端午节,我又高高兴兴地吃起了粽子,把以前说的抛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我长大了,也懂事了。每每到端午节,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包粽子,我包的粽子总是全家最奇特的。我经常会别出心裁,直接把粽子做成圆形的,而且里面的馅只有一丁点肉或者一点点的甜豆沙。所以,奶奶经常用家乡话对我说:“盛儿你包的粽子真是特别,可惜太没吃头了!”
然而,尽管如此,我觉得吃着自己做的粽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因为它们毕竟是我自己的劳动果实啊。最可恼的是,看到我做的粽子,我的堂哥堂姐们总会扮鬼脸、还做呕吐状,把我气得脸发绿,可我依然乐此而不疲。有人说:唱歌是再创造。我自豪地说:包粽子是一项艺术工程,同样也可以自由创造。不是吗?
端午节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包粽子给我带来了愉悦,吃粽子让我大快朵颐,回老家团聚可以享受亲情。我要大声说一句:我爱端午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loo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家乡人读音如“端娘”节。是家乡传统的三大节之一,包棕子,赛龙舟,煮咸鸭蛋,走亲访友,甚是隆重。
用箬叶包好的棕子是馈赠亲友的礼品之一。花式不多,味道也不是特别好,远不如嘉兴的棕子那么远近闻名。在订婚期间,却是男方家必须要赠送给女方家的最重要的礼品,也非常讲究。略带有一点观赏性的棕子,是包一个特大的,下面带着四个小小的棕子,美名曰:母鸡带小鸡。
在邻村的弋阳县境内,端午前后要赛龙舟。尤其是五月十三日,附近几个大村庄,百十条壮实小伙子,头包彩带,身着开襟轻衫,摇旗呐喊,飞舞双浆。两岸山坡上,尽是围观的男男女,老老幼幼,场面甚是壮观。我特别羡慕那站在龙舟头上指挥的汉子,微风吹开了他的汗襟,露出古铜色虬劲的肌肉,似乎也有气吞如虎的气概。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棕子,去邻村看龙舟太远,印象中只记得看过一二次。然而对于端午的咸鸭蛋,我却是难以忘怀。
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呢!外婆便开始张罗卖鸭蛋了,她把亲自挑到的个儿大、青壳的鸭蛋,仔仔细细地洗干净,放到事先预备好的腊肉咸水中,就这样“藏好”一个月,拿出来煮着就可以吃了。
老实说外婆“藏”的咸鸭蛋并不好吃,敲开它并不是汪曾祺所说那样:“蛋黄微红而多油”,相反却总是发黑的。母亲说是因为“藏”鸭蛋的咸水煮沸后没有凉透,鸭蛋被“烫”着了,所以会发黑。母亲教过好多次了,外婆总是学不好,或许她把鸭放进去“藏”的时候,心情很急切吧!
母亲每年都带我去外婆家过端午节,中午的饭很丰盛,有鱼有肉。吃饭时,外婆会给我剥一个咸鸭蛋夹到我的碗里说:“乖,吃一个咸鸭蛋,是青壳的,变聪明,考试就会考100分了。”我却断然地把它拨出碗外,说道:“婆婆,我不喜欢你的鸭蛋,黑黑的不好吃。”我忘记了外婆此刻的表情,也许只是笑笑吧!第二年她照例还是在我的碗里夹咸鸭蛋,照样还是黑黑的。
稍长以后,母亲便教导我说:以后外婆给你鸭蛋,你就拿起来说带回家吃,不要总是说鸭蛋不好鸭蛋不好,知道吗?我点点头。
外婆又要剥鸭蛋了,我连忙说道:“婆婆,给我自己剥,我等下吃”。外婆高兴地把鸭蛋递给我。饭后我到屋外逛了几圈,拿出咸鸭蛋,小心地敲开,掏出蛋黄,扔掉了,回家把蛋壳高高地举起对外婆说:“婆婆,你给的鸭蛋我吃了,好吃。”刹那间,外婆笑靥如花。
外婆“藏”的咸鸭蛋,多年没有吃过了,今年是她的十年忌。她生前笃信基督教,愿她在天堂过得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