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8-31

有关新年的作文1000字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年的作文1000字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1

  撕下一页日历,漂泊的心儿就会向往一刻,它在找寻温馨的家,找寻屋檐下鸟鹊的痕迹,找寻童年的歌谣,找寻记忆中家人的甜蜜。

  “腊月二十三,桌子板凳到回搬”。小时候,每次听到这句话,就知道离放假、过年不远了,这几天也是最难熬的,看着新买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就是可望而不可及。总是偷偷地从柜子里拿出来,在身上比划好久,转个圈圈,站在镜子前傻笑。母亲说:“过大年,穿新衣”。所以,过年之前是不能穿新衣服的。到了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戴新买的发卡,更重要的是可以挣到压岁钱,一句“恭喜发财”再磕个响头,都不用说“红包拿来”长辈们都会把准备好的红包给我们,说是压岁,据听说红包越厚就能压住岁,所以每次我们都会比看谁过年挣的红包多。可还是会忍不住,偷偷拆几个红包,买几个糖或者买些花炮,弹球什么的去玩,因为在这几天父母是不会轻易发脾气的,即使不小心把新衣服烧破了洞,或者是在土堆里滚得满身是泥,母亲也不会责骂,听爷爷说,那会不吉祥的,也就是在那几天,我会疯狂一下,会自己做主一次,到最后母亲总会说没压住岁是我偷偷花了压岁钱,然后我会难过好多天。

对联包饺子

  除夕之夜,母亲和面,父亲拌馅,爷爷奶奶和弟弟去贴对联,刚学会写字的妹妹总会说:“爷爷、爷爷福倒了、福倒了”,爷爷总是哈哈大笑“福到了,福到我们家啦”,妹妹撇撇小嘴,跑开了。等一切都准备好,我们家人都坐在炕上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包饺子,爷爷包的饺子很漂亮,奶奶说那是“将军帽”,爷爷就眼睛眯成一条线,妈妈说爸爸包的是“将军肚”,爸爸哼着小调得意洋洋,妈妈包的最漂亮,奶奶说那是“秀外慧中”,而奶奶总是趁我们不注意时包个“福气”合家欢,其实也就是块硬币。只有我们姊妹胡乱地包一气,什么小老鼠啊、小脚丫啊,最后大家都被我们惹得笑成一团,温馨的气氛一直在我们家蔓延。每每大年初一,我们姊妹几个都争着吃饺子,直到打饱嗝为止。好像总是天意弄人,福气总是被爷爷吃到,看到我们无奈的表情,家人总是笑呵呵的。据说吃到这个“福气”就代表这个人将一年都会好事连连,好梦圆圆。

祭祖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本家人会派几个代表,爬到村口的柏树上折几支柏叶,柏叶象征着长命百岁,百年好合,寄托着村里人的美好愿望。折回来在自家院子点燃一些,然后放鞭炮,据说可以避邪。本家人也就是这时就到我们家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爷爷奶奶带着子孙们端着饺子,去祭祀祖宗,磕头,说些祝福和哀思的话,然后是祭天地、祭灶王等等的,寄托着农民对风调雨顺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大家就三五成群的组织村里的自乐班子,卯足了劲的敲,仿佛要把这一年的阴晦都吓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敲锣的,打鼓的,吹喇叭的,扭秧歌的,戴大头娃娃的,自发的组织起来。我记忆中,爸爸是敲鼓的好手,总是脱了厚厚的外衣,摇头晃脑的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转身打,掏空打,姿势优美,变换无穷。就连七十多岁的奶奶听了都忍不住扭几下,这一刻也仿佛年轻了许多,爷爷拿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几口,笑的眼睛越细了……

  农家的新年不刻意雕琢,已倍感温馨浓浓,记忆中的乡邻永远是那么质朴、和谐、欢乐。

新年的作文1000字 篇2

  元旦已过,春节将至。在这又一个年关岁末之际,又一次辞旧迎新之时,尽管忙忙碌碌,但人们已纷纷做好归家的准备,或开启抢票模式,或整装待发自驾远途,一切的一切,都因孩子的笑脸在召唤,父母的双眸在期盼,家乡的味道在召唤,思乡的情绪在爆发。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铁打不变的年度大事。春节回家,在与留守孩子团聚,与独居父母小酌,话家常,聊琐事,享亲情的同时,还离不开举杯换盏,觥筹交错。吃什么,如何吃,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虽然在年味正日渐减淡的当下,吃,仅仅成了一种填饱肚子的形式,但在孩子们、父母们看来,其意义仍然不可小觑。

  应景于新年假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无疑将这种仪式感提升到极致,而且重形式更重内容的乡食乡味的背后,却是对传统的承袭,对家乡的抒怀,对亲人的思念,对乡土的眷恋,它寄托着袅袅乡思,承载着屡屡乡情,伴随着那色香味俱全的乡食乡味,浑不觉的就缀满心房,加速了人们归乡的情绪,成为勾连父母与孩子,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桥梁。吃什么已然不重要,怎么吃也不再成为话题,因为,这乡食乡味中已浸满了浓浓的乡思与乡情。

  《舌尖上的新年》之于我不仅仅是打开了味蕾,勾起了馋欲这么简单,从那一张张高清极清近景镜头中,我不仅体会到了溢出银幕弥漫影院的香食香味,更感受到了浓香肆意的乡食乡味。尤其是重庆那老两口,为过节准备杀猪饭的场景,更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童年时光,闪回于乡思乡情。

  我的父母虽然从重庆老家支边来到新疆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渝乡口音依旧正宗。所以,当《舌尖上的新年》来自重庆的老两口操着地道的重庆话摆着关于杀猪饭的龙门阵的时候,那种亲切感对我来说油然而生。而捉猪、杀猪,把猪肉做成老腊肉的过程亦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年少的时候就对这过程耳熟能详,并亲自操刀过数次。说陌生是因为,如今过年置办年货已经不用再自己杀猪,老腊肉的熏制也因各种因素被放弃。但无论如何,乡食乡味却没有变。

  当年,我一直以为,爸爸妈妈这种做杀猪年饭只是因为家乡的习惯。后来才渐渐明白,这其中更多的其实还是对乡食乡味,乡思乡情的寄托与抒怀。而今,当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中看到这对重庆老夫妇用乡土浓郁的杀猪饭等待孩子们一个个归乡团聚的情景后,我更是深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当年对我们兄弟姐妹数人望眼欲穿的感觉。

  几年前,我的父母已经过世。再早十数年,由于父母身体已经老化,杀猪饭也日渐减少。孩提时代所见的抓猪,杀猪,烫猪、刮猪,吹猪,洗猪肠,剁猪肉,制腊肉,烹咸肉腌肉也渐成回忆。不过,随着父母的故去,随着与兄弟姐妹团聚的越来越少,这回忆也变的越来越模糊。而《舌尖上的新年》在打开我的味蕾,勾起我的馋欲的同时,更解封了我的这一段段有关年饭的记忆,乡食乡味中,浸润溢满的全是乡思乡情。过年回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