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丰功伟绩。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为党旗添光彩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弯刀划破苍苍碧天,马蹄踏破茫茫荒野,强悍的蒙古贞人,从草原而来,用坚毅的目光,选择了这块地方。缓缓流动的绕阳河,倒影着洁白的毡房;那丰饶的河畔,放牧着成群的牛羊;用砖瓦构筑的楼房里,飘出牛奶的芳香;悠扬的马头琴声,穿透层峦叠嶂。勤劳的蒙古贞人,建设着现代化的家乡。
蒙古贞人以勤劳、勇敢、团结、质朴而闻名,工作在蒙古贞大地上的畜牧人,继承了先辈荣光,我们畜牧人努力工作、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抒写着美丽的时代华章!
记得上大学时的老师曾这样说过:作为畜牧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工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工作者解决了人们吃饱的大问题,而如今,作为农业工作者中的畜牧人,你们的使命就是解决奔小康人们的吃好的大问题。经过我们畜牧人的努力,现如今,改良后的猪儿肥、马儿壮,牛羊成群满山叫。这些都是我们畜牧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畜牧战线的每一名工作者,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的、扎实的工作着,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全县广大养殖户在牧业收入上的幸福和喜悦。
作为一个蒙古贞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2003年毕业后,就投入到了畜牧业生产的工作中,那时,由于年轻,不能深刻体会畜牧工作的性质。时光流逝,转眼间,我从事畜牧生产工作已近8个年头,细细回味我们畜牧人这几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真令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记得那是2004年,我县大力发展奶业生产,先后两次从国外引进3000头荷斯坦奶牛,奶牛的引进,可忙坏了我们畜牧工作者。由于养殖户养殖经验少,加上奶牛长途运输和水土不服,全县11个乡镇的奶牛陆续的发病,我们的技术人员天天吃住在乡村,不曾叫过苦;不分日夜的奔波于各乡镇的广大养殖户家中,不曾说过累。看那被太阳晒黑了的脸膛,变得瘦小了的忙碌身影,我们心酸了;但只要看见奶农们因效益提高了脸上重现往日灿烂的笑容,我们的心比吃了蜜还甜。在为解决养殖户的饲料问题上,我们在全县开展青贮大包乡工作,包乡同志一如既往,扎实的工作,任劳任怨,在养殖户家中一住就是好几天。几年来,我们艰辛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目前我县奶牛数量已翻了好几番,存栏已突破4万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奶牛大县。
还记得,那是2007年的三九天和2008年的三伏天,我县开展奶牛良种补贴的时候,我站职工先后两次分成4组,对全县的适龄的母犊牛进行建档登记,我们冒着严寒和酷暑,到全县的广大奶牛养殖户中开展工作,一天下来,大家的手脚都冻僵了,但他们从不叫苦不叫累,在我们的队伍中,有的同志已年过半百,依旧天天坚持工作,硬是在风雪中和烈日炎炎的天气中,坚持了一个多月;记录人员的手冻伤了、打耳号人员的手挫了、脚上走出了泡,有的人员脚被牛踩伤了,这些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他们从没有过一句怨言,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我们在为养殖户服务时,也是这样,他们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我们职工在为技术改良员补充液氮和捡取细管精粒时,为了提高准确率和节省精粒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直接徒手握着镊子,冒着被液氮冻伤的危险,不分节假日的为他们服务,只要有需要,他们就放弃休息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上。就这样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感人的事迹感动着全县广大养殖户,用他们敬业的精神,激励着全县畜牧战线上的工作者。
做为畜牧技术人员,我们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我们的服务是坦诚的,得到的口碑是一流的;我们所得到的回报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所创造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工作动力和无私奉献精神是持久永恒的;我们的队伍是团结的,取得的成绩是显赫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继续围绕服务广大养殖户为主题,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在提高敬业精神上上台阶,为创造和谐的农村环境和工作氛围做贡献,开创畜牧工作的新局面。这就是工作在蒙古贞大地上的畜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