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十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1200字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到了,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诗人杜牧要把酒与清明紧紧联系在一起。
对所有的人来说,清明节都注定是一个伤感、悲伤的日子。昔日朝夕相处的亲爱之人离己远去,那份痛苦与无奈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人间最大悲与苦,无非生离与死别。”生离虽则不堪,但总还存有一线相见的生机;而死别呢?只有永久的分手。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死亡的恐惧并不在于死亡本身,而在于一件珍贵物品的破裂且无法修复。因此,死亡于人而言,才显得如此可怕。因而除了缅怀亲人这个主题之外,人们赋予清明节的另一个含义还有自身对生的渴求。清明节也就衍生出许多习俗:诸如戴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等。挥之不去的清明节哟,你是萦绕所有人心中的结……
清明前后山中盛开的杜鹃花十分美丽,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
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她是称得上花、叶兼美的花卉。白居易赞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药皆嫫母”足见人们对杜鹃花的厚爱。最小的植株只有几厘米高,呈垫状,贴地面生。最大的巍然挺立,蔚为壮观。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杜鹃花,群众又叫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杜鹃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鲜红的光彩把山都映红了。其实杜鹃花哪只红色,现今植物分类学上仅把“映山红”作为其中一个种类(包括许多栽培品种)。我国云南一省有近300种之多,中国是杜鹃花的原生地,而云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如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颂扬了映山红质朴、顽强的生命力。
登上那郁郁葱葱的山峦,你会看到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干枝百千;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真的各具风姿,仪态万千,煞是好看!
对于很多节日我其实是很麻木,没有多少知觉的。一直不喜欢那些形式的东西,而节日于我总也认为那是人为痕迹太重的形式。
有次同事们闲聊时说到:这人啊,是不是年纪越来越大,心就会越来越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冷漠,有时甚至冷酷冰凉到让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突然心里一动,是啊,我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
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宿命。但在没有真正面对这些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都是极少甚至不会去思考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问题的。小时候,我很怕有人去世,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害怕,害怕鬼魂。村子里有人过世,我从来不敢去看,就是放过的那些鞭炮,我也不敢踩上面走过。有一次村里有个奶奶去世了,她家人把她的衣服、被子都堆在一起烧了,下晚自习从那里经过,我吓得毛骨悚然,也只有撑着胆子装着自然地从旁边走过,可才走过那片灰烬,我就撒开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跑,回到家,很久,心还在怦怦地跳。
对于爷爷,我没有任何印象,爸爸说,他6岁时就没了父亲。一直到大学毕业,奶奶,外公外婆都还健在,所以,我对于清明的感受也还仅停留在那首妇孺皆知的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至于路上的行人是如何的欲断魂,我仍然无法感同身受。
后来听到一句歌词:要不是痛彻心扉,谁又记得谁。我有的也仅是爱情上的感受:因为痛,所以记得。但是,大学毕业后的三年,对于生老病死,对于清明的感受,我却是有了切身体会。
因为,毕业后的三年,我连续失去了我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亲人:先是慈祥可敬的外公,然后是疼我有加的外婆和至爱的奶奶。那段时间,我陷在一种深深的悲痛和恐惧里,常常为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叹息。然后,清明这个词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也渐渐立体起来,凝重起来。
再后来,婆婆去世,这是我第一次直面亲人的离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冰凉到心底的颤栗。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看到了骨肉分离的痛心摧肺,我感受到了缘份的短暂,我感受到了人生有来无还的无奈。
清明前一天,朋友跟我聊到:父母皆不在了,伤心欲尽,感觉自已也不在了。兔死狐悲,他们能走,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走的,为他们难过,也为自己难过,今年我葬花,来年谁葬我。
我安慰他说,不要太难过,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生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懂得珍惜。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已故亲人最好的怀念。
他总是这样多愁善感,总是这样忧郁低沉。当然,他应该是个很重情的人,一个爱自己父母的人,一个爱自己家人的人,必定是个满怀爱的人。百善孝为先,我认为没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清明,这是一个伤心的节日!
时近中午,大弟来电话了:“姐姐,我们已经到家了,要不要我去接你来吃午饭?”
一早起来就趴在网上的我,面对网海里弥漫的浓郁得令人忍不住要流泪的清明气氛,似乎有很多话要在空间里倾诉,可坐得人都发麻了,结果一个字也没挤出来。而头晚又是熬夜很晚才睡,早餐都没吃,人都发晕了,我对弟弟说:“不要来接了,我休息一下,下午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弟弟显然觉得他们老姐有点不可理喻,但也习惯了,在他们的印象中,他们老姐就是个奇怪的人。
当然,下午时,弟弟还是来接我了。他知道,要等我回去,还不如他亲自来一趟让人安心。5分钟的公交车,我也会拖成至少50分钟的。
天知道,今年的清明,我又多了更多的感喟,添了更多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