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放学后,妈妈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业,就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妈妈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适量的水拌匀,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会,一碗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几下,妈妈看我揉个不停,就说:“好了,别揉了,盖上盖让它醒醒吧,咱们准备菜!”
妈妈拿出一个大白萝卜,把它洗个干干净净,用擦子擦成丝,我看着妈妈擦几下以后又换个面,换了几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铅笔。我决定试一下,结果怎么也削不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没有力气了,我拿开擦子一看,啊!这可不是丝,是末,我花了这么多功夫都白费了!
妈妈说:“没有关系的,反正还要剁,只因为你的力气小才会这样!”妈妈把擦好的丝放到锅里煮一下,趁这一会妈妈把肉拿出来,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妈妈的指挥下,我放了三勺盐、一勺鸡精、倒了一些味达美酱油、放了一些香油,就开始用筷子搅拌,妈妈让我顺着一个方向搅,说这样拌的馅好吃。我搅匀了,妈妈也剁好了萝卜,我把肉和萝卜都放在一个盆里,就开始使劲地往一个方向搅,直到把它们搅匀了为止。搅完以后,我觉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会。
把馅拌好后,又拿出来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条“小蛇”妈妈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块儿,我也试了几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条“小蛇”全都切完,我们把切成的小块儿搓成圆柱形,又把它们按成扁的,我擀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两个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擀好了,可是是个长圆的,之后我又擀成六边形、五边形、小花边,可是就是没有圆圆的,妈妈擀的皮又薄又圆,我觉得擀皮太难了!
我们把馅放进皮中间,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间捏在一起,再把两边的捏到一起,一个饺子就成了,我捏的饺子扁扁的,馅有点少;妈妈包饺子是挤的,饺子肚子鼓鼓的,我们一边包妈妈一边对我说:“你知道吗?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大家几乎都会包饺子。现在还流传一句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人管”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为大众治耳之恩。
包好饺子,我们把饺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说开锅以后要加三次凉水就熟了。很快,香喷喷、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饺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动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饿了,我吃了一大盘!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觉得胳膊有点酸!挺累的!
冬至快要到来了,经过同学们的提议和老师们的协商,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包饺子活动。
活动时间定在12月20日(周五)下午,老师先让我们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每组六——七个同学。我们小组六个人。提前我们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馅的,有拿擀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务是拿馅。这馅完全归功于我的奶奶。馅中有纯瘦肉、洋葱、红萝卜、黄瓜,白、红、绿搭配,色、香、味俱全,营养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做好准备工作:把桌子四张四张拼到一起,把东西摆上去,把手洗干净……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切面的切面,擀皮的擀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乐乎!我们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负责切面的,只见其中一个拿着面块搓来搓去,一会就成了长条。另一个则拿一个锋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个。我和王子衡是负责擀皮的。我们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滚,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擀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吴泽楷那儿,他们是负责包的。只见他们把皮铺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馅,放进皮中央,再把两边向中间折,一折一捏,小花边就出来了。这样,就包好了一个饺子。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我们组第一个喊出“包完了”时,同学们都很吃惊,老师过来给我们和小组照了相,我们就去煮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盛在碗里,其他组的同学都跑来抢饺子。而我们一边用手往嘴里塞着饺子,一边用手护着。最后,一人才吃到一个。后来,同学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煮饺子。
结束时,我们的饺子被评为最好吃的饺子。
这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家人们包饺子的劳累。老师也正是这个用心。分工、团结、协作,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要注意的,让它们伴随着我们以后的路吧!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传是因为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有许多耳朵冻烂的穷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们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食物放进去煮,然后再捞出来,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再回锅煮,熟了以后分发给烂耳朵的人们吃,还起了个名字,叫做“驱寒娇耳汤”。不出半个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医,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娇耳”的样子,据说,吃了可以不冻耳朵。而张仲景做“娇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
小小的饺子,寄与了我们的期待,在活动中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的友谊,好温暖的饺子,让我难忘!
冬至快要到来了,经过同学们的提议和老师们的协商,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包饺子活动。
活动时间定在12月2日(周五)下午,老师先让我们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每组六——七个同学。我们小组六个人。提前我们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馅的,有拿擀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务是拿馅。这馅完全归功于我的奶奶。馅中有纯瘦肉、洋葱、红萝卜、黄瓜,白、红、绿搭配,色、香、味俱全,营养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做好准备工作:把桌子四张四张拼到一起,把东西摆上去,把手洗干净……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切面的切面,擀皮的擀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乐乎!我们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负责切面的,只见其中一个拿着面块搓来搓去,一会就成了长条。另一个则拿一个锋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个。我和王子衡是负责擀皮的。我们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滚,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擀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吴泽楷那儿,他们是负责包的。只见他们把皮铺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馅,放进皮中央,再把两边向中间折,一折一捏,小花边就出来了。这样,就包好了一个饺子。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我们组第一个喊出“包完了”时,同学们都很吃惊,老师过来给我们和小组照了相,我们就去煮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盛在碗里,其他组的同学都跑来抢饺子。而我们一边用手往嘴里塞着饺子,一边用手护着。最后,一人才吃到一个。后来,同学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煮饺子。
结束时,我们的饺子被评为最好吃的饺子。
这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家人们包饺子的劳累。老师也正是这个用心。分工、团结、协作,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要注意的,让它们伴随着我们以后的路吧!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传是因为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有许多耳朵冻烂的穷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们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食物放进去煮,然后再捞出来,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再回锅煮,熟了以后分发给烂耳朵的人们吃,还起了个名字,叫做“驱寒娇耳汤”。不出半个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医,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娇耳”的样子,据说,吃了可以不冻耳朵。而张仲景做“娇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
小小的饺子,寄与了我们的期待,在活动中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的友谊,好温暖的饺子,让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