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巢》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散文教学是对人情感和品质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散文之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展开我对冯骥才《灵魂的巢》这一散文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篇散文是一篇质朴而深沉的抒情散文,抒写了深沉的乡土情节和乡土之思、乡土之爱。作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叙写了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对于人的深刻影响,以及由乡土情思而引发的对于心灵归属感、文化认同感的深层次思考。同时,精致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语言,明晰的构思,也是本文突出的优点。

  结合本文以上特点,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作品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一教学建议,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大意,理解主旨。

  2.品析精致而具有思辨色彩的语言,进而感悟作者对文化认同感的深刻思考。

  3.感受、体悟作者理性而深沉的故土情节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指导诵读法:教学过程中贯穿首尾跳读、研读、品读、齐读等多种诵读形式,通过“读”的指导,激发真情,“披情入文”。

  (2)导问、对话法: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和谐轻松的“师生对话”形式,促进学生深究文意,完成教学任务。

  2.说学法

  (1)涵咏诵读法:反复诵读,把握文意,体味情感,理解深意

  (2)合作交流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学有所获。

  三、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分为两大步: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第一步:课前预习

  1.初读全文(8—10分钟),解决字词障碍,落实到笔记本上,完成字词积累。

  2.再读全文(6分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准备,也让学生大致明白本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课堂教学

  教学切入点:“灵魂”与“巢”二者本无关联,但作者却将二者巧妙结合,写得意蕴深厚。所以,我选取的切入点是:通过品读理解“灵魂的巢”这一标题的丰富含义,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解读、鉴赏作品。

  鉴于此,我将课堂教学主要分为四大板块: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大意→品析语言,进一步把握情感→拓展提升,与生活勾连→布置作业

  (一)导入:“同学们,故乡是一杯醇厚的酒。每每想起故乡,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都会让我们每一个故乡儿女久久回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冯骥才的《灵魂的巢》,感受作者的那份乡土之思和故土情怀。”

  (二)第一板块: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大意。(解问:“巢”是什么?)

  1.问题组:

  (1)你读了本文,有什么初步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情怀的深刻思考”……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可各抒己见,在课堂之初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

  (2)题目当中的“巢”应作何理解?

  教师范读第①段→学生把握关键词句,很容易明确“巢”喻指故乡。

  (3)“灵魂的巢”有什么深意吗?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要求:在课前已通读全文两遍的基础上,首尾跳读④—⑧段,找出描写“故乡”的具体语句。(旨在以点代面,提挈全篇,依循文脉,理清题意和文意)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找出的语句,归纳概括,推举代表班上交流。

  3.老师引导、点拨、补充,指明个别学生朗读相关语句,师生对话,协力挖掘出“巢”的含义:①故土 ②城市精神、城市文化

  以上是“整体感知”部分,读思结合,抽丝剥茧,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老师的点拨归纳,理解“巢”的含义和特点,并初步把握大意。

  (三)第二板块:品析语言,进一步把握情感。(解问:为什么强调“灵魂的巢”?)

  我认为,理解文中“巢”的含义并不难,但要理解个人性格与故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却不容易。在这里,二者的关联其实是:故乡的个性、城市的文化造就着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的个性,在人的内心深处镌刻出深刻的乡土烙印,二者共生共长、水乳交融。正是这一方水土的地域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才紧紧维系起或不相识却共同生长于同一片土地的人们。这也是教学本文的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准备指导学生研读重点段落,而后采用交流合作式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意境、修辞等方面品析本文,进而明析主题。具体我主要设计了两个大的问题。

  问题一:故乡给了我什么?

  1.指导学生默读④⑤两段。

  2.学生圈点自认为好的语句,自由发言,对语言点进行个性赏析。

  本文的语言质朴深沉,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其中的几处细节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几个比喻句,几处小中见大的写法,可以通过朗读品味法,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把自己融入作品的情感氛围中,体会真情。

  举一例:第④段“我们总说生活不会亏待人,那是说当生活把无边的严寒铺盖在你身上时,一定还会给你一根火柴,就看你识不识货,是否能够把它擦着,烘暖和照亮自己心。”

  师生活动:

  a.教师点拨:读散文应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句中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b.学生回答(学生容易判断出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格,并且大体能够答出中心意象“生活”、“心”,喻体“严寒”、“火柴”,以及修饰词“无边的”、“一定”、“烘暖和照亮”应该重读)

  c.教师指名学生试读。

  d.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读?谈谈理解。

  e.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在体味、分析语言的过程中明析:“无边的严寒”指在故土生活、成长的点滴岁月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火柴”指生活教给了我们战胜苦难的智慧和勇气;“烘暖和照亮自己的心”表明,我们在战胜苦痛的过程中与故土以及故土的生活逐渐交融,共生共长。

  f.语言仿写活动

  在品析上述语言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句式,用比喻的手法,改换喻体,另写一段关于“生活教会我战胜挫折的智慧”的文字,通过比较,品味此处“严寒”“火柴”等喻体的运用之妙,即:更能体现出故土给予我的心灵上的温暖。

  进而明析题旨和情感:故乡不仅给了我种种情谊,更教会我该如何面对挫折,她像母亲一样给予我温暖和包容。

  问题二:是什么让故乡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以给予我一切,塑造我的人生?

  1.小组/男生/女生齐读⑦⑧⑨段

  2.师生对话,体味这几段中富于哲理和思辨色彩的语言。

  例如:第⑦段“可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同化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对于自己的家乡就像对你真爱的人,一定不只是爱它的优点。”

  师生活动:

  a.教师点拨:注意与前后文关键词句相勾连,思考:个人生长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

  b.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最后选派代表班上交流,。

  c.在问题一的理解铺垫之下,教师归纳、整合并提升学生的理解: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对于塑造人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点滴生活中,在与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城市以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召唤着它的儿女,那是心的呼唤,更是一种融注于血液的文化认同感。

  d.全班齐读第⑨段,老师也参与其中诵读,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情感。

  至此,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故土之思、乡土之爱,以“读”促“思”,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实现了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第三板块:拓展提升,与生活相勾连。

  讨论题:结合自己的故乡,谈谈你如何看待家乡对个人性格的影响。

  (让学生带着自我、带着生活走进文本,与生活勾连,在体验阅读和知识、情感的迁移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五)静悟时间:总结梳理本节课学习心得。

  (六)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必做:积累本文的美词佳句并能学以致用。

  选做:我为家乡设计一张“城市名片”(注意突出家乡的文化内涵)

  (七)结束语:“同学们,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故乡更是我们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却的。故乡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恰似世间那最美丽的风景,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愿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更加深沉的去热爱依恋我们的故乡。”

  四、说板书设计

  灵魂 的 巢

  冯骥才

  城市精神 故土

  文化认同 心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