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横跨长江两岸,是我国东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南京游记800字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南京,是一个风景名胜众多的好地方,其中有美丽的玄武湖。武湖形似火腿,不仅有368公顷广阔的水面,还有环洲、梁洲、翠洲、樱洲、菱洲五个岛屿。
玄武湖的水深不足两米,但是一点也不比那些水深的湖逊色,湖里养了很多鱼,有花白鲢、鲤、鲫、鳊等,湖面清澈,游鱼戏水,泛舟湖面,雅俗共赏!湖里还有很多荷花,每到夏天,那些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绽开了笑脸,还有的躲在荷叶间,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玄武湖不仅湖面景色美,五个小岛上更是风景如画。
环洲像两条巨大的手臂从南北两边伸向湖中拥抱着樱洲,洲上有童子拜观音、郭瑾衣冠冢、儿童乐园、喇嘛庙、诺那塔等景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童子拜观音”了。环洲正对玄武门的拐角处的假山旁有两块形状奇特的太湖石,一块形似观音,一块童子,所以叫做童子拜观音。
梁洲是五个洲中开辟最早的。洲东北有一座两层方型古建筑,那就是览胜楼。楼北边有一个平台,四周有铁栏杆围护,它就是古时侯的点将台。洲西北角则是是一个古典园林式花坛,由黄石叠砌而成,坛间有雨花石铺成的曲折小路,闻鸡亭即在花坛边。梁洲还有湖神庙、友谊厅、明代黄册库等等历史悠久的景点。
翠洲,顾名思义,岛上有很多翠绿的树木。“翠洲云树”就是岛上的第一大景观,那巨伞般的雪松,宝塔形的松柏与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静在旭桥南面的水上还模仿傣族风情筑起了一座水寨,名叫“绿漪小榭”。它由20余间小竹屋组成,各屋间有竹桥相连,游人坐在屋中,一边喝着茶,一边观赏着景色,十分悠闲。
樱洲位于环洲怀抱之中,有“樱洲花海”之誉。洲上樱桃如火如霞,樱花飞舞轻扬,长廊九曲回环,广场碧草如荫。
菱洲虽然没有梁洲和环洲那么历史悠久,没有翠洲那么幽静,没有樱洲花那么多,但是岛上的风景却毫不逊色于其它几个岛屿。“二龙戏珠”是菱洲的代表性景观,那是两条草做成的巨龙,叼着一颗“珠子”。菱洲,还有“飞禽世界”,那儿有鸽子、孔雀、鸭子……等各种各样的鸟,还有鹦鹉的杂技表演,你看,那只大鹦鹉竟然用小爪子抓住踏板,蹬起了自行车!
玄武湖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今天正月十五,晚上闲着没事去南京夫子庙逛了。夫子庙人挺多,尤其以文庙门口最多。在天下文枢牌坊旁的秦淮河边有金陵十二钗的大灯笼。在河的对面依旧有两条旧纸龙,围着一个可以活动的玉帝灯笼。在文庙里有灯展,我钱不多就没去,去秦淮区贡院西街24号的莲湖糕团店吃了一碗赤豆元宵和两个鸭油烧卖,据说是老字号。赤豆元宵有点甜。
由文庙前的人群想起了在家乡过十五时转黄河的人群。
我小时候家里正月十五左右几日总是很红火,视年景好坏,有时长达七天,有时三天就结束。白天在村支部附近广场,我们称之为“大面前头”或者“大队前头”的地方敲锣打鼓,人们围成一个圈看表演。表演节目有秧歌,踩高跷,武术,二鬼摔跤等,有时会直接请一个歌舞团或者唱戏的来热闹一天。
到了晚上,小学学生到学校集合,每个人都自带灯笼。有几年我是用装白酒瓶的纸盒子自己制作的一个,用粗针在上面按一定样式扎好多眼,里面放只小木板,把蜡烛蹲在上面就算是一个灯笼了。后来曾买了一个电灯形式的塑料蜜蜂灯笼,虽然精美了许多,但是没有动手的快乐了。学生到齐之后就排队去游街,首先赶到大面前头跟上舞龙的队伍。舞龙最前面,之后是刘家阁的锣鼓队,其次才是长长的学生队伍,一个个亮着灯笼,从街上走,很是好看,很多人是看完了学生游街才去黄河场转黄河的。
