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具有远见、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心存已久,也伴随着我茁壮成长。跨过了世纪的今天,我再次走在家乡的路上,有了不同的感受,又有了新的诠释,脚下原本清晰而带有轮印的土路,却变得模糊起来。从而感触到:前人已走出的路,路上走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没有了路。这就是我曾经常走的,并不宽敞的家乡的路。
没有名气的家乡位于芜湖市清水河北岸。五、六十年代这个江南水乡小镇,由国家确立为“中央皖南木材调拨点”而繁华起来。近千木筏人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成为解放后第一批国营林场森工,他们把皖南山区砍伐了的木材,再次转运到祖国各地。此时,这不见名传的小镇名气也大了起来。眺望远方小小的木排顺流而下,隐约传来木筏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南腔北调的号子声交汇成十分锐耳的旋律,响彻天空;沿江两岸数十里散放的木排经过整合,通过水路、陆路送往需要的地方。江岸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一排排一幢幢砖瓦平房,道路纵横交错,车来人往,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是,好景往往总是不长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也吹进了皖南山区和我的家乡,绿色环保的警钟敲响出禁砍禁伐,将我的父辈们遗弃在闲水荒滩之中。为抚养尚未成年而入学的孩子和瞻养爷爷奶奶,父亲不得不另谋生路养家糊口,当然我也失去了子承父业的期望,含着泪水在场头老槐树下与母亲惜别,依依不舍地走在这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