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说课稿锦集四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反函数这一节在《函数》这章中是一个难点,篇幅不多(课时少),在高考考纲中的要求也比较简单。但我个人这样认为,复习课应尽量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新旧知识系统地串在一起,所以在备课时要找一条能把知识点连在一起的线索。这线索就是函数的三要素:
(一)教学目标:① 使学生掌握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求出简单函数的反函数(考纲要求)。
②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解题中的运用。③通过知识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①重点:使学生能求出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②难点:反函数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整节课采用传统的讲解法。首先要认识反函数应先有函数的概念这知识,用例子来说明反函数的求法以及让学生来完成一题没有反函数的函数,从而得出一个不满足函数定义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来得到一个函数具有反函数的条件。这里是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三、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认识了反函数的求法(步骤),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三个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来解题。希望能达到提高学生性质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函数的概念、三要素
(二)新课:例1:求y=2x+1的反函数 解: 即 (x∈R) 注意步骤,新关系式满足从R到R是一个函数关系式。互这反函数的特点:①运算互逆;②顺序倒置例2:y=x2(x∈R)用y的代数表示x得x= 这x不是y的函数,不满足函数定义若对,y=x2的定义域改为x≥0可得x= ,即y= (x≥0)当逆对应满足函数定义,原函数才存在反函数。 得到结论①互为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交换即 分别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以上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得到结论②图象关于y=x对称③单调性一致
(三)练习
1 求 的反函数,并求出反函数的值域。
2函数 的图象关于对称,求a的值。讲评:略。
一、说教材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古代抒情散文 。通过高一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本单元的主要要求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领略文言作品在抒情、叙事中显示出来的艺术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
(一)、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二)、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
(三)、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
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和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
会赏析景物描写,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
对于文言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诵读和讨论这两种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计划分三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在完成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以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积淀了五千多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江南三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大家知道是哪三楼吗?
生答: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三大名楼都有题诗。大家都知道哪些?
生答: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同时设计一组图片让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
(二)相关内容介绍
1、解题:介绍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及作者背景,促进学生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
(三)诵读品析,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
1、听flash朗读,明确断句和读音,把握句子的节奏,体会骈文在句式和音韵上的特点。
2、初步感知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遇到问题,小组内协作解决,老师在旁指导明确。)
3、在下列提示下将文章划分层次,明晰文章思路。
【提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往往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大家速读课文,看文章各段是怎样扣住题目层层展开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尽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理清文章思路
先由学生齐读课文,并让学生思考问题:本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成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思考。)
通过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先写洪州之美。接着介绍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滕王阁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富庶祥和的生活场景。并由此写到宴会的盛况,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即仕途坎坷却依然积极乐观的情怀,最后述说身世,谢主引宾。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以及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设计说明:本文词语丰富而生疏,典故繁多,学生理解确实有难度,但教材注解十分详细,教师不宜讲读,因此让学生在课前借助注释通读全文十分必要。同时,将此问题放到课堂上,提供了学生间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方便了教师对解答过程的必要监控与及时指导,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赏析重点段落(2、3段)
1、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滕王阁的壮丽及其周围的风光。
2、学生先朗读这两段,划出描写滕王阁的宏伟构筑及周围美丽秋景的句子。然后讨论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3、学生仔细品味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选景象的特点及所描写的意境的特色,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注意语言要有文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法和讨论法,赏析本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语言之美。
(六)探究重点段落(4、5段)
1、找出文中表现王勃情感变化的句子。
2、这是设在胜地的一次盛会,这是有胜景助兴的一次盛宴,此情此景之下,作者却兴尽悲来,他悲什么?
3、兴和悲哪种情感才是王勃真实的内心世界?
4、有人说:这篇文章表达了王勃强颜欢笑的无奈,你认为呢?除了悲情之外文章还流露了什么情感?请从文中找依据。
5、这篇序文如果没有四、五两段,会不会流传千古?
以上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法和讨论法,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写作特点分析
分析下列四句,分析骈文的写作特点。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③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句式错落,音韵和谐
2、骈俪藻饰,文辞华美
3、多用典故,简练含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句子,把握骈文的写作特点。
(八)、总结全文,感受不同层面的审美
《滕王阁序》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辞藻,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壮丽的山川美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情感。
1.物质层面(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文字层面(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内容和情势美)
3.哲理层面(让同学们对王勃作出评价,与同学们一路探究人生未来) ?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审美层次,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更高要求。
(九)、拓展延伸
人生难免失意,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都遭遇过失意,他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你如何评价?如何选择?
设计意图:利用文章本身蕴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达到教文育人的目的。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能让学生发散思维,是对学生迁移、整合和探究能力的拓展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1):扣“洪府” ——赞地之灵秀,述宾主之美
(2-3):扣“秋日登阁”——绘山川美景,叙人烟富庶
(4-5):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6-7):扣“别”——感知己难遇,叹盛宴难再
设计说明:紧扣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洁直观,便于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内容。