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的征文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征文打过交道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保的征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八十年代,出行以骑单车为主,也是外出最廉价的方式。那时,人们还没有环保的意识。骑车去邻县走亲戚探视病人,乃是家常便饭。一次,我们兄弟老表一行约定骑车去江南五十公里开外的市里姨妈家。但因故改成坐公汽,父亲便没有让我去。
我因此痛恨父亲很多天,没理睬他,怪他太吝啬。
但如今,骑单车只是少数人的出行方式,却成了人们节假日休闲的一个项目。
“世界无车日”是提倡绿色出行,是保护大自然的一种公益活动。但环境保卫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诸如收取燃油税、限制车辆出行、加强尾排监管等政策法律措施,有经济调节的因素,也有强制的成分在里面。
同样的还有塑料袋。“限塑令”里,不准商家向客户免费提供塑料袋。通过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人们使用环保购物袋,以减少“白色垃圾”污染。
对于难以降解的塑料产品,则通过执行强制性的标准,促进其淘汰。
仅此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经济有余力的人群,仍可能去大量使用塑料袋,习惯开车出行;而受利益的驱使,一些破换环境的生产经营行为仍在继续……
在西方,人们的环保行动靠严格的法律来保障。如温哥华的居民生活垃圾就严格限量,超过标准的环卫工人可以拒收。这迫使居民不得不认真分类处理,压缩垃圾分量。
但在我国,垃圾黑夜被倒入江河湖泊的乱象,至今都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07年起,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倡导“地球一小时”。这并没有让许多人形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细算一下经济账,考虑我国普遍劣质的节能灯,“随手关灯”并不一定划算。
于是,公民的环保意识似乎才是环境保卫战中的关键战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让公民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身体力行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但这个过程无疑是艰巨而漫长,国人的环保意识差。这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法律的禁令和思想的教化,更需要公民环保意识的逐步建立和大力夯实。
倘若如此,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是一条平坦的金光大道,小康社会也为时不远了!
我们都住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但是,随着人类礼貌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污染物。比如说一次性用品,比如说温室气体。如果就任凭这样下去的话,地球迟早会受不了。到那时,我们的家就会消失,我们该怎样办呢?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共创绿色家园,争做环保先锋。
暑假里的一天,我早上早早的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快速刷牙洗漱梳好头换好衣服和鞋后,飞跑着出去买生煎锅贴吃。还没到那个摊头,就看到一个庞大的人群围拢在它周围。时不时挤出一个已经买好的人,拎着两个塑料袋,里面各装了一个白色的'一次性塑料盒。有的人干脆在路上就拿出里面的一次性筷子打开盒子大吃特吃起来。吃完后,掏出餐巾纸,随意抹抹嘴,连着塑料袋什么的一齐随手扔在地上。我看到大家的熟视无睹,看到那依然躺在地上的袋子,我的步子慢慢慢了下来,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一个画面:每个人每一天都扔了一个塑料袋在地上,没过一个礼拜,我想我们就会都被淹没在垃圾的海洋里了。想到那里,我忍不住一个哆嗦。我退回去,弯下身子,把那个垃圾捡起来,走到垃圾桶那里准备扔掉,然后我又呆住了,因为那里的垃圾桶不明白什么时候换成这样的了:一边写着可回收,一边写着不可回收。我的眉毛不自觉的皱到一齐,这塑料的东西到底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呀?
在呆站了几分钟后我决定——问一下经过的叔叔阿姨。正好,迎面来了一位穿着花布裙子,踩着高跟鞋,一边往脸上抹粉,一边照着镜子的阿姨。我上前,甜甜的笑:“阿姨,请问你明白这个塑料的东西是扔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啊?”阿姨停下脚步,稍稍露出镜子前的脸,脸上一脸迷茫,好一会,她才开口:“这个啊,我也不明白啊,你随便扔一个吧。”然后又踩着高跟鞋踢踏踢踏的走了。我勉强的咽了口口水,有些无语的想,如果随便扔,这个垃圾筒还分什么回收不回收啊?
又来了一位,这次是位打着领带,穿着淡蓝色衬衫,手里还握着份没吃完的早饭的叔叔。我又是走上前,甜甜的笑:“叔叔请问你明白这个塑料的东西是扔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啊?”没想到,他居然微微红了脸颊,对我不好意思的笑笑,“不好意思啊,我也不清楚。”然后就踏着大步子走了。
在我正郁闷的时候,我感觉我的衣角好像被谁拉了一下,疑惑的转过头,看到一张红彤彤的小脸蛋,正对着我扬着笑脸。然后听到稚嫩的童音,清脆又悦耳,“姐姐,这个塑料的东西啊,你就应扔在这个黄色的桶里,我们老师说,这个黄色的桶能够扔废纸啊,塑料啊,玻璃啊,金属啊,哦,对了,还有布料!姐姐,你明白了吗?”她对我眨眨眼睛,然后一蹦一跳的走了。我有些脸红,只有七八岁的孩子都明白的常识,我和叔叔阿姨这么大的人了居然都不明白,真是汗颜埃
我们生活中不环保的事情其实还有好多。虽然我们国家已经下了塑料袋禁令,但是像我买早餐的那些小摊头的一次性筷子和塑料盒子,菜市场里的超薄塑料袋,依旧存在。而这些又是哪里来的呢?肯定是有厂家专门生产的。他们为了制造塑料肯定得要砍树。而树透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少了树,再加上我们平时的活动,造成温室气体越来越多。
我们就应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啊,空调开到26以上啊,一水多用啊,买充电电池啊,多种树啊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我们的明天依然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