黄河是一种类似于迷宫的阵法,先在一个叫做黄河场的地方插上粗杆,然后用细竹杆将粗杆连起来,在粗杆的顶部摆上油灯就可以了。粗杆一共361根,象征一年365天,当然这个算法有点误差。粗杆就像是围棋里的线的交点,细竹杆就像围棋里的细线,不过每相邻组成正方形的四个点不是全封闭连着的,所以空隙会组成一条路,围着围棋盘转九个大圈,九九八十一个小圈,绕来绕去可能就是转黄河名称的来历。黄河阵有一个入口和出口,都位于阵的正北面中央的位置,叫做南天门。
黄河阵插好之后要等晚上转,游街的队伍来到黄河场之后才开始进入黄河里面转。以舞龙的打头,其次是学生队伍,不过学生总是挤不过大人的,总有人能够先挤进黄河阵里。绕完八十一个弯之后会转到黄河阵中央的老杆下面,然后会很努力的吐一口痰,迅速跑出去。只不过后来几年改进了,改成投钱了,一般都是投硬币,和收钱的小庙一样了。
转黄河的过程中会放孔明灯,也叫天灯。倒是有几次天灯没上天掉下来点燃草垛的。转完黄河之后会放烟花,放上十几分钟,比城里放的痛快多了。放完烟花之后会有一群男孩子们围上去捡没点燃的炮和烟花。烟花放完会放电影给大家看,小时候孩子们很希望晚上看电影,一边看电影一边上砖垛,或者点火暖手。不过近几年没有人在外面看电影了,都有家庭影院了,到现在偶尔会想起童年的欢乐的时光。
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我们终于进入了南京城。进入中华门后就看到道路两边巍巍的梧桐。妈妈说,南京所有两边种满梧桐的道路都是当年孙中山灵柩经过之地,所以梧桐也就成了南京的标志之一。刚下过雨的淡淡烟青色的天空,静静矗立的古风建筑,苍老斑驳却又挺拔苍劲的梧桐,在南京酝酿这一片沉稳厚重的情怀,使人也为这宁静的氛围所感染。不知是不是耳机边安静的音乐所致,只要看着南京,心里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安详与宁静。
午饭我们是在一个名为百味斋的素斋饭店解决的,那家店内装潢很古典华丽,诵经声音若有若无的伴着佛教轻柔坚定的音乐回荡在饭馆里。来吃饭的人不少,可整个饭馆却很安静,却又不是压抑,反而是轻松自在安详宁静。
走在冬天的南京街道上,你会忘记此刻是冬天。在这里街边的景色总是绿的。草是绿的,青苔是花坛上的常客,我竟然还发现,有一面墙已经被攀出墙来的绿色藤蔓轻轻包裹。那伸出来的翠绿色枝条,好像在邀请你提前一睹春天的芳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公交车比北京的要小,方方正正的极可爱,以至于我第一次见到南京的公交车时立刻拿起相机抓拍了好几张照片。还有就是南京的电话亭、街边的房屋和行人。南京的电话亭不似北京的一般贴满广告(虽然也不是没有),而且形状就像放大版英式的路灯,极其可爱。街边的房屋大概是市政府统一装修过的。普通曲巷人家和小店都是一模一样的青黑瓦顶,雪白墙壁,方正门框和规整窗子。很多高一点的楼,譬如两三层的酒家,则是秦砖汉瓦,勾心斗角,美轮美奂。南京的行人多是骑自行车或步行,车不多,路不宽,倒是红绿灯多,五十到一百步就有一个红绿灯。于是这就造就了南京行人从容的步调,或许还有一副好脾气。
作为一个旅人而言,南京的区县、街道名称也很奇怪。我住的区县名称为白下,我很疑惑,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后来爸爸告诉我,白下是南京曾用过的名字之一,南京很多区县都是以曾用名命名的。南京的别称也很多,金陵、扬州、建邺、建康、秦淮,等等。街道名称诸如:北京东/西路、湖南路、汉口路、广州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想这大概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所独有的一种心怀天下的王者风范吧。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这是朱自清老先生在《南京》一文中描写南京的话,我想这正好形容我心中的南京,我心中那个安静温存不媚世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