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学作文1200字锦集十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学作文12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文也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如此,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处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
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教授做的报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我们在自由作文上要加强一些作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基础千万不能放松。从以放为主到放中有收,从以收为主到收中有放,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中自由表达与语文基础的关系。如: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且让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和句子,如果不让他们自由独立的表达,这些句子和词语很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在自己的自主的自由的独立的表达过程中,这些消极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句子,才能有效地形成语感。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现在有人对自由作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可以飞。这个比喻对不对?的确,教师不放手,学生的习作飞不起来,然而是不是教师一放手,学生的作文就一定能够飞起来。我看不见得,要能飞起来,不仅要有飞的强烈愿望,还要有飞起来的切实的本领。有些孩子由于天赋条件,家庭条件,本身条件,他的确能飞起来,但多数学生飞不起来,一放手就掉下去了。从逻辑上讲,教师放手只是主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要两手抓,一个是激发动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要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使自由作文和基本功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自由作文是先放后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训练是先收后放,收中有放。
三、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训练。
如何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等要求,是习作评改课的重点,也是我班学生需要加强的一项基本功训练。针对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册习作重点,在教学“收获”这单元的作文时,我把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把收获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得到收获的感受上。对于这一重点,我设计时注意在交流中以评改标准为参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学会集体评改和自主评改,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特别是注意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有独特的感受、能够使用已积累的名言熟语等新鲜语句的同学,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运用美育操作原则 改革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平时作文试卷中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老套,思路狭窄这样一些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美育操作原则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根据体验原则,指导感受生活
所谓体验就是指主体对审美好象的特征所进行的观察和体验,并形成积累经验的一种心理反应。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学会用美的眼光去感受品味自己生活中的“映象”。
1、引导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如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的美,都属于自然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这些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
2、引导感受社会生活美
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学生感觉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源泉。强调引导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是习作最根本的源泉。
从美的角度去感受社会生活,首先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件中去深刻挖掘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校、家庭、社会,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
二、根据个性化原则,指导自由表达
个性化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及审美发展水平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敢于自由表达,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如何指导学生自由表达呢?首先要放缓坡度,由放到收,让学生由喜欢写到自由写到能写;其二,让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景和物;其三,作文命题范围宽些,学生自由轻松;其四,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去写,学生不吐不快。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沙也好、金也好,捞上来再说,因为没有沙就无所谓的金。其五,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想象,望着春花秋月,学生也许想编织个童话;望着悠悠白云,也许学生会到九天神游……
当然,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
三、根据交流原则,指导欣赏作文
交流原则是美育的基本原则,也是美育的过程本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体验的交流和沟通。据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欣赏作文,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激起习作的欲望。
1、指导欣赏教师的“下水文”。临写作前,教师可先指导,大家研讨后,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写。写完后引导学生欣赏,不但能给学生以启迪和鞭策,还能激起学生习作的上进心和好奇心,长此以往,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佳作。学生的每篇习作都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智力活动的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佳作或习作中的佳段或优美词句等。这样不但沟通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佳作展示,互改作文等来让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对方乃至多位同学的成功,自己也从别人的赞赏中得到激励。
以上方法,只要长期坚持使用,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